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7千字
字数
2016-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海洋文化学者力作。海上也有“丝绸之路”?图文并茂,展现中国古代对外开放、平等合作的文化传统。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展现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历史,跨度从秦汉至晚清。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还原这条海路上演的历史活剧,回顾是何人往东而来,又是何人向西而行,方士、僧侣、海商又是怎样在世事险恶与惊涛巨浪之中完成历史使命。从回顾历史的视角全面解读、分析海上丝绸之路,读者能从本书看到古代中国对外开放、平等合作的文化传统,更好地理解新时期“一带一路”。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 第一章 方士引路,北海的探险者
- 邹衍,古代海洋理论第一人
- 徐福,北方航海先行者
- 四海,秦汉时代的海洋观
- 第二章 大洋开洋,黄门译使的近岸航行
- “路丝”与“海丝”谁先行
- 哪里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
- 南海,中国最早的海洋图景
- 跨海册封,神秘的汉赐倭奴王金印
- 第三章 西帆东舶,相向而行
- 帆船的诞生与巨大的海上商圈
- 中国何时扬“帆”远航
- 吴帆初航,朱应与康泰笔下的扶南国
- 东来西去,遂溪的波斯金碗银钱
- 隋使下南洋,常俊眼中的赤土国
- 阿曼商船,辛伯达的“苏哈尔”远航
- 画中丝绸,东西贸易的“大宗商品”
- 第四章 僧来僧往,跨越大洋的取经传法之旅
- 印度取经,西去取经的中国僧
- 东渡传法,天竺高僧拘那罗陀
- 新罗慧超,西航大唐漂洋天竺
- 高丽僧侣,开宗传派的义通与义天
- 东极高丽,刺马丹远航库尔德
- 东瀛传律,大唐鉴真七闯东海
- 搜书习字,入唐八大日本僧侣
- 茶禅一路,最超拔的丝路文化交流
- 第五章 唐宋官使,东渡西行的声教布局
- 杨良瑶,唐使“下西洋”的秘密使命
- 黄慎,一介海商担起的宋丽复交使命
- 张保皋,从大唐小将到新罗海王
- 指南针导航,徐兢奉使高丽的航海志
- 唐宋海图,遥见阿拉伯半岛身影
- 第六章 沉船密码,藏在大海深处的秘密
- 大唐海市,唐代海船就是这个模样
- 大食沉船,藏在海底的唐代瓷器博物馆
- 泉州宋船,香料贸易的转运商
- “南海一号”,南宋海上贸易的重要链条
- 蓬莱沉船,战船、商船、高丽船
- 新安沉船,中国、日本、高丽的海上商圈
- 中国古船,有多少船模漂泊在海外
- 第七章 市舶港口,大唐至元的海上贸易
- 广州,开放时间最长的口岸
- 明州,唐代开启的东方大港
- 杭州,宋代最兴旺的口岸城
- 泉州,宋元时期世界级大港
- 温州,江山胜览海上传奇
- 第八章 大元功绩,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 亦黑迷失,六下西洋的大元航海家
- 澉浦杨氏,敢为天下先的“官本船”
- 汪大渊,远行至西非的海上旅行家
- 大食蒲氏,宋元泉州海上贸易的洋当家
- 第九章 泰西行者,敞开东方之门
- 马可·波罗中国东南行迹
- 马可·波罗的五幅东方航海图
- 伊本·白图泰,赞美中国帆船与通商大港
- 青花瓷,西方绘画里的东方“神器”
- 第十章 声教广被,郑和七下西洋
- 郑和与郑学,误读多年的“下西洋”
- 消失的水程档案与存世的典籍
- 郑和下西洋的“九大碑记”
- 郑和船队图与郑和航海图
- 第十一章 东洋西洋,通往世界的航线
- “明东西洋航海图”的识图传奇
- “舟子秘本”,民间海上贸易的《山形水势图》
- 《漂海录》,“东方的《马可·波罗游记》”
- 利玛窦为中国打开“世界之窗”
- 香船古道,千年香绕珠江口
- 第十二章 海商海盗,明清两代的历史错位
- 王直,海商的使命与海盗的归宿
- 郑芝龙父子的失败与成功
- 海盗,中国古代航海家最后的身影
- 第十三章 泰西东来,单向度的海上丝绸之路
- “哥德堡号”,维京人最斯文的远洋贸易
- “中国皇后号”,向中国致敬的美国船
- 最后的远航,从张元隆船队到“耆英号”
- 十三行,一曲海上丝绸之路挽歌
- 血色丝路,中国,你的钥匙丢了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创建于2000年12月,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和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办社宗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传播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