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通信电子战进行了全面、深入浅出的阐述。

内容简介

本书共6章。

无线通信领域“矛”“盾”之争回眸章节,在回顾无线电通信与网络、通信电子战各自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从20世纪初至今通信电子战发展过程中的5个阶段的13个经典战例进行了介绍。

通信电子战概说章节,从通信电子战侦察、测向、定位、干扰、系统等层面对通信电子战概念进行了阐述。

通信电子战装备现状章节,从陆、海(含水下)、空、天基典型通信电子战系统进行了介绍。

通信电子战技术现状章节,重点介绍了复杂环境下的通信侦察、灵巧干扰、以软件为核心的通信电子战等技术。

通信电子战新领域章节,介绍了卫星通信对抗、卫星导航对抗、测控对抗、数据链对抗、敌我识别对抗、引信对抗等新兴通信电子战领域。

通信电子战未来发展展望章节,在阐述电子信息领域及其对通信电子战发展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战场网络战、认知电子战、网络化协同通信电子战、电磁静默战、算法博弈战、基于电磁波量子效应的电子侦察等未来可能产生重要影响的技战术。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前言
  • 引言
  • 第1章 无线通信领域“矛”“盾”之争回眸
  • 1.1 “盾”之弥坚
  • 1.1.1 无线电通信的发明
  • 1.1.2 无线电通信的过程
  • 1.1.3 无线电通信的特征
  • 1.2 “矛”之愈锐
  • 1.2.1 通信电子战的产生
  • 1.2.2 通信电子战的内容
  • 1.2.3 通信电子战的特征
  • 1.3 “矛”与“盾”对决:通信电子战经典战例
  • 1.3.1 无线电通信发明初期
  • 1.3.2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1.3.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1.3.4 冷战期间
  • 1.3.5 冷战结束后
  • 参考文献
  • 第2章 通信电子战概说
  • 2.1 发现目标:通信侦察
  • 2.1.1 通信侦察的应用
  • 2.1.2 通信侦察的特点
  • 2.1.3 通信侦察装备
  • 2.2 锁定目标:通信测向与定位
  • 2.2.1 通信测向与定位的任务与应用
  • 2.2.2 影响测向与定位性能的因素
  • 2.2.3 通信测向方法
  • 2.2.4 通信定位方法
  • 2.3 攻击目标:通信干扰
  • 2.3.1 通信干扰的任务与应用
  • 2.3.2 通信干扰基本原则
  • 2.3.3 通信干扰的分类
  • 2.3.4 通信干扰的特点
  • 2.4 破击体系:通信电子战系统
  • 2.4.1 通信电子战系统的特点
  • 2.4.2 通信电子战系统的分类
  • 2.4.3 通信电子战系统的组成
  • 参考文献
  • 第3章 通信电子战装备现状
  • 3.1 战略制高
  • 3.1.1 美军天基电子战发展概述
  • 3.1.2 大国高度重视电子侦察卫星发展
  • 3.1.3 临近空间浮空平台拓宽通信电子战的时空范围
  • 3.1.4 空天无人机将成为新型太空电子战平台
  • 3.1.5 军商混合成为新主流
  • 3.2 长盛不衰
  • 3.2.1 “永葆青春”的通信电子战飞机
  • 3.2.2 “一鸣惊人”的通信电子战无人机
  • 3.3 反恐利器
  • 3.3.1 带刀侍卫:非常规战争中的地面通信电子战
  • 3.3.2 奋力突围:大国竞争时代的地基通信电子战
  • 3.3.3 跟上时代:地基反无人机通信电子战系统快速发展
  • 3.4 乘风破浪
  • 3.4.1 艰难前行的水面通信电子战
  • 3.4.2 异军突起的水下通信电子战
  • 参考文献
  • 第4章 通信电子战技术现状
  • 4.1 大海捞针
  • 4.1.1 陷于困境的通信侦察
  • 4.1.2 “大海捞针”的侦测技术
  • 4.2 以柔克刚
  • 4.2.1 分布式干扰已实战使用
  • 4.2.2 灵巧式干扰体制受青睐
  • 4.3 灵活适变
  • 4.3.1 功能可重构与综合一体化
  • 4.3.2 模块化开放式系统体系架构
  • 4.3.3 虚拟化射频
  • 4.3.4 以软件为核心的典型系统
  • 参考文献
  • 第5章 通信电子战新领域
  • 5.1 拆除“天梯”:卫星通信对抗
  • 5.1.1 铸就“天梯”:卫星通信
  • 5.1.2 拆除“天梯”:卫星通信对抗
  • 5.2 熄灭“灯塔”:卫星导航对抗
  • 5.2.1 太空“灯塔”:卫星导航系统
  • 5.2.2 熄灭“灯塔”:卫星导航对抗
  • 5.3 剪断“风筝”:测控对抗
  • 5.3.1 测控系统的发展和组成
  • 5.3.2 测控对抗的军事价值
  • 5.3.3 典型的测控对抗系统
  • 5.4 斩断“筋脉”:数据链对抗
  • 5.4.1 敞开数据链家族大门
  • 5.4.2 身负重任的数据链通信对抗
  • 5.5 混淆“敌我”:敌我识别对抗
  • 5.5.1 战争的首要问题——分清敌我
  • 5.5.2 敌我识别设备的发展
  • 5.5.3 对症下药的敌我识别对抗
  • 5.6 防患未然:引信对抗
  • 5.6.1 炸弹的开关:无线电引信
  • 5.6.2 反恐战争中蓬勃发展的引信对抗
  • 参考文献
  • 第6章 通信电子战未来发展展望
  • 6.1 电子信息领域发展及其对通信电子战发展的影响
  • 6.1.1 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脉络梳理
  • 6.1.2 对通信电子战未来发展的影响
  • 6.2 战场网络战
  • 6.2.1 网络化战场——射频网络化与网络射频化
  • 6.2.2 战场网络破击——战场网络破、瘫、控
  • 6.3 认知电子战
  • 6.3.1 人工智能时代到来
  • 6.3.2 人工智能对电子战领域的影响
  • 6.3.3 认知电子战的内涵
  • 6.3.4 认知电子战的特点与优势
  • 6.3.5 认知通信电子战典型项目
  • 6.4 网络化协同通信电子战
  • 6.4.1 网络化协同电子战发展概述
  • 6.4.2 网络化协同为电子战带来的能力提升
  • 6.4.3 网络化协同电子战发展阶段划分
  • 6.4.4 网络化协同通信电子战典型项目
  • 6.5 电磁静默战
  • 6.5.1 “低功率到零功率”作战
  • 6.5.2 “电磁静默战”的基本概念
  • 6.5.3 “电磁静默战”发展历程概述
  • 6.5.4 电磁环境利用概念
  • 6.6 算法博弈战
  • 6.6.1 算法博弈概述
  • 6.6.2 三要素博弈技术群
  • 6.6.3 算法博弈对电磁频谱博弈的未来影响
  • 6.7 基于电磁波量子效应的电子侦察
  • 6.7.1 基于电磁波量子效应的电子侦察基本原理
  • 6.7.2 典型项目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