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尚书房·宫廷人物系列”之一, 一部以崇祯皇帝为线索的历史小说。

内容简介

《崇祯皇帝上·北京戒严》:
崇祯十一年十月,清兵再次入侵,北京戒严。对清是和是战,朝内两派尖锐对立,在崇祯对内“剿贼”对外求和的暗示下,杨嗣昌、高起潜对卢象升事事掣肘,使力主抗清的卢象升,在既无援兵又无粮草的情况下,抱着必死的决心,在河北巨鹿同数倍于己的清兵血战中壮烈殉国。
 
同年冬,李自成在陕西潼关陷入洪承畴、孙传庭所率明军的重围,一场血战,几乎全军覆没,李自成妻女俱失,最后,仅率十八骑兵逃脱,潜入商洛山中。次年端午前后,张献忠按照事先对李自成的承诺,在湖北谷城重举义旗,震动朝野。
  
在内乱外患中,大局日益糜烂,崇祯忧心如焚,陷入焦躁、失望、悲怆、孤独、痛苦之中,暴露出多疑、专断、刚复、自信、诿过、冷酷等个性特点。
  
崇祯十二年秋,崇祯力排众议,派辅臣杨嗣昌出京督师,对“剿贼”成功给予厚望。他先在宫中召见,赐宴、赐诗、赐尚方宝剑,还让满朝文武大臣在广宁门外为他饯行。杨抵襄阳后立即部署,督促各路明军围剿农民军。
  
《崇祯皇帝下·魂断煤山》:
进入甲申年,清朝势力日盛,辅政亲王多尔衮具有雄才大略,倚重洪承畴、范文程等降清大臣,关注关内时局变化,密议南下方略。
  
崇祯十六年十月,李自成破潼关,进入西安,定国号为大顺。十七年正月初三,李自成率大军渡黄河,入山西,破太原,过大同,一路所向披靡,直逼北京。在大顺军逼近之初,崇祯从陆路、海路都有逃往南京的时间,是坚守北京,还是逃往南京,反反复复,当断不断,就在他和大臣们议而不决、议而不定之时,大顺军包围了京城,彻底失去了南逃的机会。在即将破城时刻,崇祯命太监护送太子、永定二王出城逃命,说明在明朝覆灭前夕,崇祯对朱明王朝死灰复燃尚抱有一线希望。同时,下副司后、袁妃自尽,亲手劈杀公主和幼女。在极度悲愤、绝望中只有太监王承恩一人陪着,在煤山自缢。明朝灭亡。
  
《崇祯皇帝中·紫禁城内外》
当农民军被围困于鄂西时,崇祯自己也被层层围困于紫禁城中,苦撑危局。因连年灾荒和战乱,国库空虚,为筹措军饷,他不得不向勋戚借助,首先从武清侯李国瑞开刀,李坚不借银,由此引发了宫廷内外一场错综复杂的斗争。五岁的五皇子、首辅薛国观等多人在这场斗争中死去。田妃也因帮李家说了一句话而遭“严谴”,送入冷宫。崇祯乃以借助失败告终。
  
崇祯十三年初夏,李自成冲出武关,进鄂西,继入豫,义军迅速发展壮大。十四年正月,破洛阳杀福王。张(献忠)罗(汝才)联军奇袭襄阳,杀襄王。杨嗣昌以“剿贼”失败告终,在绝望、自负、恐惧中于沙市服毒自尽。从此,农民战争又进入新的高潮。
  
崇祯十四年,皇太极统率清兵围攻锦州。洪承畴奉旨率十三万大军出关,援救锦州。原想等待时机,稳扎稳打,但崇祯连连下旨,逼他出兵,结果,部分官兵临阵脱逃,导致全军崩溃。洪退守松山堡。崇祯十五年二月,清兵攻入松山堡,洪承畴被俘。崇祯自信洪会为朝廷尽忠,亲自修改祭文,赐祭九坛,就在此时,得到洪降清的确讯,惊惧、失望、悔恨、恼怒搅在一起,立即下旨停祭。
  
