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不可朗读
语音朗读
444千字
字数
2022-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凝结了“育儿之父”斯波克医生70余年的育儿经验。
内容简介
斯波克博士曾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这个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他改变了世界养育子女的方式。”
自1946年以来,《斯波克育儿经》一直不断修订补充。本书为修订第10版,不仅更新了全面、值得信赖的信息,还纳入了许多全新领域的育儿知识,如不焦虑育儿,如何避免孩子过度沉迷电子媒介和游戏,预防肥胖症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谢
-
第十版序
-
前言 相信你自己和宝宝
-
第一部分 孩子在一年年长大
-
宝宝出生之前
-
新生儿:0~3个月
-
宝宝生命的头一年:4~12个月
-
学步期宝宝:12~24个月
-
宝宝2周岁
-
学龄前宝宝:3~5岁
-
学龄期:6~11岁
-
青春期:12~18岁
-
第二部分 饮食和营养
-
0~12个月宝宝的饮食
-
母乳喂养
-
配方奶喂养
-
添加固体食物
-
营养和健康
-
第三部分 健康和安全
-
普通医疗问题
-
免疫接种
-
预防意外伤害
-
急救和急诊
-
牙齿的发育和口腔健康
-
儿童常见疾病
-
第四部分 培养精神健康的孩子
-
孩子需要什么
-
儿童看护
-
管教
-
祖父母
-
性
-
媒体
-
不同类型的家庭
-
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
压力和创伤
-
第五部分 常见发育和行为问题
-
行为表现
-
邋遢、磨蹭和抱怨
-
习惯
-
如厕训练、拉裤子和尿床
-
睡眠问题
-
进食障碍和饮食失调
-
兄弟姐妹间的敌对情绪
-
焦虑症和抑郁症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学习障碍
-
智力缺陷
-
孤独症
-
唐氏综合征和其他遗传疾病
-
寻求帮助
-
儿童常用药
-
常用药物名称指南
展开全部
比较全面的一本书,覆盖 0-18 岁。但我感觉周期太长就会没有针对性,主要讲了成长、吃喝、健康安全、精神、发育和行为。不过出了 10 版,迭代出来的应该很不错了。要点里面挑了一些有启发的内容笔记,如下:◆ 第一部分 孩子在一年年长大 >> 从长远来看,快或慢并不重要。人的发育并不是一场竞赛。>> 母乳是婴儿出生后头 12 个月内的最佳营养来源,婴儿在 6 个月左右可以添加辅食,由父母用勺子喂养,9 个月左右可以尝试手指食物。哪怕很少量的母乳喂养,也比完全没有要好。>> 9 个月前后,小宝宝会表现出一些独自进餐的倾向。>> 3 ~ 5 个月大的宝宝体重大概会比他们出生时增加 1 倍,1 岁时会增加 2 倍。>> 个子高不等于好。在生长曲线上处于第 95 个百分点只能说明这个宝宝将来很有可能是学前班里个头最大的孩子之一,除此之外说明不了太多问题。>> 到了 4 个月左右,很多小宝宝基本上都是在夜里睡觉,中间可能会醒来 1 ~ 2 次要奶吃。>> 9 个月左右,许多之前很能睡的宝宝就开始半夜醒来并且要求被人关注了。>> 肠痉挛的判定标准是:连续 3 个星期以上,每星期超过 3 天,每天 3 小时以上无法安慰的哭闹。>> 等他长大一点,到了能够理解为什么他的需要不能马上得到满足的时候(可能 6~9 个月左右时),才会被宠坏。>> 幼儿园的教室应该跟大一些的孩子所用的教室不同。不应该将桌椅整齐地排放,而要为不同的活动设置专门的区域 >> 老师还可以布置一些教室之外的活动场地。学龄前儿童需要在室外活动◆ 第二部分 饮食和营养 >> 宝宝知道自己的身体需要多少热量,也知道自己的消化系统能够处理多少食物。>> 婴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是 3 千克多一点,在 3~5 个月之内会增长一倍 >> 维生素 D。虽然母乳在许多方面具有优势,但是所含的维生素 D 却十分有限。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需要额外补充 400 国际单位维生素 D。>> 维生素 B12。每天食用蛋类和乳制品的孩子和母亲应该能够从饮食中获取足量的维生素 B12,不必服用营养补充剂。>> 放弃控制。等 1 岁的宝宝能够自己吃东西了,你就应该完全放手。>> 大多数小宝宝一天 24 小时吃到 720 毫升左右就合适,只有极少数需要吃到 960 毫升。>> 波克博士的营养理论更是高瞻远瞩。他认为,最健康的膳食应该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根本不含肉类、蛋类、乳制品。◆ 第三部分 健康和安全 >> 出牙时需要补充钙和磷、维生素 D 和维生素 C,>> 窝沟封闭剂是一些液态的树脂,它们可以流过牙齿表面,将沟槽和小坑填满。这样一来,食物就进不去了。封闭剂可以保持很多年,但是孩子的饮食习惯和口腔习惯不同,这些封闭剂最终都需要修复或替换。◆ 第四部分 培养精神健康的孩子 >> 如果父母敢于承认自己生孩子的气,孩子就会更加愉快。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有同样的情绪,也会感到很坦然。所以,父母把合理的怒气发泄出来有助于消除隔阂,使每个人都感到心情愉快。>> 性教育甚至在孩子会说话、会提问之前就可以进行了。在洗澡和换尿布的过程中,父母可以很自然地谈论身体的各个部分,包括宝宝的性器官 >> 父母要使用正确的词语 —— 外阴或阴茎,而不用 “小沟沟” 或 “小鸡鸡” 这样的说法,这样可以消除生殖器官带来的禁忌感,正是这种禁忌感让性器官变得如此神秘,又如此令人着迷。早期的这类谈话会为父母今后进行更复杂的性谈话打下基础。>> 宝宝是由一颗种子长大的,而这颗种子一直待在妈妈的肚子里。孩子要再过几个月才会问到或理解父亲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是爸爸把种子放进妈妈身体里的。>> 宝宝是怎么出来的” 这个问题,有个比较好的答案: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长到足够大的时候,就会从一个专门的通道钻出来,这个通道叫产道。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这个通道既不是肛门也不是尿道。◆ 第五部分 常见发育和行为问题 >> 孩子发脾气一般持续 30 秒到几分钟,很少超过 5 分钟。这段时间感觉起来好像比实际上长得多。最后,孩子往往会感到伤心,想得到安慰。>> 很多 4 岁左右的孩子会经历一个以说脏话为乐的阶段。他们彼此之间笑嘻嘻地互相说一些不雅的话。他们会说 “你就像一坨大便”,或者 “我要把你从厕所里冲走”。他们以为这样做显得自己很聪明,很勇敢。父母应该把这看成很快就会过去的正常发育阶段。>> 孩子 4 岁以后还拉裤子就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了。>> 医生开药方时,他们的速记法可能会带来困惑。医生说一天两次,每次一片(医学术语缩写是 BID),意思是每 12 小时服用一片。比如,可以在早上 8 点服用一片,晚上 8 点再服一片。>> 如果医生告诉你 “每天三次,每次一茶匙”,就是每 8 小时给孩子服用 5 毫升。>> 每种药品都可能带来胃部不适,在用药量较大的时候尤其如此;过量服用可能非常危险。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