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信息伦理的重要性及分类探讨,可作道德指南。

内容简介

信息伦理是数字化生存的道德维度,信息伦理学是新兴的应用伦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所谓“数字化生存”的当代社会,不能没有信息伦理学的引导和规范。本书以信息法律与信息伦理的关系为切入背景,在论述信息权利之道德意蕴的基础上,从信息开发、信息管理、信息传播、信息消费四大方面展开对信息伦理的分类探讨,并就电子商务、虚拟技术、全球化、大数据等特殊问题进行具体的伦理分析,从而呈现出信息伦理学大致的整体模样,并彰显其与某些相关的、类似的应用伦理学分支的区别。本书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资参考的反思框架,也可作为各种各样的信息活动中解决实际伦理问题的一种道德指南。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绪论
  • 一、信息技术的伦理制导
  • 二、西方信息伦理学的研究取向
  • 三、信息伦理学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 四、视角与方法
  • 第一章 信息活动的双重规范及其相互关系
  • 第一节 信息法对信息行为的强制性调控
  • 一、信息法的作用
  • 二、信息法的不足
  • 第二节 信息伦理:信息行为主体的意志自律
  • 第三节 信息法与信息伦理的协同
  • 第四节 信息活动领域中执法者的伦理考量
  • 第二章 信息权利的伦理反思
  • 第一节 信息权利及其道德价值
  • 一、信息权利界说
  • 二、信息权利诸向度
  • 三、信息权利的道德价值
  • 第二节 信息权利行使的伦理原则
  • 一、信息无害原则
  • 二、信息自由原则
  • 三、信息公平原则
  • 第三节 面对信息权利保护危机的伦理对策
  • 一、信息权利保护危机出现的原因
  • 二、强化基于信息权利的法律保护措施
  • 三、内化信息权利行使的伦理准则
  • 第三章 信息开发的道德制约
  • 第一节 信息开发中的伦理问题
  • 第二节 确立信息开发的道德原则
  • 第三节 信息开发中的伦理关系
  • 第四节 信息开发道德的实现途径
  • 第四章 信息管理的道德责任
  • 第一节 信息管理及其伦理问题
  • 一、信息管理的含义与特征
  • 二、信息管理中的伦理问题及其成因
  • 第二节 信息资源管理的道德监控
  • 一、道德监控的尺度
  • 二、道德监控的机构
  • 三、道德监控的实施
  • 第三节 信息安全管理的道德保障
  • 一、信息安全问题
  • 二、信息安全的技术与法律保护
  • 三、信息安全的道德防线
  • 第四节 信息管理者的道德责任
  • 一、信息管理者的道德准则
  • 二、信息管理者道德意识的强化
  • 三、从道德意识到道德行为
  • 第五章 信息传播的道德过滤
  • 第一节 信息传播的自由品格
  • 第二节 传播自由的道德限制
  • 第三节 道德过滤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第四节 道德过滤的策略与模式
  • 第六章 信息消费的道德选择
  • 第一节 开放的信息空间与自由的信息消费
  • 第二节 信息消费者的道德偏好
  • 第三节 信息消费者偏好的理性定位
  • 第四节 有选择的、合道德的信息消费
  • 第七章 电子商务活动的道德调节
  •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道德诉求
  • 一、电子商务中的不道德行为
  • 二、电子商务伦理问题的成因及后果
  • 第二节 电子商务的道德向量
  • 一、电子商务道德向量的生成与内涵
  • 二、电子商务道德向量的分类与整合
  • 第三节 电子商务的道德调节维度
  • 一、电子商务规则的道德审视
  • 二、电子商务信息的道德过滤
  • 三、电子商务交易的道德约束
  • 第四节 电子商务道德主体塑造
  • 一、电子商务道德主体的形成基础
  • 二、电子商务道德主体的自我强化
  • 第五节 电子商务道德环境建设
  • 一、推进支撑电子商务道德的法制建设
  • 二、完善电子商务道德的信用体系建设
  • 三、健全电子商务道德的行业自律机制
  • 第八章 虚拟伦理与现实的道德生活
  • 第一节 虚拟世界的价值取向
  • 第二节 虚拟伦理对现实伦理的影响
  • 第三节 现实伦理:虚拟伦理设计的客观参照系
  • 第四节 虚拟伦理训练
  • 第五节 虚拟社区及其道德控制
  • 一、虚拟社区的含义及特征
  • 二、虚拟社区的道德控制
  • 第九章 全球化与信息伦理
  • 第一节 多维度的全球化
  • 第二节 全球性的信息通道
  • 第三节 信息伦理的本土资源
  • 第四节 不同文化背景的信息伦理整合
  • 第五节 全球性信息问题的伦理审视
  • 第十章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收集与处理的隐私问题及其伦理维度
  • 第一节 《1984》与《审判》的隐喻:两种类型的信息隐私问题
  • 第二节 监控——个人信息收集中的隐私风险
  • 第三节 个人信息处理的隐私问题及其伦理后果
  • 第四节 规范条件与物质条件:法律、道德和技术对信息隐私的保护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类
  • 二、外文类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