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欧洲电影类型:历史经典与叙事(上下)》旨在综合介绍西欧国家的电影制作,选入本书的十四种电影类型及近三百部影片足以带你纵览欧洲各国的类型片世界。

内容简介

尽管不少好莱坞电影厂是欧洲移民创建的,欧洲的电影制作却遵循与美国迥然不同的路径。通过解读14种电影类型200多部欧洲电影,张晓凌、詹姆斯·季南编著的《欧洲电影类型:历史经典与叙事(上下)》为读者详细介绍西方的一个独特文化世界:那些国家的现代生活以及它们面对全球化娱乐业的压力如何尝试保护本土价值观。

好莱坞是唯一可行的电影制作模式吗?欧洲最优秀的电影人并不赞同。毕竟,全球经典电影中有许多是欧洲电影。这些作品大部分被纳入本书。欧洲国家在过去70年的电影创作经历,势必影响中国人自己的电影发展方向。

本书还是一次十分有趣的探索。每年有几百万游客前往欧洲参观,却只能匆匆拍照留念。而本书读者将得以窥探那些欧洲人生活表面下隐藏的深层情感,作者的电影解析也会让你领悟,为什么我们在食品、性、工作、希望等方面都有点“欧洲味”。

目录

  • 版权信息
  • 献给我们亲爱的儿子
  • 前言
  • 附 本书选片标准
  • 1.欧洲迎战好莱坞
  • 1.1 欧洲的战争灾难(1900—1945)
  • 1.2 好莱坞之崛起及其类型电影制作(1910— )
  • 1.2.1 电影厂避免混淆感
  • 1.2.2 电影的市场预售
  • 1.2.3 主人公、道德观和节奏控制
  • 1.2.4 好莱坞的新生(1975— )
  • 1.3 文化与娱乐
  • 1.4 1945年后的欧洲电影制作
  • 1.4.1 欧洲电影创作简史
  • 1.4.2 欧洲电影的预售
  • 1.4.3 欧洲电影主题
  • 1.5 四部电影,四种民族心态
  • 1.5.1 北欧:《芬妮与亚历山大》(Fanny and Alexander, 1982)
  • 1.5.2 意大利: 《天堂电影院》(Cinema Paradiso, 1988)
  • 1.5.3 英国: 《一条名叫旺达的鱼》(A Fish Called Wanda, 1988)
  • 1.5.4 法国: 《天使爱美丽》(Amelie, 2001)
  • 2.导演主创论和艺术电影
  • 2.1 四种情节模式
  • 2.1.1 经典情节模式
  • 2.1.2 多位主角情节模式
  • 2.1.3 时移情节模式
  • 2.1.4 主观和非因果关系的情节模式
  • 2.2 艺术电影三大宗师
  • 2.2.1 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 1918—2007)
  • 2.2.2 费德里科·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 1920—1993)
  • 2.2.3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 1941—1996)
  • 2.2.4 艺术电影三大宗师后记
  • 3.历史和文学经典电影
  • 3.1 古代或史前的故事
  • 3.1.1 《罗德岛巨像》(The Colossus of Rhodes, 1961)
  • 3.1.2 《火种》(Quest for Fire, 1981)
  • 3.2 中世纪的故事
  • 3.2.1 《处女泉》(The Virgin Spring, 1960)
  • 3.2.2 有关“讲原则的两位英国人”的电影(1964, 1966)
  • 3.2.3 《马丁·盖尔归来》(The Return of Martin Guerre, 1982)
  • 3.2.4 《天国王朝》(Kingdom of Heaven, 2005)
  • 3.3 1500—1800年的故事
  • 3.3.1 《阿奎尔,上帝的愤怒》(Aguirre: The Wrath of God, 1972)
  • 3.3.2 《巴里·林登》(Barry Lyndon, 1975)
  • 3.3.3 《黑袍》(Black Robe, 1991)
  • 3.3.4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2003)
  • 3.4 1800—1939年的故事
  • 3.4.1 《孤星血泪》(Great Expectations, 1946)
  • 3.4.2 《黑水仙》(Black Narcissus, 1947)
  • 3.4.3 《雾都孤儿》(Oliver Twist, 1948)
  • 3.4.4 《圣诞颂歌》(Scrooge, 1951)
