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是如何形成的?这本书带你从河西走廊这个地理区域考察这一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涉及河西走廊的历史方位、多元文化、民族交往、商贸网络、人地关系、社会治理、水利建设、民俗生活等方方面面,其中既有宏观阐述也有微观个案,既有历史挖掘又有现实观照,既有客观叙述也有学者分析,构成了一幅主题突出、格局宏大、有血有肉的多元一体构建中国的河西走廊画卷,读来引人入胜,掩卷让人思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委会
  • 前言
  • 从河西走廊看“多元互构”
  • 一 河西地理与古代中国秩序
  • 二 河西走廊与“多元互构”历程
  • 三 近代的转折
  • 跨越多重边界的认同——祁连山边一位藏族老人的人生史
  • 一 成长:祁连山南藏族千户的养子
  • 二 迁徙:成为裕固族的女婿
  • 三 家里的民族交融:收养蒙古族人家的女儿
  • 四 文化的共享:会讲《格萨尔》的“阿让阿米”
  • 五 生计的互嵌与共生:多元认同的游牧民
  • 河西走廊上的盲艺人之歌——敦煌变文、河西宝卷、凉州贤孝中的文化传承
  • 一 盲艺人王月与凉州贤孝
  • 二 凉州贤孝、河西宝卷:敦煌变文之“子孙”
  • 三 盲艺人王月二三事:河西走廊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缩影
  • 河西驼道最后的骆驼客
  • 一 驼把式孙得正
  • 二 民勤、骆驼与驼道
  • 三 驼队生活
  • 四 驼道漫漫
  • 五 驼道上的政治与商业
  • 六 驼道余晖
  • 七 驼道新生
  • “过渡地带”视野下的河西走廊——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河西经验
  • 一 游牧与农耕在河西走廊上的交融共生
  • 二 从“过渡地带”理解历史中国
  • 三 从河西区域经验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 历史上的河西走廊与中国西北疆域
  • 一 开疆拓土中的河西四郡
  • 二 河西走廊与西域的开拓
  • 三 河西走廊与关陇安危
  • 从敦煌哲学看河西走廊的多元文化共生
  • 一 多民族和谐共生为敦煌哲学提供文化生态
  • 二 文明过渡地带多元文化互鉴共荣的内在机理
  • 三 敦煌哲学的发展彰显新时代文化交流多元化趋势
  • 民族互动与走廊语言文化的形成——兼论裕固族语言的特点
  • 一 多种语言聚集的敦煌
  • 二 民族互动中的吐蕃经卷与吐蕃-汉双语基层社会
  • 三 回鹘语文在河西走廊的通行
  • 四 从裕固族语言看语言区域特征的形成
  • 五 口头文学艺术的采借与交融
  • 走廊市场体系与“多民族命运共同体”——河西走廊商贸网络中的民族互动
  • 一 陆上丝绸之路贸易中的“胡商”
  • 二 商贸成为区域文化的“连通器”
  • 三 绿洲市场的商贸网络与民族互动
  • 河西走廊历史上人地关系的演变
  • 一 河西走廊的区位特征及历史职能
  • 二 河西地区历史上的土地开发及农牧业发展
  • 三 河西走廊人地关系发展演变历史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 在我国历史上有为数众多的汉人融合于少数民族
  • “国家走廊”和“国家水利”:河西走廊水资源开发史中的政治与社会逻辑
  • 一 沟洫兴、郡县立:汉唐时期河西走廊水资源开发的勃兴
  • 二 灌溉活动作为治理方式:明清河西走廊水资源开发的演进
  • 三 水利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战略下河西走廊现代水利的腾飞
  • 四 “国家水利”的传统与“国家走廊”的未来
  • 河西走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 一 历史上的河西走廊
  • 二 河西走廊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中的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
  • 三 跨区域的视野:大时空格局下的河西走廊
  • 四 河西走廊当代发展的路径
  • 河西笔谈:从河西走廊发现更广阔中国
  • 一 “卯榫”:从“如何认识中国”定位河西走廊
  • 二 河西走廊战略地位的历时性呈现
  • 三 河西走廊的交通格局、文化与人的流动
  • 附录一 共学互鉴,推动形成思想共识——“从走廊发现中国·河西走廊篇”专题研讨会综述
  • 一 着眼“史观”,从走廊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二 从河西走廊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 三 跨学科的走廊研究,刺激学术生长点
  • 附录二 探索从走廊地带理解中国的理论路径——第八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综述
  • 一 走廊地带鲜活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化和谐共生
  • 二 从走廊地带理解中国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 三 对走廊研究方法和路径的延伸讨论
  • 附录三 “长城-天山走廊”上的国家记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区域性道路
  • 一 “长城-天山”内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存空间
  • 二 “长城-天山走廊”的形成与民族间的交流、互动
  • 三 “长城-天山走廊”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区域性路径
  • 附录四 从“多元互构”的体系史看中国历史疆域的形成
  • 一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重述中国”
  • 二 为什么选择清朝?
  • 三 国家治理与边疆秩序:“大一统”与“因俗而治”
  • 四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成脉络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通向“确定性未来”的走廊

