5.0   用户推荐指数
                        自我提升
                       类型
                        8.9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1千字
                       字数
                        2019-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用戏剧激发孩子的全部学习感官——情感、审美、肢体、认知和社交等。
内容简介
儿童能够自然而然地进入戏剧性游戏——在他们自己创造的虚构世界中施展他们天生的戏剧表演能力。儿童游戏的这一特征连同剧场表达方式的专业知识为戏剧化教学法创建了起点。本书阐述并展示了我们如何针对不同水平线上的学生和不同的情况与场合来运用戏剧,也为读者老师提供了具体实用的例题与工具。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谢
 - 译者寄语
 - 中文版序一
 - 中文版序二
 - 致读者的话
 - 第一章 戏剧——一门艺术学科
 - 戏剧的概念
 - 戏剧的根基
 - 教学法
 - 游戏
 - 剧场(Theatre)
 - 剧场的表达形式
 - 戏剧叙事形式
 - 与虚构相关的重要概念
 - 戏剧发展历程
 - 20世纪之前
 - 前辈与新人
 - 理念与方向
 - 戏剧概念
 - 任务
 - 儿童的戏剧性游戏
 - 定向跟踪一个孩子
 - 清单表
 - 例一 一场小型演出
 - 例二 咯哩咯啦,噗哩噗啦,嘘嘘
 - 第二章 游戏与戏剧
 - 游戏理论—剧场形式—戏剧理念
 - 心理分析理论
 - 认知游戏理论
 - 苏联游戏理论(“文化历史学派”)
 - 戏剧性游戏
 - 戏剧性游戏作为一种现象
 - 戏剧性游戏的重要性
 - 幼儿园戏剧性游戏一瞥
 - 游戏与戏剧
 - 游戏与戏剧的运用
 - 当游戏呼啸而来
 - 戏剧概念
 - 任务
 - 观察
 - 关于例子
 - 例三 首先空间,然后游戏
 - 例四 魔毯
 - 例五 街头游戏
 - 例六 国王的钥匙
 - 例七 白雪皇后
 - 第三章 戏剧工作的构建模块
 - 戏剧教案—— 一种综合型教育模式
 - 概念解析
 - 开局
 - 方法、技巧与习式
 - 定格
 - 形象剧场
 - 论坛剧场
 - 仪式
 - 舞蹈
 - 哑剧
 - 集体即兴表演
 - 集体绘画
 - 创建空间
 - 焦点人物“坐针毡”
 - 会晤角色
 - 墙上的角色
 - 声音拼贴
 - 讲故事
 - 生命中的一天
 - 在角色身份里写作
 - 墙壁的话
 - 回音巷
 - 综述
 - 教师入戏——引导者的挑战
 - 背景
 - 概念解释
 - “教师入戏”案例
 - “教师入戏”小结
 - 类似“教师入戏”的方法举例
 - 童话故事—— 一个戏剧素材的来源
 - 纯粹讲故事
 - 创作自己的童话故事
 - 童话故事的戏剧化
 - 以儿童文学为起点
 - 戏剧概念
 - 戏剧实践
 - 例八 白雪公主
 - 例九 神笔马良
 - 例十 狮心兄弟
 - 例十一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 第四章 儿童剧场
 - 儿童剧场的传统与理念
 - 苏联儿童剧场
 - 美国儿童剧场
 - 德国解放式儿童剧场
 - 瑞典、丹麦和挪威的儿童剧场
 - 有关儿童剧场的迷思
 - 婴幼儿剧场研究简述
 - 一场儿童剧演出后的探讨
 - 戏剧概念
 - 任务
 - 角色构建
 - 儿童演出
 - 例十二 一个古怪的人
 - 例十三 一把椅子,一部电话,一张纸
 - 第五章 艺术教学法和戏剧
 - 什么是艺术教学法?
 - 戏剧学科
 - 亲身体验戏剧
 - 戏剧的学科地位
 - 戏剧学科的意义
 - 戏剧学科的发展
 - 戏剧作为“培育”方法
 - 幼儿园和学校教室里的艺术教学法
 - 目标和方法
 - 重要的开局
 - 创建自己的教案
 - 来!共同创建一个戏剧教案!
 - 海盗船
 - 关于本章例子
 - 戏剧概念
 - 任务
 - 设计你的首个过程戏剧
 - 艺术表现形式作为过程戏剧的前文本
 - 例十四 艺术七踪
 - 例十五 TOXY有限公司
 - 第六章 戏剧与进展
 - 童年时期戏剧表现形式的发展
 - 儿童在游戏与戏剧中的发展
 - 从剧场的角度解读戏剧性游戏
 - 三个分析工具
 - 分析戏剧性游戏
 - 戏剧方法运用的进展
 - 以“形象剧场”为例来说明
 - 以“教师入戏”为例来说明
 - 一个给最年幼孩子的过程戏剧——也对幼儿园的其他孩子开放
 - 《失踪的小小小野兔》
 - 有关教案的几点思考
 - 当二十五分钟变成几天与几周
 - 全园孩子共同加入大合演
 - 教师的挑战
 - 戏剧概念
 - 实践练习
 - 例十六 失踪的小小小野兔
 - 例十七 老式行李箱
 - 例十八“骰子”盗窃团伙
 - 第七章 戏剧与评估
 - 为什么要评估?
 - 如何评估?
 - 需要正式评估吗?
 - 评估工具
 - 教师的评估工具
 - 集体评估工具
 - 应当多久进行一次评估?
 - 最后的例子
 - 传统一:戏剧作为个性发展的方法——练习型戏剧
 - 传统二:戏剧作为剧场表演训练和剧场作品
 - 传统三:过程戏剧——强调主题探索和以戏剧作为艺术形式
 - 戏剧概念
 - 观察练习
 - 例十九 绿孩子
 - 传统一:戏剧作为个性发展的方法——练习型戏剧
 - 设备
 - 教案流程
 - 传统二:戏剧作为剧场表演训练和剧场作品
 - 教案流程
 - 传统三:过程戏剧
 - 设备
 - 教案流程
 - 戏剧和评估的总结
 - 后记
 - 参考文献
 - 名词索引
 - 人名索引
 - 附录: 本书涉及的音乐/音景索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