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跟随傅国涌先生游学万里,寻觅历史洪流中遗失的文化与大美。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北京教育文化之旅和南京寻梦之旅两部分。

傅国涌先生带领学生亲临长城、红楼、未名湖、清华园、香山植物园、圆明园、颐和园、秦淮河、台城、石头城等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著名景点,现场感受这些景区的历史、文化与景色之美;并与蔡元培、胡适、王国维、曹雪芹、梁启超、鲁迅、陶行知、赛珍珠等对话,分享他们背后鲜为人知的经历与故事,讲述他们的人生沉浮、命运遭际与精神品格。

从波光塔影的未名湖,到废墟沧桑的圆明园,从烟笼十里堤的台城,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大先生傅国涌与小童子们游学万里,寻觅历史洪流中遗失的文化与大美。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北京教育文化之旅
  • 一、 与北京的秋天对话
  • 二、在八达岭和居庸关与长城对话
  • 三、 在红楼与蔡元培、胡适对话
  • 四、 在未名湖与燕京大学对话
  • 五、 在水木清华与王国维对话
  • 六、 在黄叶村与曹雪芹对话
  • 七、 在植物园与梁启超对话
  • 八、 在圆明园废墟与“万园之园”对话
  • 九、 在颐和园与沈从文和一百二十年前的戊戌时代对话
  • 十、 别了,北京
  • 南京寻梦之旅
  • 一、 与南京对话
  • 二、 与石头城对话
  • 三、 与秦淮河对话
  • 四、 与鲁迅、陶行知和赛珍珠对话
  • 五、 与六朝对话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跟随学子一起发现北京和南京中国之美

    我最早的一次去北京是在小学五年级参加夏令营。当时留在我的记忆里只有:长城难爬酷暑难耐一身痱子,3 元雪糕化在北京大学门前一口没吃到。长大之后去北京匆匆看了一次李健的演唱会,除了演唱会就是地铁的拥挤和王府井大街的拥挤。说实话这两次出去都没有什么美好的记忆。当时看到这本《寻找中国之美 少年双城记(北京与南京篇)》,我是想刷新一下我的记忆的。《寻找中国之美 少年双城记(北京与南京篇)作者傅国涌先生是历史学者及儿童母语教育践行者。寻找中国之美 少年双城记(北京篇)说到北京不得不提万里长城,还记得当年爬长城的痛苦,但长城形成的原因你们知道吗?我们都知道 “孟姜女哭长城” 的故事,在我的印象里,修建长城只是给人们带来了痛苦。当然历史上,修建长城的工人确实是痛苦的,但是长城修建的原因并不是为了劳役人们。长城的北面长年干旱少雨,不适合农耕,只能游牧生存。长城南面降雨量能达到 400 毫米,这条降水量线成了农业文明跟游牧文明之间的一条天然分界线。一旦干旱,草地不能养活牛羊和人的话,游牧民族就会越过界限攻击农耕民族,也就是我们汉人,所以自春秋以来,农耕区域的各诸侯国就开始在边界造石头城墙。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将原来的赵长城、燕长城等慢慢连接起来。儿时最意难平的就要属融化在北大门前的那根雪糕了,但北大的辉煌我却印象全无。《寻找中国之美 少年双城记(北京与南京篇)》帮我弥补了这一欠缺的知识。北大是第一所设立了国学门、开始招研究生的大学,北大的校徽(三个人)是 1917 年鲁迅先生设计的。北大欧很多生肖为兔的人,最厉害的三位分别是蔡元培先生、陈独秀先生、胡适先生。1918 年北大二十年校庆,当时的北大教授吴梅写了一首校歌,校歌当中最有名的那句歌词就是 “幸遇先生蔡”。先生蔡指的就是蔡元培先生,他在 1917 年担任北大校长时刚好 50 岁,他是北大历史上、也是整个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校长。北大的红楼就是蔡先生做校长以后才启用的,红楼在当时是一座辉煌的建筑,是中国教育界聚焦的中心。蔡元培先生重视美学、美育,在 1920 年北京大学首开了男女同校的先例。蔡先生容纳不同的主张,他收留留辫子的辜鸿铭,因为他英语好是教学生们英文的,而不是教编辫子的。陈独秀先生最主要的贡献不是在北大工作,而是创办了当时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杂志 ——《新青年》。胡适先生崇拜的是杜威和美国文明,他自 1917 年从哥伦比亚大学回来,到 1948 年离开。这三十一年当中,在北大担任过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北大校长,对北大的影响十分深刻。弥补了小时候的遗憾,接下来就和傅国涌先生与小童子们去南京看看吧。寻找中国之美 少年双城记(南京篇)想到南京就想到秦淮河,想到秦淮河就想到杜牧的那首《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犹唱后庭花。” 从唐朝起秦淮河就很有名了,到了明末清初达到了它最鼎盛的时期。那个时候有柳如是、李香君、卞云裳、董小宛、陈圆圆、寇白门、马湘兰、顾眉生,所谓的 “秦淮八艳”。而整个秦淮河历史上最具备与秦淮河对话能力的是一部作品 ——《桃花扇》。它的女主角李香君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在这里面我们看见历史、看见人性、看见家国以及一切爱恨情仇。傅国涌先生说读懂了《桃花扇》就读懂了秦淮河,因为那是秦淮河最后的黄金时代,直指它的文化生命的内核。《寻找中国之美 少年双城记(北京与南京篇)》中说:“我们与秦淮河对话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与人对话,与自己对话,与人本身对话,与人性对话 —— 人性中的喜怒哀乐,人性中的爱恨情仇。” 看完这本书之后不仅增长了知识,还仿佛随着傅国涌先生和小童子们走了一遭,有机会一定会再去走走北京的大街小巷,好好再看看北京大学,去秦淮河畔听听《桃花扇》。这本书除了让我们更了解北京和南京外,还提供了写作建议,每一次和文化历史对话,都有小童子们的文章作为结束,让人不由得感叹江山代有才而出。文章为什么写不好?文章为什么写不好?傅国涌先生说大部分原因是没有细节,或者描写很粗糙。比如梁实秋、张友鸾这些作家回忆北京的时候都写得很细,有大量的细节。细致是一种观察力,也是一种表达力。写好文章并不困难,首先要有一颗捕捉美的心,审美常常需要一个媒介,如一只蜜蜂、一片树叶、一个果子,都是可以用来做审美的媒介,同时注意知识的准确性。如果不知道怎样下笔,我们就需要读最好的作品,看它是怎么谋篇布局的,怎么展开,怎么叙事的,然后再看它的细节,每一篇、每一段、每个句子、每个词,都要细细推敲。最后我们要知道世界上的表现方法或者多种多样,但是本质是相通的 —— 理解了并表达出来,就可能让别人理解。《寻找中国之美 少年双城记(北京与南京篇)作者傅国涌先生是历史学者及儿童母语教育践行者,在书中他带领学生亲临长城、红楼、未名湖、清华园、植物园、圆明园、颐和园、秦淮河等著名景点,现场感受这些景区的历史并隔空与蔡元培先生、胡适先生、曹雪芹先生、梁启超先生对话。傅国涌先生与小童子们走万里路,寻觅中国之美,还告诉我们了写作之法。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天地出版社·华夏盛轩

    北京华夏盛轩图书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8年08月18日,注册地址在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群园三区3号楼7层,主要从事图书、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物批发、零售;资料编辑;版权贸易;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