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企业如何为客户提供价值,如何在市场上创造并维持竞争优势?“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为你揭秘。

内容简介

竞争战略是指企业在同一使用价值的竞争上采取进攻或防守的长期行为。波特在本书中提出了三种卓有成效的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战略,并对这三种通用战略实施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他认为,所有企业都应该了解并制定相关战略,否则企业将在市场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并导致市场占有率低下、缺乏资本投资,从而削弱自己的竞争优势。没有形成竞争战略的企业注定是低利润的,它必须做出根本性的战略决策,向三种通用竞争战略靠拢。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1
  • 推荐序2
  • 前言
  • 自序
  • 1980年版前言
  • 第一部分 基本分析技巧
  • 01 行业的结构化分析
  • 02 通用竞争战略
  • 03 竞争对手分析框架
  • 04 市场信号
  • 05 竞争行动
  • 06 针对买方和供应商的战略
  • 07 行业内的结构化分析
  • 08 行业变革
  • 第二部分 基本的行业环境
  • 09 分散型行业的竞争战略
  • 10 新兴行业的竞争战略
  • 11 行业逐渐成熟的转型期
  • 12 行业衰退期的竞争战略
  • 13 全球化行业发展的竞争战略
  • 第三部分 战略决策
  • 14 垂直一体化的战略分析
  • 15 产能扩张
  • 16 进入新的业务领域
  • 附录1 业务组合竞争分析方法
  • 附录2 开展行业分析的方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12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方向,推动了经济学思维的应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商业战略必读书,五星,但我并不推荐所有人都读

      这本书虽然我给了五分的推荐,但是并不建议大部分朋友看。因为如果没有真实的商业经验,对这本书的理解会很难,而且你也不会觉得它写的有多好。十几年前的我就是这样,看着它之后就仅仅记住了所谓的五力模型以及三种基本战略选择,但是没有商业的经历,很难理解其中要义。


      比如 “成本领先战略”,这个战略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要理解它却非常难。所以很多人把 “低价竞争” 作为一种战略,这是对低成本战略的巨大误解,世界上没有低价战略模型,只有低成本的战略模型,也就是总成本领先。既然叫总成本领先,那其实就是要处处想着这么才能降低成本,而所谓的降低成本,又不是单纯的提供一个低质量的产品那么简单,而是通过组织管理和产品结构和运营来降低成本。
      举个例子,元气森林开发过一个酸奶产品叫北海牧场,那么假设它执行总成本领先的战略,这个举动就不是一个可以降低成本的决策。因为气泡水和酸奶是相反的产品,一个长保一个短保,一个常温一个低温保存,它很多供应链、物流、渠道都不能复用,这就无法降低企业的总成本。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职场新人,这种理解是很难达到的,所以就会发生看了就看了,只记住了几个名词而已。
      如果你是一个久经商场的企业家,或许能看出这本书的智慧。

        10
        1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细分战略

        每日一书:《竞争战略》。本书是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的经典之作。“竞争战略” 是指企业在同一使用价值的竞争上采取进攻或防守的长期行为。波特提出三种通用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细分战略,认为制定竞争战略的本质是将企业放在环境里分析。制定竞争战略的本质是将企业放在环境里分析。相关的环境概念非常宽泛,它包含社会因素和经济力量,而企业环境的关键要素则是企业所在的某个行业或者多个行业的发展情况。行业结构对决定博弈的竞争规则以及企业潜在可选的战略有着重大影响。相对而言,行业外部的力量比较重要。由于外部力量通常会影响一个行业内部的所有企业,因此企业应对外部力量的能力差异常具有关键作用。五大竞争力,即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买方的议价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反映了行业内竞争不仅存在于行业内现有的企业之间。买方、供应商、替代品和潜在的进入者都是行业内企业的 “竞争对手”,竞争的态势是否明显主要取决于具体的行业发展情况。广义的竞争可以称为 “扩展竞争”(extended rivalry)。只有通过获得相当规模或者适当的多元化实现成本共享,才能获得一定的成本优势。大规模企业或者多元化企业可以在多个业务单元中分摊这些高效设施的固定成本,而小型企业就算拥有技术上更高效的设施,也无法充分利用产能。避实就虚代表了防守型企业的选择,表明它们不会与发起战略变化的企业硬碰硬。通过间接回应,防守型企业最好不要采取一系列具有毁灭性的举动,而是要在面临攻击的行业里发出明确的信号以表示不满情绪,同时提升日后反击的威胁。在竞争环境中有三大主要的竞争行动的决心,每一种都是为了实现不同的威慑和恫吓的目的:・企业拥有把正在开展的某项竞争行动坚持到底的决心。・假如竞争对手轻举妄动,企业必然会全力回击,不打倒敌人绝不罢休。・企业不做出任何实施行动或者放弃行动的决心。20 世纪 70 年代到 80 年代,国际竞争加剧,随着战后日本、西欧经济的恢复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快速发展,美国许多传统支柱产业和部分新兴产业受到了冲击。如何提高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保持其在国际市场中的优势地位,成为当时学术界、产业界、政府面临的紧迫课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波特教授于 1985 年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源自于企业为其买方创造超越成本价值的能力。决定竞争优势的两个关键因素:行业吸引力和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行业吸引力:体现在五种竞争力中,即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买方的议价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波特五力模型)。五种竞争力的优势都是行业结构作用的结果,是行业本质的经济和技术特征的体现。企业在行业内的相对地位:定位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能否超越行业的平均水平,其基本前提是获得可持续性竞争优势,企业应该拥有两种基本竞争优势,低成本或者差异化。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均来自于行业结构,即企业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善于处理这五种竞争力。为了更好的认清企业自身竞争优势的来源及如何分析竞争优势,作者引入价值链的概念。每个企业都是设计、生产、营销、交付和支持产品一系列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代表了企业应用价值链的方式。价值链体现了总价值,包括价值活动和利润。不同的企业参与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个环节都创造价值,实际上只有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才真正创造价值,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价值链上的 “战略环节”。企业要保持的竞争优势,实际上就是企业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环节上的优势。因此作者的观点是通过分析企业价值链确定其竞争优势的来源,价值链作为一种基本工具,为成本分析、差异化分析提供了手段。从价值链角度提出国家竞争战略即钻石模型。钻石模型是分析国际竞争优势的工具,波特从六个方面就行了分析:首先是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基础设施。第二是需求情况,指本国市场需求第三是相关及支持产业,指这些产业及游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第四是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主要指国际市场拉力和竞争对手推力第五是政府  指政府政策对竞争的影响第六是机会机会可遇不可求 机会影响其他要素变化。

          2
          评论
        • 查看全部30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