  • 3.4.5 《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 1984)
  • 3.4.6 《印度支那》(Indochine, 1992)
  • 3.4.7 《金色大门》(The Golden Door, 2006)
  • 3. 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39—1945)的故事
  • 3.5.1 《七美女》(Seven Beauties, 1975)
  • 3.5.2 《最后一班地铁》(The Last Metro, 1980)
  • 3.5.3 《自己去看》(Come and See, 1985)
  • 3.5.4 《孩子们,再见》(Goodbye, Children, 1987)
  • 3.5.5 《希望与荣耀》(Hope and Glory, 1987)
  • 3.5.6 《钢琴家》(The Pianist, 2002)
  • 3.5.7 《帝国的毁灭》(The Downfall, 2004)
  • 3. 6 传记片
  • 3.6.1 《圣女贞德受难记》(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 1928)
  • 3.6.2 《圣女贞德》(The Messenger, 1999)
  • 3.6.3 《伊丽莎白》(Elizabeth, 1998)
  • 3.6.4 《莫扎特传》(Amadeus, 1984)
  • 3.6.5 《最后一站》(The Last Station, 2009)
  • 3.6.6 《塞拉菲娜》(Séraphine, 2008)
  • 3.6.7 《玫瑰人生》(The Passionate Life of Edith Piaf, 2007)
  • 3.6.8 《女王》(The Queen, 2006)
  • 4.犯罪片
  • 4.1 传统犯罪片
  • 4.1.1 《M就是凶手》(M, 1931)
  • 4.1.2 《衣冠禽兽》(The Human Beast, 1938)
  • 4.1.3 《天色破晓》(Daybreak, 1939)
  • 4.1.4 《谍网亡魂》(Odd Man Out, 1947)
  • 4.1.5 《犯罪河岸》(Quay of the Goldsmiths, 1947)
  • 4.1.6 《第三个人》(The Third Man, 1949)
  • 4.1.7 《四海本色》(Night and the City, 1950)
  • 4.1.8 《金钱不要碰》(Grisbi, 1954)
  • 4.1.9 《浴室情杀案》(Diabolique, 1955)
  • 4.1.10 《黑手党》(Mafioso, 1962)
  • 4. 2 现代犯罪片
  • 4.2.1 《阳光普照》(Purple Noon, 1960)
  • 4.2.2 《不忠》(The Unfaithful Wife, 1969)
  • 4.2.3 《红圈》(The Red Circle, 1970)
  • 4.2.4 《男人的野心》和《甘泉玛侬》(Jean de Florette and Manon des sources, 1986)
  • 4.2.5 《浅坟》(Shallow Grave, 1994)
  • 4.2.6 《怒火青春》(The Hate, 1995)
  • 4.2.7 《新鲜诱惑》(The Bait, 1995)
  • 4.2.8 《失眠症》(Insomnia, 1997)
  • 4.2.9 《赛末点》(Match Point, 2005)
  • 5.三种动作类型片
  • 5.1 惊悚片
  • 5.1.1 《三十九级台阶》(The 39 Steps, 1935)
  • 5.1.2 《贵妇失踪记》(The Lady Vanishes, 1938)
  • 5.1.3 《屠夫》(The Butcher, 1970)
  • 5.1.4 《神秘失踪》(The Vanishing, 1988)
  • 5.1.5 《看海》(See the Sea, 1997)
  • 5.1.6 《意外的旅程》(Felicia's Journey, 1999)
  • 5.1.7 《一切都是为你好》(Harry, He's Here to Help, 2000)
  • 5.1.8 《隐藏摄像机》 (Hidden, 2005)
  • 5.1.9 《爱丽丝的失踪》(The Disappearance of Alice Creed, 2009)
  • 5.2 动作冒险片
  • 5.2.1 《恐惧的代价》(The Wages of Fear, 1953)
  • 5.2.2 《独行杀手》(The Samurai, 1967)
  • 5.2.3 《豺狼之日》(The Day of the Jackal, 1973)
