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6千字
字数
2015-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上海为个案,考察了具有较大内部差异性、被自我或他人称为“中产”的一群人,显示他们对于中产生活方式的想象和追求这一社会文化现象。
内容简介
本书以探讨上海中产的“居家”如何在发生。具体而言,论文采用来自不同学科的理论资源,分析关于住房、家居和生活方式的媒体文本,以及这样的媒体呈现在人们建构家这个日常生活场所的实践中如何得以运用并中介。与此相应,本书以更接近于文化社会学、都市人类学的方式提问,并试图将在“传递观”和“仪式观”下容易被传播学研究所忽略的考察对象纳入传播学考察的范畴。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序
- 绪论
- 第一章 家的想象和社会生产
- 第一节 “空间思维”(Spatial Thinking)的意义
- 一、社会和文化理论的“空间的转向”
- 二、传播学领域中的“空间”想象
- 三、空间维度和场所
- 第二节 “空间化”(spatialization)和日常生活实践
- 一、空间性和空间的生产
- 二、都市空间和日常生活实践
- 三、空间的区隔和日常生活中的家
- 第三节 社会分层和都市中产生活方式
- 一、中产阶级、中产阶层
- 二、当下中国都市中产的生活方式
- 第四节 中介化(mediation)和“家居”营造
- 一、媒介、传播和中介化
- 二、家居空间的营造和“对话的想象”
- 本章小结:家居的生产及中介
- 第二章 研究的场所和方法
- 第一节 上海:都市空间中的政治
- 一、上海城市空间布局和住房市场的演变
- 二、都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消费革命
- 三、“本真性”的宣称和空间格局建构中的政治
- 第二节 文化与社会分层
- 一、文化运用的物质性
- 二、消费与都市中产的形成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样本的描述
- 一、研究方法的介绍
- 二、访谈对象样本的概括
- 本章小结:阶层归属和方法论的反省
- 第三章 探寻上海居民住房所呈现的中产
- 第一节 上海中产生活方式素描
- 一、近代中产生活:被中断的老上海中产生活
- 二、当下上海中产生活:围绕住房消费的都市空间重构
- 第二节 上海中产生活方式与住房的媒介呈现
- 一、媒介话语与阶层建构
- 二、媒体文本的解读
- 三、媒体文本中的中产之家
- 第三节 作为文化地理“生态”的空间:居住小区及其环境
- 一、古北瑞仕花园
- 二、浦东联洋年华
- 三、兰高小区和石库门旧居
- 本章小结:两类文本中的中产生活及差异性
- 第四章 安家——社会流动的历史
- 第一节 中产生活方式的话语表述
- 一、中产生活方式
- 二、中产的价值标准和目标追求
- 三、中产的生存状态:心态或自我感觉
- 第二节 边界的穿越和社会流动
- 一、边界的穿越
- 二、上海人与新上海人之间的边界
- 第三节 从住房到家:寻找家的乐园
- 一、对上海的感受与想象:自我认同的表述
- 二、购房的故事
- 本章小结:家的想象与安家的实践
- 第五章 家居与主体表达
- 第一节 家居的想象与实现
- 一、家居经营的特征:个性、设计、时尚、现代
- 二、家居的实现:个体的主体表达
- 第二节 家中的媒体和媒体的家中使用
- 一、家居化(domestication)和中介化(mediation)
- 二、媒体的中介与联结
- 三、家对媒体使用的中介
- 第三节 家居空间格局与性别角色
- 一、性别空间和性别实践
- 二、家居空间格局和性别角色
- 本章小结:多视角中的主体表达
- 第六章 居家:在囚禁与诱惑中的追求
- 第一节 在国际大都市中的居家
- 第二节 居家的表意与表演
- 第三节 中介化和传播学的视角
- 第四节 自我的反省与希冀
- 主要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由复旦大学主办,受教育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双重管辖。2001年经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复旦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两社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下辖二级社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