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用户推荐指数
历史
类型
7.9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5千字
字数
2023-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北大历史系教授带你深度认识印度的大国之路。
内容简介
印度的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标吗?印度的知识分子到底是具有独立性的社会批判者,还是早已被裹挟进了既得利益阶层?印度教到底是印度社会撕裂的推手,还是国族认同的粘合剂?在印度大城市的现代景观里,为何“种性”的古老身影仍徘徊不去?印度能够走出属于自己的“第三条道路”吗?……
本书从“土地与农村”“精英与大众”“民族之重构”“发展之探索”四个层面,多方位地勾勒出了印度自独立以来到21世纪初现代化转型的诸多面向,并透析印度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相信“印度会崛起吗?”这个疑问,当在阅读之后,引发读者的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目录
- 版权信息
- 代序: 一生志业如火红
- 编者前言
- 第一章 从土地出发
- “耕者有其田”?
- 1990年代以来印度的乡村自治制度
- 附:“内人”与“外人”
- 第二章 精英与大众
- 印度现代化进程中的知识分子
- 20世纪亚洲文化重建中的知识精英与农民群众
- 独立以来印度政治变迁中的“精英”与“大众”
- 第三章 民族之重构
- “发现印度”:20世纪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历史与社会探源
- 印度教:近代以来印度社会变化的主要动力
- 种姓制度与印度的民族问题
- 印度多民族国家整合的困境
- 第四章 发展之探索
- 独立以来印度的经济发展
- 印度的“第三条道路”
- 现代都市与传统社群:印度的城市化进程
- 印度如何打造和谐社会
- 附录 社会科学理论范式与当代印度问题研究
- 编者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