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理解李鸿章和袁世凯的时代,理解现在中国的起点。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学者冈本隆司为李鸿章和袁世凯所作小传,讲述了这两位清末民初政坛的枢纽人物,其人其事及其所处的时代。

旧式科举官僚出身的李鸿章,历经太平天国运动、平定捻军、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等近代中国重大事件。他是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并且为清朝建立了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清末的时代和社会塑造了他,他也造就了那个时代。

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袁世凯都被贬低为不学无术、不仁不义的叛徒,或是“阴险的权术者”。这样的一个人,为何能在激烈动荡的时代里发展个人势力,爬到权力巅峰,甚至当上皇帝呢?袁世凯的一生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极其复杂的中国。

目录

  • 李鸿章
  • 版权信息
  • 序言 马关的光景
  • 第一章 青年时代
  • 成长
  • 安徽及合肥
  • 家族及成长
  • 进士
  • 黄昏
  • 明清更迭
  • 繁荣的由来与终结
  • 时代的转折
  • 第二章 风雨飘摇
  • 太平天国
  • 鸦片战争与矛盾的累积
  • 起义与扩张
  • 南京沦陷
  • 颓势
  • 清朝的反击与乡勇
  • 湘军的苦战
  • 幕僚生活
  • 安徽的局势
  • 李家作战
  • 老师——曾国藩
  • 评价与提拔
  • 转机
  • 苏州失守
  • 上海的危机
  • 安庆乞师
  • 提拔
  • 第三章 浮出
  • 淮军的兴起
  • 合肥的局势
  • 组建淮军
  • 死守上海与收复苏州
  • 夺取财权
  • 常胜军
  • 与外国的关系以及洋务的开端
  • 督抚重权
  • 同治中兴与北京朝廷
  • 督抚的地位
  • 湘军与淮军
  • 江南三角洲地带的掌控与洋务
  • 平定捻军
  • 因循守旧的社会结构
  • “合作”的时代及其终结
  • 合作政策
  • 教会案件的频发
  • 天津教案
  • 事件的处理
  • 师徒交替
  • 第四章 明治日本
  • 清朝与日本
  • 日本的接近
  • 从江户到明治
  • 对日本的认识
  • 李鸿章的日本观及其影响
  • 中日修好条规
  • 出场与成功
  • 条文内容
  • 龃龉的产生
  • 从台湾出兵到琉球处分
  • 琉球漂民事件与琉球
  • 出兵与交涉
  • 江华岛事件与李鸿章
  • 属国的灭亡
  • 第五章 “东方的俾斯麦”
  • “海防”与“塞防”
  • 海军的建设
  • 西北风云
  • 论争
  • 西北的安定与北洋海军
  • 朝鲜
  • 属国自主
  • 条约交涉
  • 壬午兵变
  • 甲申政变与天津条约
  • 越南
  • 清朝与越南
  • 走向中法战争
  • 保护与“属国”
  • 洋务的命运
  • 对外关系与李鸿章的作用
  • 李鸿章的对外政策
  • 交涉与军备
  • 失望
  • 第六章 “落日”
  • 中日甲午战争
  • 与日本的对峙
  • 北洋水师
  • 开战
  • 破局
  • 亲俄路线的回旋
  • 马关条约
  • 三国干涉
  • 中俄密约
  • 历访欧美
  • “瓜分”与变法
  • 最后的舞台
  • 义和团
  • 东南互保
  • 告终
  • 尾声 迎接新时代
  • 关于参考文献
  • 后记
  • 李鸿章简年谱粗体字为李鸿章相关内容
  • 袁世凯
  • 版权信息
  • 序言 袁世凯与日本人
  • 第一章 朝鲜
  • 上路
  • 童年
  • 成年
  • 武装的时代
  • 督抚重权
  • 进入淮军
  • 波澜
  • 清韩关系
  • 日本的姿态与壬午兵变
  • 去朝鲜
  • 壬午兵变的平息
  • 甲申政变
  • 汉城
