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FinOps入门本书,助力打造高效的云上成本管理体系。

内容简介

随着云计算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务迁移至云端,众多企业在审计成本的过程中发现,用来支撑业务的云成本并没有节省,费用支出反而比以前更大。如何降低云成本成为企业的核心诉求和通用诉求。

为此,Linux基金会成立了专门的FinOps基金会,致力于通过培训、方法论和最佳实践的输出,助力企业优化云成本。Cloud FinOps正是这些云成本优化规则和最佳实践的集合。它提供了由中心化团队驱动,将云成本职责下发到分布式团队的实践方法。

本书是第一本系统性解读什么是FinOps,以及如何实施FinOps的书:它定义了在云成本优化领域的众多技术术语、财务术语,分享了企业要推动云成本优化所必须完成的组织架构调整、流程推动、职责划分,以及所需要依托的常见技术手段,等等。

本书收录了来自FinOps基金会社区大量的实践案例,能让读者了解成功的云成本优化故事,以及背后成功的原因。此外,对主流云厂商提供的技术能力做了剖析,让读者在选择云技术解决成本优化问题时有所参照。

目录

  • 封面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O'Reilly Media,Inc.介绍
  • 本书赢得的赞誉
  • 缅怀我最亲爱的儿子Wiley
  • 译者序
  • 前言
  • 第一部分 FinOps简介
  • 第1章 什么是FinOps
  • FinOps英雄之旅
  • FinOps从何而来
  • 定义
  • 实时报告(“普锐斯效应”)
  • FinOps的核心原则
  • 应该从何时开始使用FinOps
  • 从内心的终极目标开始:单位经济学
  • 总结
  • 第2章 为什么选择FinOps
  • 合理运用云
  • 相关问题
  • 缺少FinOps体系的后果
  • 总结
  • 第3章 文化转变和FinOps团队的关系
  • 谁在运行FinOps
  • 为什么需要一个中心团队
  • 各个团队在FinOps中扮演的角色
  • 合作的新途径
  • FinOps团队的定位
  • 深入理解背后动机
  • 工程师
  • 财务人员
  • 高管
  • 采购人员
  • 贯穿始终的FinOps
  • FinOps人员招聘
  • FinOps文化落地实践
  • 总结
  • 第4章 FinOps语言与云语言
  • 定义通用语言
  • 基本术语的定义
  • 为云计算专家定义的财务术语
  • 抽象化以助理解
  • 云语言与业务语言
  • 在DevOps与财务团队之间建立理解的枢纽
  • 教育双方的必要性
  • 基准评价与团队竞争
  • 总结
  • 第5章 对云账单的剖析
  • 云计费的复杂性
  • 账单数据的基本格式
  • 放过我,时间!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云账单的数据简史
  • 每小时数据的重要性
  • 一个月不再是一个月
  • 一美元不再是一美元
  • 支出计算公式
  • 影响账单的两个杠杆
  • 谁该规避成本,谁该降低费率
  • 为什么要去中心化优化用量
  • 总结
  • 第二部分 告知阶段
  • 第6章 FinOps生命周期
  • FinOps六大原则
  • 团队协作
  • 云的商业价值推动公司决策
  • 云资源优化人人有责
  • FinOps报告能被即时访问
  • 中心化团队驱动FinOps
  • 有效利用云的可变成本模型
  • FinOps的生命周期
  • 告知
  • 优化
  • 运营
  • 注意事项
  • 你该从何处启程
  • 为何实践需要从头开始
  • 总结
  • 第7章 自我定位
  • 缺乏上下文的数据毫无意义
  • 寻找第一个共识
  • 本阶段的组织任务
  • 透明度与反馈循环
  • 团队绩效测评
  • 预测与预算
  • 团队管理预算的重要性
  • 至高无上的原则:从爬到走,再到跑
  • 总结
  • 第8章 成本分配:不遗漏一分钱
  • 为什么分配很重要
  • 费用分摊与费用展示
  • 选择合适的模型组合
  • 费用展示模型实践
  • 费用分摊和费用展示的注意事项
  • 分摊成本
  • 摊销:这是权责发生制的世界
  • 与会计建立商誉和审计
  • 使用TBM分类法帮助云计算
  • “消费恐慌”临界点
  • 总结
  • 第9章 标记,标签,账号,天哪!
  • 基于标签和层次结构的成本分配方法
  • 开始你的策略
  • 比较三巨头的分配方案
  • 比较账户和文件夹,标记和标签
  • 使用谷歌云平台中的文件夹组织项目
  • 标记和标签:最灵活的分配选项
  • 使用标记计费
