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58千字
字数
2016-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探讨朝鲜半岛同源文明及朱熹礼学对其中政治制度的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朝鲜半岛与中国东北毗邻,且朝鲜民族与汉民族及东北地区的其他民族处于交错杂居的状态,从原始文化上讲,乃系属于同源文明,从中古的历史上看,乃处于相互影响渗透,交互发展之态势,而自明以后,朝鲜王朝在当时的“天下观”和法理概念中,乃是明朝之藩国。其政治及礼乐制度取法于明代,更因朱子学之传布,奉宋代为正统,而在兼收宋明的同时,对于唐以前及先秦文化亦多有借鉴。本书以朱熹礼学的冠、婚、丧、祭“四礼”及宗法制度为主要线索,进行谋篇立论。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自序
- 目录
- 引论
- (一)朝鲜王朝的政治和礼法取向
- (二)朝鲜王朝礼典创制及其对中国“礼学”的取舍
- 一 冠礼及其相关诸问题
- (一)(男子)加冠年龄
- (二)宗法制下冠礼的主持者——朝鲜的“宗孙”
- (三)朝鲜王朝对“宗孙”的倚重
- (四)朝鲜王朝的社会阶层
- 二 婚礼及其相关诸问题
- (一)议婚与社会等级之关系
- (二)婚礼中的“六礼”
- (三)婚后礼——见舅姑、拜祠堂(庙见)
- (四)仿唐礼而制定的贵族妇礼
- (五)夫妻、妾的关系与朝鲜王朝的家庭
- 三 丧礼及其相关诸问题
- (一)丧礼诸仪式及丁若镛之解说
- (二)丧服制度变革及其反映的社会结构
- (三)朝鲜王朝的服纪制度及丁若镛对丧服制度的总结
- 四 祭礼及其相关诸问题
- (一)祖考祭礼及其分类
- (二)奉祀与宗庙制度
- (三)祔庙制度
- (四)家庙制度
- (五)王族家庙与其私人祭祀空间——景灵殿、辉德殿与永宁殿
- 五 朝鲜王朝国家祭礼的概况
- (一)万东庙与大报坛
- (二)檀君与箕子庙
- (三)大王不祭祀天,礼杀于中国
- (四)祭祀无家庙的鬼神、亡灵——厉祭
- (五)祭祀社神,以祈禳丰年
- (六)朝鲜王朝国家祭祀与宗法问题
- 附录:朝鲜民族系寸法图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