  • 英俄
  • 提拔
  • 派遣
  • 领命
  • 纠葛
  • 跌宕
  • 压倒
  • 东学
  • 开战
  • 脱离
  • 第二章 崛起
  • 新军
  • 李鸿章的作用
  • 权力结构的变动
  • 小站
  • 高升
  • 变法
  • “瓜分”
  • 运动
  • 维新
  • 政变
  • 接触
  • 依赖
  • 进京
  • 告密
  • 第三章 北洋
  • 义和团运动
  • 排外斡旋
  • 从教案到义和团
  • 中央的变质
  • 袁世凯的镇压
  • 义和团与清政府
  • 宣战布告与结局
  • 总督
  • 东南互保
  • 袁世凯的位置
  • 直隶总督、北洋大臣
  • 去天津
  • “新政”
  • 城市行政
  • 天津经济与“新政”
  • 北洋六镇与日俄战争
  • 第四章 革命
  • 崭新的时代
  • 民族主义
  • 新政的进展
  • 绅士的转变
  • 下台
  • 地方与中央
  • 中央的转变
  • 袁世凯的立场
  • 放逐
  • 混乱
  • 退隐
  • 在“立宪”的名义下
  • “革命”的大潮
  • 辛亥
  • 革命的蹉跌与雌伏
  • 立宪的急速开展
  • 从武昌起义到各省独立
  • 复活
  • 第五章 皇帝
  • “强者”
  • 南北交涉
  • 南京临时政府
  • 清朝灭亡
  • 相克
  • 各自的革命
  • 南京还是北京?
  • 唐绍仪
  • 冲突
  • 洪宪
  • 转换
  • 即位
  • 终结
  • 尾声 袁世凯和他的时代
  • 关于参考文献
  • 后记
  • 袁世凯简年谱粗体字为袁世凯相关内容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1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每日一书:《李鸿章・袁世凯》。“日暮黄昏” 的清帝国时代造就了李鸿章,李鸿章也造就了那个时代。袁世凯被贬低为不学无术、不仁不义,为何这样的人却能在激烈动荡的时代爬到权力巅峰?袁世凯的一生是一面 “镜子”,折射出一个极其复杂的中国。1895 年 3 月 24 日傍晚,天还未黑下来,马关的外滨町响起了枪声。开枪的人是一个名叫小山丰太郎的 26 岁青年,用今天的话来说,相当于右翼活动家一类的人物。狙击的对象是清朝全权大使 —— 李鸿章。他刚在春帆楼开完会,正在返回引接寺住处的途中。“不像古稀之年的老翁,状貌魁伟,言语爽快。” 这是一同参加会议的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对李鸿章的第一印象。古稀之年奉命自异域千里而来,连日会见毫不见疲困,足称老当益壮之气概也。陆奥的语气中满是羡慕,这大概是陆奥自己抱病在身的缘故吧。陆奥宗光接着写道:与其说他豪迈多才、具有非凡的决断力,不如说他伶俐机智,具备擅长看穿事情的利害得失而毅然决定取舍的才能。而他平时接待外人时,不同于一般清国人事事拘于礼节而左顾右盼,总是放荡不羁、畅所欲言、直截了当,见过他的欧美外国人无不称赞他乃世间少有一大人物。毕竟他容貌魁伟、言行奇特,往往让世人心生敬畏之心,却也产生了与其对垒相向、有一点可乘之机就会加以打击排斥的一介强敌。李鸿章,他就出生在合肥县东部的磨店乡群冶村,生辰为道光三年正月初五(1823 年 2 月 15 日)。李家是这片土地的地主,李鸿章的祖父李殿华是一名武秀才,也就是说他曾想要成为武官,而当时的中国轻视习武之人,可见他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因此,李殿华将志向寄托于儿子们,严格要求他们做学问。其中第四子李文安不负所望,于道光十八年(1838)虚岁 38 岁时,通过了科举考试成为最高级别的进士,李家一跃成为当地的名望之家。这个李文安,正是李鸿章的父亲。后来,李鸿章也通过了科举考试,父子双双成为进士,李家成为远近闻名的望族。李鸿章到了上海后,亲眼目睹常胜军的作战,惊叹于他们的西式武器,特别是新式火炮的威力,痛感自己部队的长矛大刀和火绳枪根本不堪一击。于是,他加快了武器改革,1863 年,除了短枪外,他还配备了开花炮(榴弹炮),淮军成为当时中国拥有最先进武器的部队。常胜军是为了保护上海不受到太平天国的攻击而组建的外国人佣兵部队,其队长美国人华尔是杨坊的女婿。