  • 尽早开始标记
  • 什么时候设置标记标准
  • 制定正确的标记数量
  • 标记/标签的限制
  • 维护标记的完善性
  • 标记应用报告
  • 让团队实施标记
  • 总结
  • 第三部分 优化阶段
  • 第10章 通过调整优化达到目标
  • 为什么设定目标
  • 第一个目标是实现合理的成本分配
  • 节省是目标吗
  • 铁三角:好、快、便宜
  • 用OKR实现目标
  • OKR关注领域1:可信度
  • OKR关注领域2:可持续性
  • OKR关注领域3:控制
  • 制定目标战略线
  • 检测异常
  • 通过减少开支来达到预期
  • 用得少与花得少
  • 总结
  • 第11章 减少使用:使用率优化
  • 云消费的冰冷现实
  • 浪费从哪里来
  • 通过清理/移动减少使用
  • 通过调整资源利用减少使用(规格调整)
  • 常见的调整使用的误区
  • 不只是EC2:存储成本的控制建议
  • 通过重新设计减少使用
  • 弹性
  • 按计划运作
  • 预留实例的影响
  • 收益vs投入
  • 无服务器计算
  • 并非所有的浪费都是浪费
  • 爬、走、跑
  • 高级工作流程:自动选择退出调整
  • 追踪优化节省
  • 总结
  • 第12章 减少支出:费率优化
  • 计算资源定价
  • 按需
  • 现货/可被抢占的/低优先级资源
  • 预留
  • 存储资源定价
  • 批量使用折扣
  • 基于使用
  • 基于时间
  • 协议费率
  • 定制的定价协议
  • 销售的私人定价
  • BYOL注意事项
  • 总结
  • 第13章 使用预留实例和承诺使用折扣减少支出
  • 预留概览
  • 预留和承诺的使用
  • 实例规格的灵活性
  • 转换和取消
  • 三巨头提供的使用承诺概述
  • AWS
  • 预留实例提供什么
  • AWS预留实例的参数
  • 匹配关联账户
  • 标准预留实例与可转换预留实例
  • 实例大小的灵活性
  • 节省计划
  • GCP
  • 不为虚拟机实例按小时付费
  • 账单和共享的承诺使用折扣
  • 组织与计费账户的关系
  • 在项目中应用承诺使用折扣
  • Azure
  • 实例规格的灵活性
  • 总结
  • 第14章 RI和CUD策略
  • 常见的错误
  • 构建RI策略的步骤
  • 学习基础知识
  • 构建可重复的RI流程
  • 定期购买和长期购买
  • 衡量有效性,不断迭代
  • 合理分配RI成本
  • 集中式预留模型
  • 预留时机
  • 何时调整规格与预留
  • 构建你的战略
  • 对云服务提供商的承诺级别
  • 资本成本
  • 红区/绿区法
  • 采购批准
  • 谁为预留付款
  • 策略建议
  • 总结
  • 第四部分 运营阶段
  • 第15章 对齐团队和商业目标
  • 完成目标
  • 流程
  • 加入(Onboarding)
  • 责任(Responsibility)
  • 可视化(Visibility)
  • 行动(Action)
  • 责任制强化文化
  • 胡萝卜加大棒
  • 与差成员一起工作
  • 将运营付诸行动
  • 总结
  • 第16章 指标驱动成本优化
  • 核心原则
  • 自动测量
  • 目标
  • 可实现的目标
  • 数据驱动
  • 指标驱动的流程与节奏驱动的流程
  • 设定目标
  • 采取行动
  • 总结
  • 第17章 自动化成本管理
  • 自动化的目标是什么
  • 你想要实现的结果是什么
  • 自动任务与手动任务
  • 自动化工具
  • 成本
  • 其他注意事项
  • 工具部署选项
  • 自动化协同工作
  • 集成
  • 自动化冲突
  • 安全
  • 如何开始
  • 自动化内容
  • 标签治理
  • 计划资源启动/停止
  • 减少使用量
  • 总结
  • 第18章 容器世界的FinOps
  • 初识容器
  • 迁移到容器编排引擎
  • 容器FinOps生命周期
  • 容器告知阶段
  • 成本分配
  • 容器比例
  • 标记、标签和命名空间
  • 容器优化阶段
  • 集群部署
  • 容器用量优化
  • 服务器实例费率优化
  • 容器运营阶段
  • 无服务器容器
  • 总结
  • 第19章 管理单位经济学:FinOps涅□
  • 作为单位经济学基础的指标
  • 回到铁三角
  • 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
  • 计算方式中缺少什么
  • 总结
  • 下一步是什么
  • 关于优先级的后记(来自J.R.)
  • 词汇表
  • 关于作者
  • 关于译者
  • 关于封面
  • 封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