  • 5.2.4 《妮基塔》(Nikita, 1990)
  • 5.2.5 《这个杀手不太冷》(The Professional, 1994)
  • 5.2.6 《两杆大烟枪》(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 1998)
  • 5.2.7 《杀戮赌场》(Croupier, 1998)
  • 5.2.8 《暗流》(Crimson Rivers, 2000)
  • 5.2.9 《唇语惊魂》(Read My Lips, 2001)
  • 5.2.10 《龙文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 2009)
  • 5.3 奇幻冒险片
  • 5.3.1 《巴格达大盗》(The Thief of Bagdad, 1940)
  • 5.3.2 《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1997)
  • 5.3.3 《哈利·波特》系列(The Harry Potter Series, 2001—2011)
  • 5.3.4 《飙风小子》(Sons of the Wind, 2004)
  • 5.3.5 《玩命快递2》(Transporter 2, 2005)
  • 5.3.6 《太阳浩劫》(Sunshine, 2007)
  • 6.奇幻片
  • 6.1 《白鬃野马》(The White Mane, 1953)和《红气球》(The Red Balloon, 1956)
  • 6.2 《苍蝇王》(Lord of the Flies, 1963)
  • 6.3 《黑店狂想曲》(Delicatessen, 1991)
  • 6.4 《秘密花园》(The Secret Garden, 1993)
  • 6.5 《寻找梦幻岛》(Finding Neverland, 2004)
  • 6.6 《百万小富翁》(Millions, 2004)
  • 6.7 《潘神的迷宫》(Pan's Labyrinth, 2006)
  • 6.8 《生人勿进》(Let the Right One In, 2008)
  • 7.战争片
  • 7.1 《四片羽毛》(The Four Feathers, 1939)
  • 7.2 《阿尔及尔之战》(The Battle of Algiers, 1966)
  • 7.3 《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 1965—1967)
  • 7.4 《从海底出击》(The Boat, 1981)
  • 7.5 《兵临城下》(Enemy at the Gates, 2001)
  • 8.剧情片
  • 8.1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经典
  • 8.1.1 《偷自行车的人》(The Bicycle Thieves, 1948)
  • 8.1.2 《温别尔托·D》(Umberto D, 1952)
  • 8.1.3 《烽火母女情》(Two Women, 1960)
  • 8.1.4 《谋职记》(The Job, 1961)
  • 8.2 法国新浪潮电影模式
  • 8.2.1 《四百击》(The 400 Blows, 1959)
  • 8.2.2 《筋疲力尽》(Breathless, 1960)
  • 8.2.3 《五点到七点的克莱奥》(Cleo from 5 to 7, 1962)
  • 8.2.4 《莫德家的一夜》(My Night at Maud's, 1969)
  • 8.3 接收东欧国家
  • 8.3.1 《暴雨将至》(Before the Rain, 1994)
  • 8.3.2 《再见列宁》(Goodbye Lenin! , 2003)
  • 8.3.3 《窃听风暴》(The Lives of Others, 2006)
  • 8.4 欧洲电影中的人权问题
  • 8.4.1 《象人》(The Elephant Man, 1980)
  • 8.4.2 《深海长眠》(The Sea Inside, 2004)
  • 8.4.3 《四月三周两天》(4 Months, 3 Weeks & 2 Days, 2007)
  • 8.5 接纳移民
  • 8.5.1 《美丽坏东西》(Dirty Pretty Things, 2002)
  • 8.5.2 《自由世界》(It's a Free World ..., 2007)
  • 8.5.3 《谷子和鲻鱼》(The Secret of the Grain, 2007)