    将本书视作《枢纽:3000 年的中国》番外篇来读,既有必要,收获也会更大。因为这并非一部由单一作者独立完成的专著,而是一部由十几篇文章辑成的文集,对照地审视十几位作者和编著者对同一个共识发表观点,更容易看清楚共识背后的现实 —— 有时候共识比现实重要,有时候现实比共识更重要。
    河西走廊更多地是一种共识,而非现实。顾名思义,“河西” 是一个客观的地理现实,但是 “走廊” 则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
    就像我在工作中最频繁使用面对的 “成本” 概念,经济学观点 “市场定价决定成本” 中的成本是一种价值判断,而在供应链实务概念 “供应链成本” 中又是一个客观现实,同一个概念在两个方向或层面的信息差,就引发了市场供需关系对商品定价的不同看法,从而演化出复杂的营销体系。
    河西走廊就是这么一个对河西地区价值进行判断的共识。
    这个共识并非历来如此,起码在唐宋期间中央政府对河西走廊的价值就经历了多次截然相反的判断。对河西走廊价值判断的总体规律是,只要西北少数民族与汉族关系融洽,无论是否出现大一统帝国,该地区的经济生产都会稳定增长,而一旦西北少数民族与汉族进入冲突状态,河西走廊就会进入经济衰退周期。
    因此,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态度和行动措施,基本上决定了河西走廊价值的底线和天花板。
    阅读本书,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共识的两种状态 ——“前走廊认知:过渡地带” 和 “走廊共识”,在我看来 “过渡地带” 显然是从地理现实到价值共识的 demo,我一向认为人只要能够充分认清现实,就会自然而然做出趋利避害的反应,事实上,河西走廊就是这么一个经过一两千年长时间检验的趋利避害的共识。
    既然使用了 “走廊” 概念,难免会生出一些疑问:
    走廊连接哪里?
    谁在穿行走廊?
    走廊有何生计?
    走廊有存量吗?
    走廊行者去哪儿了?
    走廊可有现实意义?
    我们能用走廊干嘛?
    ……
    这些疑问在书中都由不同作者一一给出判断,读者更可以利用这些观点、面对自己所看到的现实来做出自己的判断。
    如果一定要说出本书提供观点中最值得重视的判断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河西走廊对中国西北疆域的地理决定现实 —— 没错,最重要的共识居然是一个客观地理现实,因为 “秩序和文化想要展开,首先要面临地理这个硬约束条件(书中施展原文)”。
    承认 “河西走廊” 这一共识既是主观价值判断又是客观地理现实,最根本的着眼点在于确立一套 “不得不” 的行动体系。这种行动体系简单地说,就是 “你可以瞧不起这里,但是一定好好经营”。
    从小处看,河西走廊由于在地理上本身就是过渡地带,天然承担着东西两个市场之间的物流通道,因此确保物流不受政治、经济、商业及文化阻碍所带来的价值本就十分巨大。从大处来看,一个区域的社会网络越复杂、异质性越强、形成的多重网络规模越大,其潜在价值就越大,其中价值早已超越了商业范围。不过这是一个很宏大的话题,我相信关心这个话题的读者在读完本书后,心中自会有更清晰的主张。

      转发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众多族群共此创造的。中国的各个区域通过 “多元互构” 的方式,最终形成了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各区域之间由若干个走廊地带相互衔接,相互嵌入,这些走廊地带是 “多元” 得以具体连接的历史一地理 — 文化基础。同时,这些走廊地带在历史演化的过程中,也逐渐成为区域单元和中国整体不可分隔的组成部分。在走廊地带,能够发现 “多元一体” 中国的历史进程,演化路径和动力机制。河西走廊作为中国唯一同时连接起中原、北部草原、西域绿洲与青藏高原这四大区域的走廊地带,是我们探索 “多元一体” 的机制,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切入点。不从这些几大文明板块的边缘连接地带出发,我们就无法认清自己是站在 “华夷边缘”,还是 “中外边缘”,就无法全面解释何谓 “中国”。讲不好中国的故事,也怎能讲好当下的历史,就更没有办法去展望未来。

        转发
        2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