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古生物学家苗德岁写给每个人的病毒科普,讲述病毒与人类“相爱相杀”的故事。

内容简介

病毒自古以来使人类备受侵扰,但事实上,我们就生活在病毒舞动的海洋中,它们像蜜蜂一样在不同生命体之间穿梭,拖着基因片段,嫁接着DNA,传递着遗传物质……

病毒对于生命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在中古英语里,“病毒”一词的含义一方面是具有毁灭性的毒素,另一方面又是创造生命的物质。而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这一古义竟然千真万确。

著名古生物学家、科普作家苗德岁以科学严谨、妙趣横生的语言为我们呈现病毒毁灭与创生的双重性质,讲述人类历史上数次“破解”疫情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揭示了病毒与人类“相爱相杀”协同进化的奥秘。

目录

  • 版权信息
  • 周忠和序言
  • 第一章 病毒小传
  • “隐形杀手”现形记
  • 病毒有生命吗?
  • 病毒的“庐山真面目”
  • “以毒攻毒”
  • 感冒病毒如何进入你的细胞?
  • 第二章 病毒与细胞间的持久战
  • “既生瑜,何生亮?”
  • 病毒的起源与演化
  • 可怕的流感大流行
  • 第三章 破解1918大流感之谜
  • 执着的科学探索精神
  • “复活”1918大流感病毒
  • “水落石出”
  • 历史教训
  • 第四章 非典事件与细胞因子风暴
  • 冠状病毒与2002-2003年非典事件
  • 细胞因子风暴
  • 2002-2003年非典事件的经验与教训
  • 新冠肺炎进行时
  • 第五章 HIV和令人谈之色变的艾滋病
  • HIV病毒和艾滋病的发现
  • HIV病毒和艾滋病的起源
  • “特洛伊木马病毒”
  • 逆转录病毒
  • HIV病毒是如何攻击宿主的?
  • 第六章 病毒与生命起源及演化
  • 病毒与生命起源
  • 病毒与宿主间的共生关系
  • 没有病毒就不会有人类
  • 考拉的绝处逢生与逆转录病毒的内生化
  • 第七章 习惯于跟病毒共存
  • 全球化之下的瘟疫流行
  • 古病毒“蓄势待发”
  • 我们该怎么办?
  • 尾声 观病毒的十三种方式
  • 术语表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敬畏自然

    每日一书:《在病毒中生存》。别仇恨,莫慌乱。敬畏自然。我们与病毒,大可 “白头偕老”,“相看两不厌”。一般认为,病毒不能被直接定义为生物,却能通过感染细胞表现出基本的生命特征,因而被视为一种无细胞的生命形式。换句话说,病毒介于生物与非生物的交界处。不过,也有人主张:生物或可分为无细胞生物(即病毒)与细胞生物(即原核与真核生物);换言之,也许病毒在 “生命之树” 上代表一种不同的有机物,可以称作衣壳编码有机物(capsid-encoding organismsCEOs)。病毒的起源是个渐进的过程。最早可能起源于核酶,核酶是具有催化特定生物化学反应功能的 RNA 分子,它跟 “类病毒” 有些相似(请注意:类病毒是核酸类酶,但并非所有核酸类酶都是病毒)。类病毒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单链 RNA 病原体,比病毒还要小,而且没有蛋白质外壳。类似于类病毒的活性遗传物质,在获取了几个结构蛋白之后,获得了从一个细胞内出来并进入另一个细胞的能力,于是就演化成了穿梭于细胞间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假如有一种病毒突变会在感染人体几小时之内便杀死宿主,这一突变的杀伤力就太大了;如果新病毒在这几小时内不能感染新的健康宿主,新病毒就无法继续生存与繁殖,那么这一杀伤力极大的病毒突变便会消失。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病毒的毒性并不是杀伤力极大的,而且其毒性在感染宿主的过程中,一般来说会逐渐减弱。总之,病毒通常并不会做跟宿主同归于尽的 “人肉炸弹” 的蠢事。1918 年的大流感是所有大流行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这种新的流感病毒于 1918 年 3 月在美国堪萨斯州的莱利堡(Fort Riley)军营最先出现,然后由参战的美军带到了欧洲;同年 7 月,这一流感病毒首次出现在北欧,当时正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从战场上下来的士兵大批回国,通通拥挤在空间狭小的轮船上,相互间接触频繁。一开始有人病倒了,很快大批疲乏的士兵因体弱抵抗力差,也被迅速感染。对流感病毒来说,这无疑是它们感染、传播和演化的最佳机会。尽管全球 COVID-19 疫情还在进行时之中,根据专家们目前预测,新冠病毒极有可能像流感病毒那样,将会与我们长期共存,而不会像 SARS MERS 那样 “挥一挥手不留下一片云彩” 般离去。显然,大家会问:“下一次会是什么样子呢?” 病毒是生物演化的强大推动力。这都源于它们演化速度极快、不易遭到灭绝,给变异提供了无限的机会和可能。对于缺乏病毒上述 “可塑性” 的 “高等” 生物来说,病毒可以成为它们随时 “借用” 的宝贵资源。正像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结尾所写的那样:“经过自然界的战争,经过饥荒与死亡,我们所能想象到的最为崇高的产物,即各种高等动物,便接踵而来了。生命及其蕴含之力能,最初注入寥寥几个或单个类型之中;当这一行星按照固定的引力法则循环运行之时,无数最美丽与最奇异的类型,即是从如此简单的开端演化而来,并依然在演化之中;生命如是之观,何等壮丽恢宏。” 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出现的健康问题,都会迅速变成对世界上许多人甚或所有人的健康威胁。亟待建立一个国际性的 “预警系统”,以便尽快发现全新传染性疾病的暴发和传播。缺乏这个系统,我们就只能听天由命了。早餐喝牛奶,吃鸡蛋、三明治,是为了增加营养,增强抵抗力。最后一点怎么强调也不过分,那就是我们要有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做到远离野生动物,坚决杜绝食用野味。从以往的疫情中,科学家们发现很多病毒的天然宿主及中间宿主大多是野生动物。

      1
      1

    出版方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之一,多年来致力于外国文学、人文社科、英语教育等领域的图书出版,有丰富的选题开发经验和精干的作译者与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