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6千字
字数
2015-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深入研究信息文明的哲学特征与双重含义,探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和实现中国梦的新视角。
内容简介
“信息文明”通常与“工业文明”相对应来描述迄今最新的一种文明形态;但从哲学的语义分析来看,它还可以用来刻画一种与“信息野蛮”对应的伦理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于是形成了从涵盖社会存在到社会意识、包括了作为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两种信息文明的广义“信息文明”范畴,由此也形成了信息文明的一系列哲学特征,并从中可以概括出信息文明的哲学含义。本书通过对“信息文明”的语义分析,力求在概念澄清上有所突破;尤其是突破对信息文明的狭义的“物化”的理解,提出“信息文明”的两重含义:作为文明形态的信息文明和作为伦理规范的信息文明。通过对信息文明的实践哲学的研究,尤其是将其推进到中国化的实践的研究,可以突显当代中国所际遇的多种文明或多形态文明会聚的特征,从而对“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信息文明促进五位一体建设、通过信息强国实现中国梦的学理问题形成一种新的哲学提升和把握。
目录
- 封面
- 前言
- 第一章 信息的分析哲学研究
- 第一节 信息概念的语义分析
- 一 信息是等同于物还是有别于物?
- 二 信息是既成的还是生成的?
- 三 信息是自然性的还是建构性的?
- 四 信息是泛宇宙现象还是属人现象?
- 五 信息是本体论范畴的还是认识论范畴?
- 六 几点归结
- 第二节 信息的“实在性”问题:一种语境分析
- 一 信息的实在性
- 二 信息的非实在性
- 三 信息的实在性与非实在性之间
- 四 信息实在性的语境相关性与“信息实在”
- 第三节 基于信息分析的“是论”
- 一 是论:本体论解读的疑惑
- 二 转向信息哲学的分析
- 三 “是”的若干信息特征
- 四 对“信息”的“是论”分析
- 第二章 信息的生态哲学研究
- 第一节 哲学向度的“信息生态”
- 一 信息生态概念
- 二 信息生态与自然生态
- 三 信息生态的本体论问题
- 四 生态信息世界观的多维意蕴
- 第二节 网络失范:对一种信息生态失衡的哲学分析
- 一 网络失范的哲学价值论属性
- 二 网络失范的哲学根源之一:对“虚拟”的本体论误解
- 三 网络失范的哲学根源之二:“网络言语行为”的认识论误区
- 四 网络失范的哲学根源之三:对“自由”的“人性论”扭曲
- 第三节 信息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深度关联
- 一 作为同义语的两种文明
- 二 信息化:生态文明的必经之路
- 三 信息文明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论作用
- 四 生态文明是信息时代的范型
- 第三章 信息的技术哲学研究
- 第一节 信息技术的哲学含义
- 一 信息技术的日常理解与哲学理解之间
- 二 “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哲学含义之间
- 三 “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哲学含义之间
- 第二节 信息技术的分类及哲学特征
- 一 外部分类:信息技术与物质生产技术之间
- 二 器具信息技术及其哲学特征
- 三 身体信息技术及其哲学特征
- 第三节 信息技术的存在论分析
- 一 信息技术所创造的“信息存在”
- 二 基于信息之存在形态的信息技术分类
- 三 为人而存在的信息显示和信息传播
- 第四节 信息技术的现象学探寻
- 一 从胡塞尔的“回到实事”到实事的媒介呈现
- 二 从海德格尔的“存在”到语言之家的媒介融合
- 三 从梅洛-庞蒂的“身体”到身体的媒介化
- 四 显现:现象学与信息技术的交汇
- 第四章 信息的文化哲学研究
- 第一节 哲学视域中的信息文化
- 一 文化与信息之间
- 二 作为信息与文化集合体的信息文化
- 第二节 信息文明的哲学意蕴
- 一 从信息文化到信息文明
- 二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信息文明的不同形态
- 三 信息文明研究对哲学的新拓展
- 第三节 信息时代的价值取向
- 一 信息大于物质
- 二 互联重于拥有
- 三 差异性优于齐一化
- 第五章 信息的人本哲学研究
- 第一节 从人本哲学看信息
- 一 两种信息观
- 二 走向人本信息观的意义
- 第二节 从信息的视界看人
- 一 “信息人”的哲学解读
- 二 基于信息视域的“人是什么”
- 三 当代信息技术介入的人本观
- 四 基于信息技术的人之生存与发展方式
- 第六章 信息哲学的地位研究
- 第一节 信息哲学与信息主义之间
- 一 从信息到信息哲学
- 二 信息哲学与信息主义间的复杂关系
- 第二节 回归信息哲学的合理地位
- 一 信息视角是否导致了全新的世界观?
- 二 信息世界观是否改变唯物主义的形式?
- 三 信息哲学是否带来了全新的哲学革命?
- 第三节 信息哲学并未带来全新的哲学革命——就三篇文章与邬焜先生商榷
- 一 物质和精神作为基本的存在领域划分是否过时?
- 二 如何理解信息作为物质与精神之间的“中介”?
- 三 “信息哲学”不可能掀起什么“真正的哲学革命”
- 四 从信息究竟是什么看信息哲学的意义
- 五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主义和信息哲学?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