  • 8.5.4 《墙壁之间》 The Class, 2008)
  • 8.6 西班牙通俗剧
  • 8.6.1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All About My Mother, 1999)
  • 8.6.2 《对她说》(Talk to Her, 2002)
  • 8.6.3 《回归》(Volver, 2006)
  • 8.6.4 阿莫多瓦作品小结
  • 8.7 心灵和精神的关注
  • 8.7.1 《芭贝特之宴》(Babette's Feast, 1987)
  • 8.7.2 《碧海蓝天》(The Big Blue, 1988)
  • 8.7.3 《蒙特利尔的耶稣》(Jesus of Montreal, 1989)
  • 8.7.4 《耶路撒冷》(Jerusalem, 1996)
  • 8.7.5 《破浪》(Breaking the Waves, 1996)
  • 9.成长片
  • 9.1 儿童时代
  • 9.1.1 《堕落的偶像》(The Fallen Idol, 1948)
  • 9.1.2 《禁忌的游戏》(Forbidden Games, 1952)
  • 9.1.3 《零用钱》 Small Change, 1976)
  • 9.1.4 《征服者佩尔》(Pelle the Conqueror, 1987)
  • 9.1.5 《玫瑰少年梦》 (My Life in Pink, 1997)
  • 9.1.6 《跳出我天地》(Billy Elliot, 2000)
  • 9.1.7 《回归》(The Return, 2003)
  • 9.1.8 《我不怕》(I'm Not Scared, 2003)
  • 9.2 青少年阶段
  • 9.2.1 《长跑者的寂寞》(The Loneliness of the Long Distance Runner, 1962)
  • 9.2.2 《一诺千金》(The Promise, 1996)
  • 9.2.3 《猜火车》(Trainspotting, 1996)
  • 9.2.4 《两极天使》(The Dreamlife of Angels, 1998)
  • 9.2.5 《姐妹情色》(Fat Girl, 2001)
  • 9.2.6 《我心遗忘的节奏》(The Beat That My Heart Skipped, 2005)
  • 9.2.7 《成长教育》(An Education, 2009)
  • 9.2.8 《预言者》(A Prophet, 2009)
  • 9.2.9 《鱼缸》(Fish Tank, 2009)
  • 9.3 中年阶段
  • 9.3.1 《易尔先生》(Monsieur Hire, 1989)
  • 9.3.2 《哭泣游戏》(The Crying Game, 1992)
  • 9.3.3 《新天堂星探》(The Star Maker, 1995)
  • 9.3.4 《秘密与谎言》(Secrets and Lies, 1996)
  • 9.3.5 《给我一个爸》(Kolya, 1996)
  • 9.3.6 《失序年代》(Time Out, 2001)
  • 9.3.7 《儿子》(The Son, 2002)
  • 9.3.8 《亲密的陌生人》(Intimate Strangers, 2004)
  • 9.3.9 《南方失乐园》(Heading South, 2005)
  • 9.3.10 《不朽的园丁》(The Constant Gardener, 2005)
  • 9.4 老年与死亡
  • 9.4.1 《乡村星期天》(A Sunday in the Country, 1984)
  • 9.4.2 《自然之子》(Children of Nature, 1991)
  • 9.4.3 《沙之下》(Under the Sand, 2000)
  • 9.4.4 《火车上的男人》(The Man on the Train, 2002)
  • 9.4.5 《舒尔茨的忧郁》(Schultze Gets the Blues, 2003)
  • 9.4.6 《母亲的春天》(The Mother, 2003)
  • 9.4.7 《夏日时光》(Summer Hours, 2008)
  • 10.爱情片
  • 10.1 历史爱情片
  • 10.1.1 16世纪的爱情故事
  • 10.1.2 17、18世纪的爱情故事
  • 10.1.3 1800—1850年:简·奥斯汀的爱情故事
  • 10.1.4 1850—1920年的爱情故事
  • 10.2 现代爱情故事
  • 10.2.1 短期爱情关系
  • 10.2.2 谈判式爱情故事
  • 10.2.3 受排斥的爱情故事
  • 10.2.4 婚姻是否埋没爱情?
