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历史学家杨奎松以史学家的冷静与同情,重构巨变时代中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

内容简介

对于20世纪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一个最大的历史悲剧就是,他们是最早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一群人,自认为最了解政治大势,最后却在政治场中最不知所措、动辄得咎、受人轻视。

本书讨论的三人,一位是燕京大学哲学教授张东荪,长期浸淫于政治活动之中,1949年后曾官居政务院委员;一位是报人王芸生,擅长政治评论,多年担任《大公报》主笔;一位是清华教授潘光旦,理科出身,对政治外行却一样曾积极想要为中国政治建言。三人在1949年以前都曾经在不同领域有过出色表现,1949年以后却先后遭遇滑铁卢,人生事业从此一蹶不振。

杨奎松教授不满足于像过去一样笼统地发出质问:为什么中国大陆的知识分子当年竟会停止思想,集体转向?因为随着越来越多的私人记录以及各种报刊、档案文献披露出来,他发现,事情并非那样简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张东荪“叛国”案再研究
  • 一、引言
  • 二、“北平和平解放,张先生第一功”?
  • 三、中共为何重视张东荪?
  • 四、去了西柏坡之后
  • 五、寄希望于美国人
  • 六、“勾结”美国案发经过
  • 七、张东荪案的暴露与坐实
  • 八、政治高压下的示弱与屈服
  • 九、从“挤牙膏”到“彻底坦白”
  • 十、“叛国”案的严重后果
  • 十一、对张东荪涉案原因的简单讨论
  • 第二章 王芸生与1949年以后的《大公报》
  • 一、引言
  • 二、天津《大公报》揭旗“革命”
  • 三、宣布“投降”的意外收获
  • 四、报纸新闻性的初步丧失
  • 五、新制度下的艰难挣扎
  • 六、冲上阶级斗争第一线
  • 七、思想改造再获“解放”
  • 八、求助北京的意外收获
  • 九、誓以余力办大公的决心
  • 十、北迁合并后的内部危机
  • 十一、整风运动中坦露心声
  • 十二、报社内部的“反右”清洗
  • 十三、毛泽东保护下没成右派?
  • 十四、亲手埋葬《大公报》
  • 第三章 潘光旦的“思想”与“改造”
  • 一、引言
  • 二、1949年以前的“政治”历史
  • (一)罢考风波与加入“大江会”
  • (二)优生救国与精英主义
  • (三)人权论战中的“外行”
  • (四)主编《华年》的涉政言论
  • (五)身陷“一二·九”风波
  • (六)对学潮态度的转变
  • (七)寄希望于中央政府
  • (八)自由理想与苏俄阴影
  • (九)“一二·一惨案”时的矛盾心理
  • (十)李闻案的刺激与影响
  • 三、建国后的适应与改变
  • (一)新政权区别对待的策略
  • (二)“抗拒改造”的典型?
  • (三)“愿以教读终老”的无奈
  • (四)为了跟上新时代
  • 四、说不清的“历史问题”
  • (一)“非说不可了”!
  • (二)学周恩来做自我检讨
  • (三)“承认的就承认,不接受的就坚持”
  • (四)不能把进步说太多了
  • (五)越抹越黑的检查
  • (六)“连盟员的资格都不够”?
  • (七)落难之际的师生之情
  • (八)“从极落后的深渊中爬出来”
  • 五、“跟党走”的尴尬
  • (一)为土家族争名而惹祸
  • (二)为“罗隆基小集团”陪绑
  • (三)费孝通反党活动“发明人”?
  • (四)帽子“戴”也容易“摘”也容易
  • (五)“改造标兵”奈何命运已定
  • 六、结语
  • 余论
  • 征引文献要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1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感谢得到电子书的勇气

    掩卷长息,感谢得到电子书,还能引入这些书籍,有理由保持理性乐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知识分子的“软弱”与历史责任

      书中讨论了三个知识分子在建国前后的思想转变历程。要知道民国旧知识分子在建国后的历程,这三个人物是极具代表性的。有的人选择 “背叛”,有的人选择 “投降”,还有的人选择 “认同”。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人生。然而,这三位人物的故事虽然精彩曲折,但作者在最后由此探讨的关于知识分子的使命却更值得品味。什么是知识分子的责任?为自己代言?为民族代言?为国家代言?这些都没错,但这只能算是小知识分子。真正的大知识分子,是要做社会的良心,是要是超越民族、阶层立足人性,是要在整个人类面前承担自己的责任。要做到这一点实属于困难之事,因为每个知识分子都会限制于自己所处的时代,常常会因为 “维护国家利益” 而变得 “软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书生累:忍不住的关怀

