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汉语虚词发展史研究,系统梳理历史脉络。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关于上古、中古和近代三个时期的汉语虚词发展演变史的系列研究成果,共分四编,分别是近代汉语代词研究,近代汉语助词、介词、连词研究,上古、中古汉语代词研究,汉语虚词研究史。本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汉语虚词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演变轨迹,对于汉语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编 近代汉语代词研究
  • 《金瓶梅词话》中的人称代词系统
  • 北京话第一人称代词的历时嬗变(1750—1950)
  • 北京话第二人称代词句法、语义、语用的历时嬗变(1750—1950)
  • 北京话三身代词的历时嬗变(1750—1950)
  • 北京话反身代词的历时嬗变(1750—1950)
  • 北京话统称代词的历时嬗变(1750—1950)
  • 北京话旁称代词的历时嬗变(1750—1950)
  • 北京话指示代词的历时嬗变(1750—1950)
  • 第二编 近代汉语助词、介词、连词研究
  • 《金瓶梅词话》中的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
  • 《金瓶梅词话》中的动态助词
  • 《金瓶梅词话》中的时间、处所、方向类介词初探
  • 《金瓶梅词话》中“和”类虚词用法差异计量考察
  • 近代汉语并列连词“并”的产生、发展及其消亡
  • 近代汉语中被忽视的“和”类虚词成员“并”
  • 第三编 上古、中古汉语代词研究
  • 从《左传》看先秦第一人称代词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
  • 从《左传》看先秦第二人称代词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
  • 试论《左传》第三人称代词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
  •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一人称代词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
  •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二人称代词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
  • 第四编 汉语虚词研究史
  • 近代汉语虚词研究概论
  •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汉语代词研究
  • 20世纪90年代的汉语代词研究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