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6.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94千字
字数
2016-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余淼杰教授精炼解读国际贸易,展现真实贸易世界。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际贸易领域杰出青年学者余淼杰教授的时评文集,旨在普及国际贸易知识,从贸易角度解读经济问题。
余淼杰教授多年来专注国际贸易研究,并始终站在学术前沿,屡获国内外学术大奖,有着深厚的学术功底,同时又善于用简洁通俗的语言描述理论,剖析热点问题,其在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多家媒体开设的专栏深受读者好评。
本书名为“‘贸’似如此”,一方面突出以“贸易”为中心内容,另一方面则是要将贸易领域的一些所谓“貌似如此”的、似是而非的概念和观点讲清楚,为读者展示一个真实贸易世界的图景。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克鲁格曼的神话
- 为什么是克鲁格曼?
- 克鲁格曼是谁?
- 早到还是迟到的诺奖?
- 关起门来化“冰山”?
- 中国经济第四条道路
- “依靠内需”仍是望梅止渴
- 对iPad应怎么征税?
- 如何纠正我国经济外部失衡?
- 中国经济短期内仍靠外需
- 逆差惊现 人民币汇率何去何从?
- 中国如何避免增长陷阱?
- “中国式”外贸
- 中美贸易失衡新解
- TPP:美国的独角戏?
- 中国入世的益处
- 净出口负贡献之后怎么办?
- 生产率高低决定企业能否走出去
- 以浙江省制造业企业对外投资为例
- 生产率越高的企业“走出去”动机越强
- 东道国收入水平对企业投资与否影响不大
- 要素密集度与企业海外生存环境关系弱
- 提高企业生产率,推动产业升级
- 近年中国会有更多贸易摩擦
- 奢侈进口品该如何征税?
- 对外改革,对内开放
- 何妨再来个“万亿”投资?
- 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 “十八大”后的中国经济,何去何从?
- 全球经济格局的两个118年(一)
- 全球经济格局的两个118年(二)
- 生产率近乎一切
- 中国应继续着力技术改进而非自主创新
- 美国的基础研发多以政府为主
- 全球经济格局的两个118年(三)
- 钱往“高处”走
- 中国企业为什么走出去?
- 为什么是非洲?
- 有没有“中国模式”的经济发展?
- 中国“鸡肋”产业路在何方
- 加工贸易是经济奇迹“功臣”
- “腾笼换鸟”恐怕无济于事
- 非洲
- “下南洋”亦非上策
- 近年人民币会升不会贬
- 还有哪辆马车能拉动中国经济?
- “一带一路”,重点宜不同
- 中国出口产品应针对不同市场调整
- 努力是一种人生态度
- 香港“自由行”的红利到底有多大?
- “自由行”拉动大量就业
- 开放、自由仍是香港灵魂
- 中国当前经济 创新近乎一切
- 中国深度开放,有利全球经济
- 人民币“入篮”兴奋过后需冷静
- TPP,“贸”似如此
- 为什么是TPP?
- 什么是TPP?
- 中国应积极参与谈判
- 中非合作,贸易可以减贫
- 2016供给侧改革元年:去产能活商贸 供需双管拉经济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