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媒体融合助力政府民意,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内容简介

伴随传播全球化和新技术应用的共同推动,媒体融合成为各国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中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所搭建的舆论平台成为政府了解民意、疏导民意的重要渠道,也正成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主要标志。媒体融合的各种表现形态中,我国主流新闻网站因其权威、海量、深度的报道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他们的对外传播亦成为构建中国形象、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和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方式。

目录

  • 目录
  • 开篇 绪论
  • 第一章 研究缘起:中国问题的现实关怀
  • 第一节 中国新闻网站的特殊性
  • 第二节 中国新闻网站的新闻生产
  • 第二章 媒体融合:定义、逻辑与案例
  • 第一节 媒体融合的定义与研究脉络
  • 第二节 媒体融合的技术逻辑
  • 第三节 媒体融合下的内容生产
  • 第四节 媒体融合的体制创新
  • 第五节 国外媒体融合典型案例简述
  • 第六节 国内新闻网站融合典型案例简述
  • 第七节 新技术环境下的话语传播引导
  • 第三章 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脉络与现实困境
  • 第一节 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研究缘起与学术关怀
  • 第二节 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脉络
  • 第三节 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
  • 第四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上篇 新技术环境下中国新闻网站的国际传播
  • 第五章 人民网:国际传播内容生产研究
  • 第一节 中英文网站的内容生产
  • 第二节 中国议题的话语分析
  • 第六章 新华网:国际传播中的议程设置分析
  • 第一节 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
  • 第二节 对外报道议题分析
  • 第三节 属性议程框架分析
  • 第四节 国际传播的议程设置
  • 第五节 结论
  • 第七章 央视网:中美比较视野下的国际传播
  • 第一节 中英文网站比较分析
  • 第二节 央视网与CNN:Google退出中国事件报道
  • 第八章 国际在线:国家形象传播实践
  • 第一节 国际在线国际传播发展
  • 第二节 新媒体跨文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建构
  • 第三节 广播—网络融合的国际传播
  • 下篇 媒体融合与新闻网站国际影响力
  • 第九章 法国新闻网站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 第一节 网络社会的国家形象传播
  • 第二节 信源视角下的法国新闻网站中的中国形象
  • 第三节 结论
  • 第十章 媒体融合与媒介事件的跨文化传播
  • 第一节 媒体融合与跨文化传播
  • 第二节 莎朗·斯通地震言论风波
  • 第三节 媒介事件的跨文化传播
  • 第四节 结论
  • 第十一章 新闻网站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生态及其问题
  • 第一节 消息源来自哪里
  • 第二节 信息如何取舍
  • 第三节 事件如何言说
  • 第四节 网络跨文化传播生态如何平衡
  • 第十二章 国庆60周年中西网络新闻报道比较
  • 第一节 国庆报道:民意高度关注下的新闻策划
  • 第二节 以人为本:强化互动意识中的报道创新
  • 第三节 西方网络新闻报道分析
  • 第十三章 新媒体中的政治报道:形态演进与内容呈现
  • 第一节 新媒体政治报道形态与生态
  • 第二节 新媒体政治报道的形态演进与内容呈现
  • 第十四章 网络民族主义:现实与想象的冲突
  • 第一节 网络民族主义
  • 第二节 中国网民关于抵制《功夫熊猫》的争论
  • 第三节 结论
  • 结语 中国新闻网站提升国际影响力的路径思考
  • 第十五章 新媒体内容建设与网络表达创新
  • 第一节 新媒体内容建设
  • 第二节 网络表达创新
  • 第十六章 国际传播的全球倾听模式
  • 第一节 全球倾听模式
  • 第二节 网络公共外交的可能性
  • 第三节 跨文化传播的理性
  • 参考文献
  • 后记 探索立足中国的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研究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