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历代《大学》诠解的经典文献为基础,从《大学》走向《大学》学。

内容简介

国学的主流在儒学,儒学的核心在经学,经学的精华在四书,四书的纲领在《大学》。《大学》的重要不仅在于为儒家修身为学确立门径和规模,还在于始终与儒学义理结构的衍化相伴随并为其提供立论依据。本书采取专题化的研究视角,对《大学》影响下儒家的理论范式、政教结构、脉络谱系等方面分别予以专题探索。

本书提出《大学》具有“儒学代数学”的理论特质,着力于通过《大学》诠释与理学建构的互动关系来揭示《大学》学和宋明理学的思想内涵,强调《大学》不仅为宋明理学提供了发论依据,还塑造着理论范式的演进大势,使理学整体呈现为从朱子“格物教”到阳明“良知教”到蕺山“诚意教”再到船山“正心教”的逻辑演进。

本书还从《大学》图的角度对《大学》学进行了脉络梳理,为图式四书学提供了典型例证,进而拓展出了四书图学的研究方向。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出版说明
  • 序一
  • 序二
  • 引言
  • 一、 《大学》思想之旨趣
  • 二、 “儒学代数学”的路径指向
  • 三、 《大学》学的内在驱动
  • 四、 本书的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
  • 内篇 思想支点与范式转进
  • 一、 收摄的“格物”
  • 二、 统摄的“致知”
  • 三、 归密的“诚意”
  • 四、 持定的“正心”
  • 五、 小结:《大学》宗旨与宋明理学的范式转进
  • 外篇 教而化之与内圣外王
  • 一、 身心相应
  • 二、 家身相关
  • 三、 家国一理
  • 四、 治平同道
  • 五、 明新合一
  • 六、 小结:《大学》理念与儒家政教的理论品格
  • 附篇 以图解经与因图设教
  • 一、 《大学》图释源流及其典型范本
  • 二、 《大学》图的主要类型
  • 三、 《大学》图与思想内涵之关联
  • 四、 《大学》图的理论价值与局限
  • 五、 小结:《大学》图谱与经典诠释的新面向
  • 结语
  • 附录一 《大学》古本与改本举隅
  • 附录二 《大学集说》校点
  • 附录三 《〈大学〉沿革论》《〈大学〉沿革后论》校正
  • 附录四 正统与异端之间:《大学》的诠释学契机
  • 附录五 从《大学》图到四书图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