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1千字
字数
No.57
新书排行榜Top100
2021-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入分析影响东南亚华侨华人身份认同的若干因素。
内容简介
华侨华人在马来亚地区人口数量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在马来亚乃至东南亚地区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马来亚华侨华人群体由于血缘、亲缘和文化等原因与祖籍国联系紧密。本书对厘清以马来亚华侨华人为代表的国际移民与祖籍国、所在国的联系具有典型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书在充分吸收、借鉴前人有关于华侨华人史研究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深入钻研多方档案,以马来亚华侨华人为个案,尝试探寻政策变迁与移民身份认同间的互动关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由来与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移民与华侨华人研究
- 第三节 华侨华人史研究中的国际关系视野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基本架构
- 第一章 中英早期政策与马来亚华侨华人对祖籍国认同意识的生成
- 第一节 早期移民与《大清国籍条例》的颁行
-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民国初期中方对华侨华人的争取
- 第三节 英国殖民当局对华侨华人群体的关注
- 第四节 华侨华人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的生成
- 第二章 抗战宣传与马来亚华侨华人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的强化
- 第一节 1929年《中华民国国籍法》与华侨华人反日斗争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对华侨华人的抗日宣传
- 第三节 英国殖民当局对华侨华人的角色定位
- 第四节 华侨华人群体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的强化
- 第三章 战后初期中英政策调整与华侨华人本土化认同趋向的出现
- 第一节 国共内战与中英各方对华侨华人的政策
- 第二节 英国重返马来亚与《马来亚联邦计划》的提出
- 第三节 槟城“分离运动”与英国对华侨华人政策的反思
- 第四节 马共抗争与英国对当地华侨华人政策的调整
- 第五节 华侨华人身份认同的分野与本土化趋向的出现
-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英政策互动与华侨华人本土认同的形成
- 第一节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问题与英国对华侨华人政策的重新审视
- 第二节 土地改革、接纳难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华人的政策的提出
- 第三节 “全球侨务会议”与英国对台湾当局华侨华人工作的评估
- 第四节 中英“选举权”之争与中国政府对华侨华人政策的微调
- 第五节 围绕“双重国籍”的多边博弈与华侨华人本土认同的确立
- 综论
- 一、对中英多边互动下华侨华人身份认同转变的动因分析
- 二、对中英两国华侨华人政策的多角度思考
- 三、几点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由复旦大学主办,受教育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双重管辖。2001年经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复旦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两社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下辖二级社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