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深刻洞察教育本质与孩子学习特点的经典著作。

内容简介

作者萨尔曼·可汗结合其创办的覆盖全球1.5亿学员的可汗学院的成功经验,详述陈阐述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并提出了科学的教育理念:通过理解学生的天性和学习方式,利用现代科技工具,打造适合每个孩子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他们好学的天性,增强主动性,提高理解力和培养创造性思维。

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和翔实的数据分析,本书不仅为家长和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建议,还激励他们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无论是在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这本书都是非常好的指导手册。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者序 真正适合孩子的教育模式
  • 序言 革新你的教育理念与方法
  • 第一部分 尊重孩子的学习天性
  • 01 教娜迪娅学数学
  • 02 10分钟注意力课堂
  • 03 关注教学内容
  • 04 精熟学习
  • 05 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 06 复习的方法
  • 第二部分 传统教育的弊端
  • 01 质疑习俗
  • 02 普鲁士教育体系
  • 03 瑞士奶酪式学习
  • 04 考试结果的准确性
  • 05 扼杀创造力
  • 06 家庭作业
  • 07 翻转课堂
  • 08 教育的高成本与低效率
  • 第三部分 可汗学院创新教育的实践经验
  • 01 改进教学方法
  • 02 可汗学院
  • 03 向真正课堂的飞跃
  • 04 趣味游戏
  • 05 大胆尝试
  • 06 洛斯阿尔托斯试验
  • 07 自主学习
  • 第四部分 面向未来的教育
  • 01 拥抱不确定性
  • 02 我的学生时代
  • 03 混龄教学
  • 04 教学是一项团队活动
  • 05 有序的混乱是件好事
  • 06 重新定义暑假
  • 07 成绩单的未来
  • 08 为弱势群体服务
  • 09 证书的未来
  • 10 大学应该是怎样的
  • 结语 好的教育需要培育孩子的创造力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1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萨尔曼•可汗的成功靠机遇;但可汗学院代表了AI时代教育的未来

    萨尔曼・可汗的成功靠机遇;但可汗学院代表了 AI 时代教育的未来方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教育产业的"特斯拉时刻":一场由数据与人性驱动的范式革命】

      当特斯拉用软件定义汽车的轰鸣声响彻底特律时,教育领域也在经历着相似的颠覆时刻。萨尔曼・可汗的《教育观》犹如一柄手术刀,精准解剖了传统教育体系的病灶,在标准化流水线与个性化需求的矛盾中,我们看见了教育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轨迹。** 一、解构与重构:教育生产力的解放路径 ** 在工业文明时代诞生的班级授课制,本质上是福特主义在教育领域的投影。整齐划一的课程表、统一标准的评价体系,恰似汽车工厂的流水线作业。可汗用数学建模般的严谨揭示:这种 "标准件生产" 模式造成了惊人的资源浪费 —— 每个学生花费 30% 以上的学习时间重复已知内容,而真正需要突破的认知边界却被制度性忽视。"师生合一" 理念的提出,本质上是对教育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当 AI 系统承担知识传输的基础功能,教师便从 "重复劳动陷阱" 中解放,转而成为学习场景的设计师、认知升级的催化剂。就像苹果设计师不再需要处理像素排列,教育者的核心价值将转向激发创造力的 "黑暗物质" 领域。** 二、数据石油:驱动教育精准化的新动能 ** 个性化教育的实现必须突破经验主义的迷雾。可汗团队构建的 "学习仪表盘" 系统,通过对 10 亿 + 学习行为的机器学习,绘制出每个认知单元的知识热力图。这种颗粒度达到纳米级的教育诊断,让 "因材施教" 不再是哲学命题,而是可量化的工程问题。在杭州某实验学校,我们观察到令人震撼的场景:数学课堂不再有统一进度,每个学生面前的平板实时显示着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教师穿梭其间,时而化身苏格拉底式的诘问者,时而成为心理按摩师。这种 "柔性教育生产线" 的效率提升达到 42%,验证了定制化教学的商业可行性。** 三、教育平权的 "不可能三角" 破解术 ** 传统认知中,教育质量、个性化和普惠性构成难以调和的三角困局。可汗模式却给出了破局方案:通过云端资源的指数级扩散,使贵州山区学生与波士顿精英子弟共享顶级教育资源;自适应算法则破解了个性化服务边际成本过高的难题。这种变革正在重塑教育产业的价值链。新东方最新财报显示,其个性化学习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 18 个百分点,证明 "规模定制" 在教育领域同样具有商业价值。当教育服务从时间销售转向价值创造,一个万亿级的新市场正在浮出水面。** 结语:教育文明的升维竞赛 ** 站在第四次教育革命的门槛上,我们清晰地看见两个并行的演化轨迹:技术赋予教育以科学的严谨,人文主义则守护着教育的温度。这场由硅谷极客掀起的教育变革,最终指向的是人类认知革命的终极命题 —— 当机器智能指数级增长时,如何让每个独特的个体绽放不可替代的价值光芒。正如可汗在书末的预言:"未来学校的围墙将消融在云端,但教师眼里的光会永远照亮求知者的道路。" 这或许就是教育产业转型最本质的辩证法:科技越是冰冷,人性越需滚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值得阅读

        看了两遍,内容丰富、通俗易懂,作为家长得到很大启发。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