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史铁生遗作集,朴实的文字记录不平凡的生命轨迹。

内容简介

《我,或者“我”》是史铁生遗作集。史铁生夫人陈希米在“编者注”中写道:“此word文档的属性显示,最后修改时间:2010-12-30 9:35:58。”同日16:00,史铁生突发脑溢血;第二天,2010年12月31日凌晨,他告别我们,开始心魂之旅。2010年最后一天,史铁生离开生活了近六十年的人间,去了天堂。这本书里的文章记录了他最后的思考、最后的想象、最后的心灵密语、最后的爱和留恋。这些生发于对人生、社会、命运、价值观、世界观的思考的文字,平白如话,温润可触,充满哲思和智慧,值得反复阅读,仔细回味。史铁生以他的毅力和智慧,度过了四十年的轮椅生涯,写下了数百万字的作品,成为当代最有成就的作家。他的影响和贡献,远超于文学之上;他给予读者的,不仅是精美洁净的文字,更是健康的精神、深沉的爱和对人生真谛的探寻。

目录

  • 版权信息
  • 随笔
  • 昼信基督夜信佛
  • 回忆与随想:我在史铁生
  • 1.论死的不可能性(附一篇)
  • 2.生,或永恒的欲望(附一篇)
  • 3.我与史铁生(附一篇)
  • 4.恐惧
  • 小说
  • 恋人
  • 猴群逸事
  • 借你一次午睡
  • 书简
  • 给王朔的信
  • 给小水的三封信
  • 孤独
  • 恐惧
  • 最有用的事
  • 给王安忆的信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1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个人真正的所是,就在于他的记忆!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137 本)#2023 年精读作家(5)史铁生《我或者 “我”》大家好!今天阅读史铁生的第七本作品(最后一本)《我或者 “我”》,这是史铁生遗作集,朴实的文字记录不平凡的生命轨迹。《我,或者 “我”》是史铁生遗作集。史铁生夫人陈希米在 “编者注” 中写道:“此 word 文档的属性显示,最后修改时间:2010-12-30 9:35:58。” 同日 16:00,史铁生突发脑溢血;第二天,2010 年 12 月 31 日凌晨,他告别我们,开始心魂之旅。2010 年最后一天,史铁生离开生活了近六十年的人间,去了天堂。这本书里的文章记录了他最后的思考、最后的想象、最后的心灵密语、最后的爱和留恋。这些生发于对人生、社会、命运、价值观、世界观的思考的文字,平白如话,温润可触,充满哲思和智慧,值得反复阅读,仔细回味。史铁生以他的毅力和智慧,度过了四十年的轮椅生涯,写下了数百万字的作品,成为当代最有成就的作家。他的影响和贡献,远超于文学之上;他给予读者的,不仅是精美洁净的文字,更是健康的精神、深沉的爱和对人生真谛的探寻。2、阅读难度:2 颗星这本书是停笔在了史铁生离开世界的头一天早上,没有完全写完,却也体现了这个不屈不挠的生命与命运抗争几十年的思考。史铁生的人生有悲剧,而且悲剧时时重演,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遇到这样的事情往往会变得消极悲观,史铁生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然而当他用写作来寻求人生意义的时候,他的笔下已经将所有的抱怨和负面情绪变成了对生命意义的反思。3、精彩段落:①信仰与苦难怕得罪人的另一个好处,是有机会兼听博采,算得上是因祸得福。麻烦的是,人们终会看出,你哪方面的立场都不坚定。可信仰的立场是什么呢?信仰的边界,是国族的不同?是教派的各异?还是全人类共通的理性局限,以及由之而来的终极性迷茫?人的迷茫,根本在两件事上:一曰生,或生的意义;二曰死,或死的后果。倘其不错,那么依我看,基督教诲的初衷是如何面对生,而佛家智慧的侧重是怎样看待死。现实生活的真面目谁都看得清楚。清楚什么?比如说:乐观若是一种鼓励,困苦必属常态;坚强若是一种赞誉,好运必定稀缺;如果清官总是被表彰呢,则贪腐势力必一向强大。在我看,基督与佛法的根本不同,集中在一个 “苦” 字上,即对于苦难所持态度的大相径庭。前者相信苦难是生命的永恒处境,其应对所以是 “救世” 与 “爱愿”;后者则千方百计要远离它,故而祈求着 “往生” 或 “脱离六道轮回”。而这恰恰对应了白天与黑夜所向人们要求的不同心情。爱,必是要及他的,独自不能施行。白天的事,也都是要及他的,独自不能施行。而一切及他之事,根本上有两种态度可供选择:爱与恨。恨,必致人与人的相互疏远,相互隔离,白天的事还是难于施行。唯有爱是相互的期盼,相互的寻找与沟通,白天的事不仅施行,你还会发现,那才是白天里最值得施行的事。