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罗辑思维推荐,杨照解读《论语》,理解孔子在那个时代的种种矛盾与痛苦。

内容简介

《论语:所有人的孔老师》以《论语·先进篇》为主,配合部分其他篇章作为选读的内容,通过对这些篇章的阅读,力图显示出这样一个价值和倾向:与其将《论语》当作抽象的道理来吸收、背诵,还不如藉由《论语》看到特殊的“春秋”时代状况,看到极有个性的孔子在面对时代变局时,提出的种种主张,以及这些主张所赖以统合的基础信念。孔子以独特而高远的眼光看待人生、理解世界,留下许多充满智慧的语言。

目录

  • 版权信息
  • 今天,我们怎样读中国传统经典
  • 第一章 《论语》的身世
  • 《论语》的两种念法
  • 听孔子说话
  • 学生的共同笔记
  • 师生关系的起点
  • 第二章 作为老师的孔子
  • “先进于礼乐”的准备
  • 被围困的师生
  • 有个性的人
  • 这才是教学相长
  • 真正的好学
  • 第三章 孔子不是真理发言机
  • 不是整天讲道理
  • 判断人才的方法
  • 过分与不过分的哀伤
  • 老师也很矛盾
  • 多面向的人
  • 怎样成为“仁者”
  • 从来没有现成的回答
  • 孔子的幽默感
  • 第四章 还原真实的孔子
  • 孔子是唯心主义者?
  • 礼与情感教育
  • 划错重点的学生
  • 孔子非常忧心
  • 全幅人格的老师
  • 孔子怎么开玩笑
  • 第五章 老师没有标准答案
  • 生与死是怎么回事
  • 性格了解命运
  • 分辨真假的功夫
  • 答案不止一个
  • 学生的志愿
  • 小结
  • 附录 《论语》选摘
  • 杨照
  • 杨照 解读·经典里的中国系列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2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可爱的孔老师

    《论语》记载孔子和弟子的对话录,被当做古代少儿的蒙学读物。孔子一生要做的事情,就是维护封建秩序,提出治乱世的方子。这个药方的关键是复 “礼”,礼节太繁琐了,一言一行都有严格要求。孔子为此用了一个 “仁” 字来概括自己的药方,这是他的原创思想。等到后世人们抛弃务实的 “礼” 之后,务虚的 “仁” 承载孔子的全部思想。说回《论语》,我们一定不要跪着读。杨照这本书,就像一碟小菜,带我们品尝了一下《论语・先进》,味道不错,余音绕梁。《论语》不是一本背诵的书,而是智者看世界的方法,杨照说,「与其将《论语》当作抽象的道理来吸收、背诵,还不如借由《论语》看到特殊的春秋时代的状况,看到孔子这个精彩的人,看到他在面对时代变局时,提出的种种主张,以及这些主张所赖以统合的基础信念。」

      1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孔老师教我们如何保持正念

      最近读《论语:所有人的孔老师》,对论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过去更多地感受到儒家思想是一种远的思维方式,用崇高的目标保持自己昂扬向上的斗志和为人民服务的决心。细读本书,进一步感觉到孔老师也在教我们如何用近的思维方式看世界,我将自己从书中感悟到的保持正念的修炼心法,与大家做一个分享。
      1.“看自己”。仁是孔子最重要的观念,仁是真正生命的直觉,在不同的情境下,可以表现为慈爱、真诚、敦厚、慎重等种种形式。如何达到仁的状态,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就是君子有任何问题都在自身找原因,小人什么问题都在别人身上找原因。子贡喜欢评论别人,叫 “子贡方人”,这事被孔子知道后,说了一句话,“夫我则不暇”— 至于我呀,就没这功夫去评论别人。我们的生活之乱,就是花了大量时间去批评别人或我们无法掌握的事情,这只会增加我们的烦恼,浪费我们的时间,常想想我们从哪出发,为什么出发,反而会更容易使自己达到安和泰然的状态吧。
      2.“看当下”。乐的态度在人的心境的安和自在,有三个境界,一是与苦对应的乐,二是依赖环境的乐,三是无条件的乐。孔子认为乐在心上,人不要去找,放下找就是乐,只有这样,人才能每时每刻感到快乐。所谓当下即心,看当下就是心在一个地方,盯住你的心。孔子说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当你出门的时候仿佛要见很重要的人,时时刻刻保持你的心在这,就是描写当下之心。干一件事,把心放在当下这件事上,不去心不在焉,自然而然就会从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
      3.“讷言敏行”。孔子说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就是说的多做的少,这是让君子很羞耻的一件事。而 “力行近乎仁”,是说一个人埋头苦干就接近仁的状态了。孔子说君子畏天命,那有人就说我别努力了听天由命吧。确实要有所成就不能无所凭借, 不能不要缘法,所以外部条件很重要。但为不为在你,成不成在天。如果你平时无所作为,还口口声声听天由命,那就是懒惰苟且,算什么听天由命。真正的听天由命,就是尽自己力量去拼搏的人。真正听天由命的人,就是最尽自己心力的人。
      孔孟哲学其实是一种保持正念的人生态度。看自己,不迷失自己的内心;看当下,用专注获得长久的快乐;少说多做,用努力丈量自己的命运。孔子的伟大,在于他为我们思考了几乎所有人生的苦恼和问题,给了我们尽量恰当的答案,给了我们温暖的力量,让我们时刻保持正念,走在正确的路上,实现高远的人生目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论语》的三种读法

