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18世纪末工业革命为背景,一本小说写透百年之后的我们。

内容简介

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时代巨变与命运的小说,更是一个关于家庭、信念与爱的故事。

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正悄然改写世界的格局。机器取代手工,工厂吞噬村庄,战火蔓延欧洲。技术在狂奔,信仰被撕裂,旧制度轰然崩塌,新时代尚未到来。

在这样的时代巨变中,一位坚韧的纺织女工、一位同情工人的小工坊主、一位在夹缝中求生的布商——他们来自社会底层,却挣扎、抗争、相爱、背叛,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下寻找价值与尊严。他们没能改变历史,却以与命运抗争之力,共同谱写出一部属于凡人的史诗。

肯·福莱特以其一贯的深邃笔力,勾勒出社会转型的痛苦与希望,讲述在风暴中心挣扎的普通人如何成为命运的主宰者。

目录

  • 版权信息
  • 巨变时代(上)
  • 第一部分 纺纱机 1792年至1793年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二部分 主妇的反抗 1795年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第三部分 《防止工人非法联合法》 1799年
  • 第十九章
  • 第二十章
  • 第二十一章
  • 第二十二章
  • 第二十三章
  • 第二十四章
  • 第二十五章
  • 巨变时代(下)
  • 第四部分 征兵队 1804年至1805年
  • 第二十六章
  • 第二十七章
  • 第二十八章
  • 第二十九章
  • 第三十章
  • 第三十一章
  • 第五部分 世界大战 1812年至1815年
  • 第三十二章
  • 第三十三章
  • 第三十四章
  • 第三十五章
  • 第三十六章
  • 第三十七章
  • 第三十八章
  • 第三十九章
  • 第四十章
  • 第六部分 滑铁卢部分战役 1815年6月16日至18日
  • 第四十一章
  • 第四十二章
  • 第四十三章
  • 第七部分 和和平平 1815年至1824年
  • 第四十四章
  • 第四十五章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在钢铁洪流中打捞尊严

    机器碾碎旧世界。18 世纪末的英国,蒸汽机的轰鸣如巨兽苏醒,工厂吞噬村庄,纺锤绞碎手工织机的宁静。贵族庄园的宴席未散,矿井下的少年已佝偻如老人;布商账本上的数字跳动如绞索,纺织女工的手指在流水线上渗血。这本《巨变时代》将工业革命的 “进步神话” 撕开一道血淋淋的裂缝 —— 技术狂奔的代价,是凡人被碾成历史的尘埃。  书中的三位主角各有各的苦:纺织女工艾米莉,她的坚韧是流水线齿轮间的沙砾。当机器取代手工,她被抛入 “效率至上” 的绞肉机,爱情与尊严在十二小时工时中蒸发;小工坊主本杰明,理想主义者的困兽之斗。他给工人分面包、减工时,却被大工厂资本挤压至破产边缘,良知在利润与生存间裂成碎片;还有布商托马斯,在旧贵族与新资本的夹缝爬行。他精通算计却难敌时代洪流,一次原料投机失败,全家命运也因此坠入深渊。  在这本写实的小说中,没有英雄扭转乾坤,只有凡人在钢铁巨轮下的挣扎:艾米莉组织罢工反遭解雇,本杰明为保护童工烧毁自家厂房,托马斯为还债将女儿抵押给债主。然而小说中也不是全然只有黑暗的一面,痛苦与希望总是互为骨血。艾米莉在贫民窟成立地下纺织合作社,粗糙的布匹缝成工人互助的旗帜;本杰明破产后钻进蒸汽机车间,用机械知识挽救濒死的工厂;托马斯穿越战火贩运棉花,在硝烟中读懂商道即人道。这些微光汇成一条暗河:这些凡人虽然无法改变历史,但能用肉身垫出时代转型的缓冲带。  史实与虚构的精密咬合确实是作者的擅长笔法。书中伦敦纺织交易所的铜钟、曼彻斯特工厂的毒粉尘、拿破仑战争引发的原料恐慌,全部严丝合缝地卡进历史齿轮。从议会辩论的措辞源自真实档案,到工人晚餐的黑面包配方考据自博物馆,这种对细节重视的程度,也让这本小说的可信度变高。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读客文化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创立以来,读客文化是中国书业品牌影响力领先、营销模式领先、生产方式领先的专业出版机构。连续推出《藏地密码》《岛上书店》《大江大河》《丝绸之路》《银河帝国》《巨人的陨落》《漫长的告别》《局外人》《无声告白》《半小时漫画系列》等超级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