白天的信仰,意在积极应对这世上的苦难。执着,实在是一种美德,人间的哪一项丰功伟绩不是因为有人执着于斯?唯执迷才是错误。但如何区分 “执着” 与 “执迷” 呢?常言道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执于前者即是美德,执于后者便生烦恼。所以,其实,一切 “迷执” 皆属 “我执”!用一位伟大的印第安巫士的话说,就是 “我的重要性”—— 一切 “迷执” 都是由于把自我看得太过重要。那巫士认为,只因在 “我的重要性” 上耗费能量太多,以致人类蝇营狗苟、演变成了一种狭隘的动物。所以狭隘,更在于这动物还要以其鼠目寸光之所及,来标定世界的真相。②我在史铁生二十一岁双腿瘫痪,轮椅坐了四十年,到底也没能找出个确凿的病因来。三十岁上两个肾又相继失灵,其时 “透析疗法” 还相当简陋,所幸我一时还不必就靠它;大夫的对策是在我的肚皮上钻一个洞,相当于下水改道,并建议我 “争取再活十年”。谁料,这个史铁生轻易就完成了定额,而后的日日夜夜全是 “灰色收入”。靠两个残肾坚持到四十八岁,终于不行了,去 “透析”,大夫说我是福将:现在各项技术都成熟了,您翩翩而至。翩翩个鬼吧,人肿得像一具溺水的尸首。关于生死,有个著名的比喻:一只鸟儿,在漫无边际的黑夜里飞,冷不丁撞进了一个窗口,里面灯火辉煌,人声鼎沸,三教九流,七情六欲…… 鸟儿左冲右突,或许还前思后想,或许还上下寻觅,猛然间又莫名其妙地从另一窗口飞出,重入茫茫黑夜。撞进窗口的就叫作 “生”,重入黑夜的即谓之 “死”。倘其出出进进呢?我猜就是人们常说的 “转世轮回” 吧。我能不能在临死之时保持住镇静,能不能在脱离史铁生的瞬间免于惊慌,以便今生的某些思绪能够扼要地保存下来,不随那史的灰飞烟灭而灰飞烟灭。倒不是说今生的思绪有多么高明,多么值得流传,恰恰相反,都是些粗陋的荒唐之想,但我希望来生能够继续。倘若来生一切都还是要从头来过,疯牛似的转个没完,生命岂不太过荒诞?但愿我一直清醒,闻死神之逼近,仍能够有条不紊,携带好今生记忆,以备来世那位尚不知其姓名的我少走弯路。至于有没有来生,有没有灵魂,都应该不是问题。从书上见过一位真正参透了生死的老人,他说他每天早晨醒来,见自己依旧是博尔赫斯,便一脸的苦笑。我猜这绝不能够是勇敢,必须是一种智慧,便循其不经意间留下的蛛丝马迹去想,终于弄懂了死的不可能性。言外之意:怕死,乃人类最为严重并悠久的一项愚昧。真正的问题是:设若我的前世活得毫无特色,比如说只是一味地吃喝玩乐,无所用心,一生风平浪静,死水一潭,甚至从未感到过身心之别,可让我根据什么来辨认他呢?你能在森林里认出每一棵树吗?你能在荒漠中认出每一粒沙吗?若非司机独特,你能从一批批流水线上下来的汽车中认出哪辆是哪辆吗?我无意贬斥平庸,尤其是在 “政治正确” 的意义上。但说句老实话吧,一世平庸接续起又一世的平庸,可有什么值得辨认,又有什么可供辨认的呢?无非是一遍又一遍地活着,活得无知无觉,接续得模糊但却顺畅罢了。4、春幸启发:七年就是一辈子,几辈子能够穿越的,是记忆。所以一个人真正的所是,就在于他的记忆!史铁生不过是我曾居住过的一具肉身罢了:一架骨骼,一套脏器,四肢、五官、血管、神经和一个大脑。而这一切又都不过是细胞的组合,就像那群鸽子,一个个细胞就像一只只鸽子,看起来好像一直都是它们,实际呢,新陈代谢早不知有多少回了。因为 DNA 的相对稳定 —— 细胞虽一代代老化、死亡,可新一代的组合还是遵循着原有的设计。不过单凭这一点,我相信您只能认出史铁生的尸体,或不幸他已然形同一株植物。而一个活生生的人,久别重逢,你靠什么来辨认他呢?只能是记忆,即某些共同的经历,共同能够回忆起来的人和事。DNA 所能证明的只是一个人的肉身 —— 也可以叫 “住所”,叫 “故居”;而记忆能够证明的,那才是我,或者 “我”,即那 “住所” 或 “故居” 的主人。(唯因如此,神话中的人们才能够隔世相认 —— 肉身已然更新,DNA 已经改写,所幸还有前世的记忆可供沟通。)所以,记忆 = 心魂 = 我或者 “我”,DNA = 肉身 = 种种姓名所标分的一具具心魂的载体。又所以,我≠史铁生;最多是,我≈史铁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2024.2.8

      史铁生的作品里面,我不喜欢这部。我很不赞同书里面写到的。读了第一篇就有这种感受,去看第二篇,还是觉得不赞同。乃至于没法理解。弃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清楚,我是我的限制。我永远都不可能突破我,是我所知这个世界上最不可改变的事。史铁生的未完成时:2010-12-30 9:35:58。十八个小时之后,他和我们告别,开始心魂之旅。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