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作者对1902年这一时期中国法转型进行全面梳理的著作。

内容简介

公元1902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中国时局波谲云诡,清政府为摆脱政治危机,开始试图施行新政。其中不少法律改革举措与近代法息息相关,为中国法的转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本书梳理近代法的发展脉络,介绍近代法律改革的深刻背景,深入分析传统法的终结与近代法的演生,结合实践来阐述近代法律的演变与转型,并对中国法百年来存在的问题及其历史成因作出反思。其意义并不仅止于对过去真相的发掘,而更在于它所关注的内容,即近代中国法的探索之路,对于现今中国的法制建设与社会生活有着强烈的借鉴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1902与中国法的转型
  • 第一章 法律改革的政治动因
  • 第一节 慈禧太后缓和权力危机
  • 第二节 收回领事裁判权
  • 第二章 法律自身的原因:传统法与社会脱节
  • 第一节 法律脱离社会现实生活
  • 第二节 传统司法运转失灵
  • 第三章 法律改革/法制转型:传统法的终结
  • 第四章 法律改革/法制转型:近代法的演生
  • 第一节 外国法律和法学著作的翻译
  • 第二节 新律和新律草案
  • 第三节 民国法制的演化
  • 第五章 礼法论争
  • 第一节 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表里:张之洞对《刑事民事诉讼法》的批驳
  • 第二节 因伦制礼,准礼制刑:学部对《大清新刑律草案》的驳议
  • 第三节 旧义与新理 ——批驳与反批驳
  • 第五节 国家主义与家族主义:新旧法律的原理原则
  • 第六节 劳乃宣的《新刑律修正案》与资政院议员的辩论
  • 第六章 司法审判的演变转型
  • 第一节 “就地正法”制度和发审局制度
  • 第二节 各级审判厅的设立及其运作[110]
  • 第七章 法学研究:西方法的输入、近代法学的产生
  • 第一节 西方法学的输入
  • 第二节 西法输入对中国的影响
  • 第三节 20世纪初期的法学
  • 第八章 结束语
  • 注释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现代法律制度或者说审判制度的运行,在清末都是仓促间改变的。从此可以窥视全貌,我们的法治传统本身是很西方、很移植的,新的一套都是移植套改而来,其改变是从外至内而非是由内而外,故不符实际的情形将会是很多。这是从现在的视角来反思 1902 年代的法律建设,因为在清末任何制度的改革,其统治者都是以维护其权力为中心的。此前,慈禧最担心的是权力旁落。而今国外依靠法律制度的作用有了国强权力大,在此情形下,便有了法治移植的可能。于是有了沈家本、伍廷芳的修律大臣。在阅读中,令我惊讶的是:一是倡言发明中国法学、建设中国法学者,却是 19 世纪末期的维新骄子梁启超先生首先提起。二是以事司法工作的人员,自古以来皆须考试,不同的年代考试的内容不同罢了。三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山西大学也是最早的设法学的三所大学之一,其余两所是北京大学和天津大学。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