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73千字
                       字数
                        2019-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对南宋时期浙江以事功之学为核心和特色的哲学思想文化的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主要涉及对南宋时期浙江以事功之学为核心和特色的哲学思想文化(简称南宋浙学)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精神的研究和它对整个浙学传统和浙江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以及它对当代浙江和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思想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的研究。本书研究力图把南宋浙学的形成、发展和它对整个浙学传统和浙江精神的意义、影响的研究,放在一个充分互动的关系模式中予以考察,即认为南宋浙学的形成和发展是由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整个浙学传统、浙江精神、浙江独特的自然环境、地域因素、民风民俗及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南宋浙学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对当代浙江的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快速发展所起到了深刻重要的作用。而同时,前者也反过来给后者产生了重要而持续的影响,形成了两者之间充分而良性的互动。本书研究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探寻这种互动关系的内在机制、演化脉胳及其所包含的多方面的价值意蕴。对它们在当代浙江及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快速发展所起到了深刻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加以科学的提炼和理论概括,提出了一系列有突破和创新意义的观点。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论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 绪论
 - 一 南宋浙学的研究现状
 - 二 南宋浙学研究的现代意义
 - 三 南宋浙学研究的方法问题
 - 第一章 南宋浙学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
 - 一 唐宋变革
 - 二 经济自由的初曙
 - 三 政治的集权化与平民化
 - 1. 皇权的强化
 - 2. 平民化政治
 - 第二章 浙学及南宋浙学
 - 一 “浙学”概念考
 - 二 “浙学”新说
 - 1. “浙学”概念的狭义与广义
 - 2. 浙学与浙东学派
 - 三 南宋浙学的思想史价值
 - 1. 南宋浙学的思想特质
 - 2. 南宋浙学的思想史地位和价值
 - 第三章 宋代思想的演变与南宋浙学的形成
 - 一 北宋思想文化遗产
 - 二 政治实用主义
 - 三 道德理想主义
 - 四 作为第三条道路的事功主义
 - 1. 有别于“新学”
 - 2. 不满于道学
 - 五 南宋浙学的基本特点
 - 第四章 吕祖谦思想及其意义
 - 一 吕氏家学
 - 二 “中原文献之传”
 - 三 吕学的思想渊源
 - 四 吕学的地位和影响
 - 第五章 陈傅良与永嘉学派的发展
 - 一 陈傅良的思想特征
 - 二 永嘉学派的思想史地位
 - 三 永嘉学派的学派归属
 - 第六章 陈亮思想的特质
 - 一 “道存于物”的世界观
 - 二 “理欲统一”的道德观
 - 三 “义利合一”的价值观
 - 四 “学为成人”的人生观
 - 五 富民强国的治道观
 - 六 陈亮思想的历史定位及其意义
 - 第七章 叶适的事功思想
 - 一 叶适事功思想的社会文化背景
 - 1. 社会历史背景
 - 2. 思想文化背景
 - 3. 地域背景
 - 二 叶适事功主义基本思想
 - 1. “物之所在,道则在焉”
 - 2. “内外交相成之道”
 - 3. “以利和义,不以义抑利”
 - 4. 叶适事功主义的政治主张
 - 5. 叶适事功主义的经济思想
 - 三 叶适事功思想评析
 - 1. 叶适事功思想的特色
 - 2. 叶适事功思想的价值
 - 3. 叶适思想的失传问题
 - 四 叶适事功思想与现代温州精神
 - 1. 同源文化
 - 2. 叶适事功思想与温州精神的契合点
 - 第八章 南宋浙学基本精神
 - 一 来自草根的平民哲学
 - 1. 起于乡野的平民哲学
 - 2. 鲜明浓郁的民本思想
 - 3. 大传统与小传统视野中的平民浙学
 - 4. 平民、草根哲学的当代影响
 - 二 求真务实、讲求功利
 - 1. 思想文化渊源
 - 2. 核心思想
 - 3. 基本论题
 - 4. 一种新思想范式的初萌
 - 三 实践理性追求
 - 1. 浙学各派的“躬行践履”思想
 - 2. 心、史并重,重视实践
 - 3. 易礼精研、通经致用
 - 四 独立自主精神
 - 1. 独立自主、勇于创新
 - 2. 疾妄刺虚、理性批判
 - 3. 豪杰气概、陈亮气象
 - 4. 突破传统、自我救赎
 - 五 包容开放精神
 - 1. 博览通达、海怀百川
 - 2. 两浙之学,并行不悖
 - 3.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 4. 面向海外与拿来主义
 - 第九章 文化传统与社会发展
 - 一 浙学传统与“人”的发现
 - 1. 宋明理学与“人”学
 - 2. 片面之人与丰满之人:理学与浙学中“人”的比较
 - 3. “成人之美”:浙学人格理想的启示
 - 二 浙学与浙商
 - 1. 浙商历史与文化
 - 2. 浙江商帮与浙商的当代发展
 - 3. 浙学与浙商的关系
 - 三 浙学与当代浙江精神
 - 1. 浙江当代精神略述
 - 2. 浙学与当代浙江精神沟通的四个维度
 - 四 浙学传统中的“本土化”问题与普遍性价值
 - 1. 一种学术新范式:南宋浙学的现代特征
 - 2. 地方性与普遍性:浙学传统的多元价值
 - 3. 新课题与新出路:浙学发展的未来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