  • 11.恐怖片
  • 11.1 《吸血伯爵》(Dracula, 1958)
  • 11.2 《趣味游戏》(Funny Games, 1997)
  • 11.3 《惊变28天》(28 Days Later ..., 2002)
  • 11.4 《闪灵战士》(Dog Soldiers, 2002)
  • 11.5 《高压电》(High Tension, 2003)
  • 11.6 《地铁惊魂》(Creep, 2004)
  • 11.7 《人类之子》(Children of Men, 2006)
  • 11.8 《灵异孤儿院》(The Orphanage, 2007)
  • 11.9 《死亡录像》(REC, 2007)
  • 11.10 《月球》(Moon, 2009)
  • 12.喜剧片
  • 12.1 讽仿(戏拟)
  • 12.1.1 《小鸡快跑》(Chicken Run, 2000)
  • 12.1.2 《僵尸肖恩》(Shaun of the Dead, 2004)
  • 12.1.3 《热血警探》(Hot Fuzz, 2007)
  • 12.2 讽刺剧
  • 12.2.1 亚利克·吉尼斯主演的三部喜剧(1951, 1953, 1955)
  • 12.2.2 《圣母街上的大人物》(Big Deal on Madonna Street, 1958)
  • 12.2.3 《晚餐游戏》(The Dinner Game, 1998)
  • 12.2.4 《乐翻天》(Waking Ned Devine, 1998)
  • 12.2.5 《下岗风波》(The Closet, 2001)
  • 12.3 平常的主人公陷入异常世界
  • 12.3.1 《暗度陈仓》(The Sucker, 1965)
  • 12.3.2 《虎口脱险》(Don't Look Now ... We're Being Shot At, 1966)
  • 12.3.3 《美丽人生》(Life is Beautiful, 1997)
  • 12.3.4 《我最好的朋友》(My Best Friend, 2006)
  • 12.4 平常世界里的古怪主人公
  • 12.4.1 《于洛先生的假期》(Mr Hulot's Holiday, 1953)
  • 12.4.2 《圣特罗佩的警察》(The Policeman from Saint Tropez, 1964)
  • 12.4.3 《憨豆先生》系列(Mr Bean Series, 1990—1995)
  • 12.4.4 《请你闭嘴》(Shut Up! , 2003)
  • 13.音乐片
  • 13.1 《红菱艳》(The Red Shoes, 1948)
  • 13.2 《黑人奥菲斯》(Black Orpheus, 1959)
  • 13.3 《瑟堡的雨伞》(The Umbrellas of Cherbourg, 1964)
  • 13.4 披头士乐队的两部电影
  • 13.5 《魔笛》(The Magic Flute, 1975)
  • 13.6 《追梦者》(The Commitments, 1991)
  • 13.7 《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2004)
  • 14.好莱坞重拍的欧洲电影——探讨电影内容
  • 14.1 《不忠》(The Unfaithful Wife, 1969)与《不忠》(Unfaithful, 2002)
  • 14.2 《神秘失踪》(The Vanishing,原版1988,重拍版1993)
  • 14.3 《危险关系》(Dangerous Liaisons, 1988)与《危险性游戏》(Cruel Intentions, 1999)
  • 14.4 《失眠症》(Insomnia,原版1997,重拍版2002)
  • 14.5 《晚餐游戏》(The Dinner Game, 1998)与《笨人晚宴》(Dinner for Schmucks, 2010)
  • 14.6 浅谈电影内容及电影的成功出口
  • 后记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文艺电影目录?

    能从五花八门的电影类型中总结出一些直白浅显的套路,能看出作者也是花了一番功夫的,让我这种不得其门而入的人也产生了一点挑战大师经典闷片的勇气 不过,也只有一点。此外,能把影评写得吊足胃口又不剧透,这个尺度拿捏也真心不容易!很容易看进去的一套书,介绍了很多很多冷门佳片。但是作者可能选择性忽略了电影最核心的本质,就是如何让观众愿意付出高昂的代价 (相较于家庭观赏的价格),来看你的电影呢?观众真的是要来欣赏你的文艺范?体验你的世界观?我觉得可能不是吧!最原始的目的,应该是要爽、要嗨。满足这大前提下,如果还能在其间夹带导演的个人观点、诉求,那就是本事。但是,你如果让我兴奋不起来,不好意思,你的观点可能还没诉说完,我就提前离席了。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就是精准地把握住了电影的基本,在高科技特效的狂轰滥炸下,那怕再无脑的剧情,也能让观众愿意掏钱买票。本书对于想要了解一下欧洲电影的朋友来说,是一本不错的目录介绍。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作者通过本书向我们介绍了 14 种欧洲电影类型和 200 多部欧洲电影制作的架构与内容,意图向我们表明在面对全球化娱乐业的压力时,那些殴洲国家是如何尝试保护本土的文化价值的?这是值得中国电影人与热衷投身于电影产业的人去学习和思考的问题。不过对于热爱欧洲电影的人而言,这本书更象是欧洲电影欣赏的搜索指南与文化导航。。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泸州单引号

        欧洲电影快速浏览,不同的人生故事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由复旦大学主办,受教育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双重管辖。2001年经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复旦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两社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下辖二级社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