        提起孔子,你会想到什么?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我最先想到的是语文课本里背过的语句,虽然当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有一种感觉,孔子说的都是对的。 这是我最初认识的孔子,是真理发言机,容不得半点质疑。 直到最近看完杨照老师的《论语:所有人的孔老师》,才算认识到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孔子。 如何读《论语》,我有三点新的启发。 01 历史大环境 读《论语》,或者说是认识孔子,我们不能忘掉历史大环境。 当时的整个大环境,用四个字来总结就是:礼崩乐坏。 而孔子想要做的是去恢复周礼。 可是,这就造成孔子本身一个巨大的矛盾,如果真的恢复周礼,是没有他这样的角色存在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最早的教育是贵族教育,也就是有资格教的人教给有资格学的人,而这个资格是由血缘关系确定的。 因此,那会的教育叫王官学,这是真正的阶级固化,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的机会。 而孔子的做法,是把王官学拿下了神坛,教给普通人学习。 因此有一种说法叫 “盗火者孔仲尼”。火本是天上的东西,但是孔子看到大家处在一片黑暗之中,给大家带来了火种,这就是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只有回到历史的大环境中,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孔子的伟大。 02 具体小情境 我在各大平台搜索了孔子和《论语》相关的书籍,数量非常多。但是,大多数都是一个写法,就是在注解《论语》。 时代在变,大家对论语的理解也在变,《论语》似乎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是,有一个东西是不变的,孔子说的每句话的具体情境是不变的,我们不能也不该架空具体情境去理解《论语》。 因此,读《论语》,认识孔子的一个必要做法,就是把每一句话还原到当时的具体情境里。 比如《论语・先进》第二章: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这句话没头没尾的,似乎很少有人去解读,但这句话对于认识孔子及其弟子很重要。 如何找到当时的具体情境?我们可以在《史记》里找到答案。 当年陈、蔡大夫打算置孔子及其弟子于死地,孔子现在回忆起这段共患难的经历,由此而发出这句感慨。 因此,一定要下点还原的功夫,这样才能看到原汁原味的《论语》,以及一个活生生的孔子。 03 对比对照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记录的,在内容上并没有明显的逻辑安排。 因此,我们想要认知孔子及其弟子,很有必要下一点对比对照的功夫,这样才能看到一个真实的孔子,以及孔子下面个性鲜明的弟子。 比如我们去认识颜回,就把所有关于颜回的内容对比对照。 孔子如何向别人介绍颜回: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孔子心中的颜回: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颜回去世,孔子的反应: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 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把散落在论语里关于颜回的语句放到一块看,我们就能知道孔子心中最得意的弟子是什么样的,以及颜回到底是如何生活的,两者有着怎样的师生关系。 这是读《论语》的第三种读法,重新排列组合,抽丝剥茧。 写在最后 读《论语》,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走进历史大环境,找到孔子的历史坐标;看到具体小情境,真切理解孔子的言行;下点排比对照功夫,复现孔子及其弟子。 读《论语》,只有先回去,才能更好地回来。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9条书评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