李自成破洛阳杀福王后,崇祯越来越清楚,李自成非一般流贼,须全力对付。为避免两面用兵,崇祯暗中促使对清议和的进行。不料议和条款泄漏,满朝哗然,迫使崇祯杀陈新甲,以推卸责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熹宗驾崩信王承诏
  • 阉党密谋崇祯登基
  • 真真假假斗智斗勇
  • 两军对决新皇全胜
  • 督师赴任宁远兵变
  • 宁远平乱平台召对
  • 皮岛用计后金寇京
  • 计用反间身受极刑
  • 光复四城身陷党争
  • 后妃争风登莱平叛
  • 御园和好帏城离间
  • 曹军发威二王丧生
  • 溃败陕甘嘯聚山西
  • 义军诈降崇祯责将
  • 高杰戏嫂崇祯罪己
  • 卖身求荣谷口血战
  • 闯王问斩首辅罢官
  • 谷城伪降潼关突围
  • 襄王授首总督被俘
  • 国丈献美崇祯自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9
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还是很值得读读的书

    本书粗略讲述了明朝崇祯皇帝的一生。本书值得读地方。比较粗略的讲述了崇祯失败的几个关键问题。      身为皇帝很节俭,很勤政做到表率作用难能可贵。但身为皇帝,不敢担责任,不信任下属,临死还藏有 2000 万两白银不肯拿出来。却让下属捐款,皇帝这样,拿谁肯拿钱,所有就连他老丈人都不肯捐钱。崇祯的失败。值得很多做领导好好看一下。他说过好几次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这样的皇帝,大小事情分不清。关键事情处理不好。岂能不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甚唏嘘

      多疑善变,优柔寡断没有耐心,急于求成不忍污名,颇好清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大系统崩溃,即便贵如天子,也无能为力

        崇祯一朝简史,崇祯信誓旦旦、意图中兴明朝的折腾史。说 "折腾",并非主角崇祯的本意,总是时势如此,一退再退、退无可退,一拖再拖、犹豫反复,把仅有的一点选择,都给折腾没了。


        崇祯不聪明么?聪明,甚至极为精明。
        不勤勉么?宵衣旰食,恐怕不比太祖皇帝差。不懂得知人任事么?懂得,甚至精于此道。
        从任何一点看,崇祯不可谓不英明;但,他的优点,对于廷政,只是枝叶上的优点;他的些微小毛病,对于身患沉珂痼疾、神仙难回的大明,却是致命的。
        那,崇祯早生几代人呢,国家是否还有救?结局可能没什么不同。自诞生之日起,明,就发育不正常,从根子里长出来的、盘根错节、越长越大,整个系统运行机制,在衰老崩溃之中,莫说崇祯,朱元璋再世,也无力挽救。
        重病之人,最忌折腾;重病之国,最忌讳狂飙突进。国家系统的内存,早就严重不足、不敷使用,明智之举,一定是取保守作派,崇祯,恰恰是最等不得、等不及、不能等的人。
        一切有利因素转瞬即逝,一切不利因素悄然累积,自此,一种恶性循环,加速开动,越脆弱越急躁,越急躁越妄动,动作越多损耗越多,结果更加脆弱。
        崇祯无错,有明历代君臣亦无错,用心国家的边将也无错...... 仅仅是,国家整个系统在慢慢崩坏,急需一次系统重整,所有势力需要再平衡,单个人,无法逆势扭转。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故宫出版社·中作华文

        作家出版社是中国作家协会所属国家级大型文学出版社,现设有八个图书编辑室和《作家文摘》报社。自1953年建社以来,广泛团结中外作家,致力于荟萃当代文学佳作,扶植文坛新人,促进海内外文学交流,出版了大量的优秀文学图书,其中有部分作品先后被介绍到海外,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为了加强海内外的文学交流,与国际出版业接轨,作家出版社曾推出不少引进版图书,深受广大作家和读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