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84千字
字数
2022-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深入阐述生态文明哲学基础,涵盖自然观、历史观、价值观三个维度,探讨人类文明转型与环保意识。
内容简介
本书从自然观、历史观、价值观三个维度,深入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自然观的历史演进形成现代科学的有机论世界观,给生态文明奠定了哲学基础;以唯物史观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是为应对工业化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而提出的时代问题,人类文明转型却是历史发展的趋向;环境伦理思想在现代环境保护意识觉醒之中不断发展、完善和体系化,成为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基础。
20世纪以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逻辑产生的生态负效应的社会批判,为科学、理性地驾驭资本、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理论借鉴。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北大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序言
- 导论
- 第一章 生态文明的自然观哲学基础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天人观
- 第二节 古希腊物活论自然观
- 第三节 近代机械论自然观
- 第四节 现代有机论自然观
- 第二章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发展观反思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文化特质和历史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哲学探索
- 第三章 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基础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朴素生态伦理的思想价值
- 第二节 对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反思
- 第三节 生态伦理价值观的兴起和发展
- 第四章 对资本逻辑生态负效应的社会批判
- 第一节 资本的双重逻辑及其生态影响
- 第二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破坏自然的批判
-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生态批判
- 第四节 理性驾驭资本,缓解生态危机
- 第五章 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
- 第一节 文明的起源和兴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第二节 生态文明的理论阐释
- 第三节 建设生态文明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