        该书分前言、张东荪 “叛国” 案再研究、王芸生与 1949 年以后的《大公报》、潘光旦的 “思想” 与 “改造”、余论五个板块。在前言中,作者概述了近代以来诸多知识分子、青年学生 “忍不住” 要 “关怀” 政治的原因和理由。中国知识分子深受传统科举制度的影响,有着根深蒂固的 “入世情结”。19 世纪末以来,中国和世界上的变化太大了。少年书生,血气方刚,受到各种新思想、新文化和新事物的冲击,感受到中外文化碰撞,被异族的欺侮和侵夺所刺激,民族主义爱国心萌发,关心社会大众的境遇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若论治学,这些年轻文人大都前途无量,他们未必最适合投身于政治,但这是一种忍不住的 “关怀”。因为不能忍,许多学生、记者,甚至于教授,不惜牺牲自己的专业或学业,开始参与政治,或结社建党,力求引领潮流,或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批评社会,无不想要身体力行地去救国救民。对于作者来说,研究知识分子个人历史,是研究中共建国史方方面面问题中的一方面尝试。把他们放到 1949 年以后整个中国大环境以及他们周遭小环境变化的背景中,意图考察并理解他们对这世道之变从个人的角度是如何去认识、去适应的,以及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或那样大相径庭的适应方法及其不同的结果。张东荪、王芸生和潘光旦就是这样个案的考察、分析和研究。第一章,讲张东荪。内容源于作者对戴晴介绍张东荪一书中的一些分析和观点不甚赞同。作者讲,他的涉案与其独特的个性与观念密切相关。有着强烈的抱负,个性固执,有心救国,意外地陷入到 “叛国” 的事件中。他对自己在政治上的见识能力颇为自得,明明不适宜做政治的工作,却总以为自己在政治上可以立大功、起大作用、做大成就。正像梁启超以自身经历告诫张东荪的那样:将从前迷梦的政治活动忏悔一番,以后决然舍弃,从思想界尽些微力,换一个新生命,再不致重蹈覆辙。第二章,说王芸生。作者试图通过建国前后中共统战政策下王芸生改变政治立场,《大公报》被成功改造的案例,对新政权改造旧报旧刊的方法和情形做一历史的考察与剖析。文中,王芸生回顾了《大公报》一路发展过来的艰难历史,称旧有的《大公报》基本是政学系的报纸,解放后转变必要而坚决,转变中遇到了困难、迷茫与挫折。他的所作所为,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就是希望保住 “大公报” 这块牌子。因为这张报纸历史悠久、影响巨大,是他的 “全部家当”;他对这张报纸充满感情,对报社前辈和同人有一份责任。最终,《大公报》停刊。王芸生对旧《大公报》的批判或可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三章,介绍潘光旦。是因为现有多方面资料可以对其进行深入考察和研究。他是学自然科学出身,先后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担任教务长、系主任和图书馆馆长等职务。说起来他不过是一个学人,依据所学,利用报刊和著作,在民国年间就时政发出过一点声音。这些多半基于其自身的生活成长环境和民族主义本能,同时受到周围朋友的思想影响。其人性情温和,习惯于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对新政权的态度由抵触逐渐向接受和理解转化,感受到自己过去知识的落伍与无用,明确了跟党走的基本信念。在余论中,作者称 “因为爱国,谁能把国家弄好,就拥护谁,这正是当年许许多多知识分子的一种心态”。他们 “当年所以留大陆”,“留下来以后不同程度地改变了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认识,直至认同共产党的领导”,也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他们的政治选择,无论是求助于自由主义、民主宪政,抑或求助于集体主义、独裁专制,多半不过是基于时代和环境提供给他们个人的智识与眼界,使他们对救国或建国的方法、道路的有效性和正当性,形成了不同的理解罢了。作为思想者的知识分子并非普通人,他们不仅要为自己,而且要为社会、为人类探求真理和守护正义与公平,他们理应洞悉自身和历史的局限之所在,了解人类历史进化发展之大势,谨守知识分子的使命与责任。最后,作者讲真正的知识分子理应是 “世界公民”,拥有 “世界观点”,不应该画地为牢,仅以 “一族、一国、一阶级” 的集体利益和前途为奋斗目标。那些能够用理性之光照亮整个人类前进方向的大思想家,即是真正属于全世界的大知识分子,也是人类历史所需要的。作为人类精神生产者和人类基本道德底线的守护者,知识分子理应把对国族的关怀与对人的关怀统一起来,要基于人性、人道、人权的观念和公平、正义的原则来认识和处理国族的问题。作完以上的书摘,长吁一口气,过去的几天,在我脑海中一直萦绕的是 “书生累” 三个字。忧国忧民的他们,在建国前的那些漫漫长夜,奋笔疾书、振臂高呼,试图在救国强国的问题上贡献一己之力。建国后,顺应时代潮流,接收新思想的改造,多少个不眠之夜,回忆过往,反思历史与过去,与旧有观念告别。在政治清明的今天,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空间很大,建言献策的渠道很多,“终极关怀” 更可以在国际化的舞台迅即展示。学术与政治理应有交流和互动。常居书斋的书生,也还是要心怀天下,为强国、为富民,为世界的和平与正义,该发声的还是要发声。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