原本这支军队也是杨坊处心积虑建成的,其成立和维持的经费也都来自杨坊。李鸿章组建淮军一事,俗称 “用沪平吴”。正如字面所喻,意思是活用上海(沪)的资源来平定苏州(吴)一带。这一活用,主要是指前面讲到的对上海财力的掌控。而且,不仅仅止于平定江南三角洲地带,它还成为日后李鸿章的一大支柱。捻军是以淮河流域的走私盐商为中心,集结土豪势力而形成的。淮河河口四周的海岸是屈指可数的盐产地,这里生产出来的盐在淮河以北被运往河南、安徽北部、山东南部以及江苏北部,淮河以南则被运往江西、湖北、湖南、安徽南部和江苏中部,供给庞大的消费人口。1879 年,第三次乡试落榜后,袁世凯已经无法再忍下去了。寄养的家主袁保恒在这一年去世,袁世凯留下 “大丈夫应效命疆场,安内攘外,岂能受困于龌龊笔砚之间,误己光阴呢?” 的豪言壮语,将诗文付之一炬。袁世凯 “不学无术” 的评价便由此而来。当然,这和我们如今所说的不学无术,意思是不一样的。袁世凯只是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不喜欢学习罢了。他不仅有古典文学的修养,还写得一手好字。12 月 4 日,在由洪英植担任总办(大臣)的邮征局(邮政厅)的开业庆祝晚会上,武装政变拉开了帷幕。他们利用身边的日本公使馆守卫一个中队的兵力,将国王转移到景祐宫后,杀害了保守派的政府要人,宣布成立新政权。走到这一步,应该还在改革派和其支持者日本的意料之中。可是,在一旁注视局势发展的袁世凯,却无法袖手旁观。他果然没有违背此前对马建忠的痛斥之言,不行安逸妥协之策,毅然决定与日军正面交锋。他四处收集信息,确认朝鲜国王安然无恙,一接到政府的出兵请求,立即说服了上官吴兆有,亲自带领 1500 名士兵进攻王宫,和 150 名日军展开了枪战。夺回了国王的清军,袭击了未能逃回日本公使馆的日本居留民 40 余人,其中的 30 多名妇女受到了清军的凌辱和掠杀。这一敏捷的军事行动,使发动政变一方乱了阵脚,其政权也一如其名 “三日天下”,仅仅维持了三天便瓦解了。政变仅仅三天后的 12 月 7 日,金玉均、朴泳孝、徐光范和徐载弼等主谋人员从仁川乘船逃离,与火烧日本公使馆后逃亡长崎的竹添进一郎公使会合后逃亡日本。洪英植遭到杀害,其同伙也不得不流亡日本。由此,清朝的势力在朝鲜半岛占据了绝对优势。中日甲午战争结束时,袁世凯虚岁 37 岁。虽然年轻时获得提拔,此时却遭受了挫折。只不过他精力旺盛,决不甘心就此摔倒而一蹶不振,动荡的时局也不允许他如此。他的身影很快就出现在位于天津东南部郊区一个叫作小站的地方。此处原本是淮军的军营所在地,他负责在此组建和训练新军。此间的过程略微有些复杂。中日甲午战争中淮军溃败,李鸿章也被免去了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的职位。虽说他保住了中央的官僚身份,却没有了往年的权责。他之所以能作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驻扎天津,是由于淮军身负保卫邻近的首都北京的任务。可是,战争使这支武力转移并被消灭,因此不得不组建新军进行填补。北洋武备学堂是李鸿章在 1885 年为了强化自己的淮军、培养陆军士官而创建的西式军校。很多教官都是来自德国的退役军人,学堂还派遣学生去德国留学。1885 年,五名留学生首次学成回国,其中一人便是段祺瑞,另外还有冯国璋、王士珍等人,此时都成为袁世凯的部下。袁世凯身为山东巡抚,管辖着义和团的发祥之地。义和团迁往直隶,并发展为事变和战争,回过头来可以说是袁世凯制造了这一乱子。而且山东与直隶近在咫尺,义和团在他的管辖地区仍人数众多,他却对义和团进行了彻底的镇压。北京陷落后,袁世凯向各地派出自己的亲兵,直接下令让他们保护外国人、杀戮义和团。当时,在中国的军队中,只有采取这一行动的部队生存了下来,袁世凯也通过这一行动和武力获得了内外的信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另一个视角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另一种视角看近代中国历史

        一本日本作者写的书,从另一个角度看晚清和近代中国的历史,功力深厚,通俗易懂,值得一读。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