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汉语语言学学术作品,主要研究汉语同义动词的语义关系与等级划分。

内容简介

本书借鉴框架语义学的词语分析方法,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单一释词与其被释词构成的同义动词为研究对象,首次对同义等级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同义关系远近研究的分析方法与程序,按照一定原则,将动词同义关系的远近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等级,为汉语同义动词的语义关系与等级划分提供了新的研究模式。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缘起
  • 1.2 语义相似度研究述评
  • 1.3 研究词目、语料及术语界定
  • 1.3.1 研究词目
  • 1.3.2 语料来源及处理
  • 1.3.3 术语界定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同义度分析方法
  • 2.1 同义词的差异方面及其对同义度的影响
  • 2.1.1 同义词的差异方面
  • 2.1.2 同义词的差异方面对同义度的影响
  • 2.2 理想的同义度分析方法应有的特征
  • 2.3 几种重要的词义分析方法
  • 2.3.1 历时溯源法
  • 2.3.2 词素分析法
  • 2.3.3 义素分析法
  • 2.3.4 词典释义分析法
  • 2.3.5 语境分析法
  • 2.3.6 基本原理及对同义度研究的适用性
  • 2.4 框架语义学的词语分析方法
  • 2.4.1 术语介绍
  • 2.4.2 分析对象
  • 2.4.3 操作方法
  • 2.4.4 分析结果
  • 2.4.5 对同义度研究的适用性
  • 2.5 同义度的分析方法和流程
  • 2.5.1 同义度的分析方法
  • 2.5.2 同义度的分析流程
  • 2.6 小结
  • 第三章 同义度等级划分
  • 3.1 框架的对比
  • 3.1.1 全同关系
  • 3.1.2 包含关系
  • 3.1.3 交叉关系
  • 3.1.4 相异关系
  • 3.1.5 框架和同义度的判断
  • 3.2 框架元素的对比
  • 3.2.1 语义角度
  • 3.2.2 配用角度
  • 3.2.3 框架元素的差异和同义度
  • 3.3 基于框架和框架元素对比的同义度等级划分
  • 3.3.1 同义度等级的划分原则和方案
  • 3.3.2 同义度等级的划分例示
  • 3.3.3 同义度等级的分析模式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等级的同义动词
  • 4.1 低度义近的同义动词
  • 4.1.1 FE语义类范围有异
  • 4.1.2 FE语义特征范围有异
  • 4.1.3 FE语义类范围和语义特征范围有异
  • 4.1.4 FE语义类范围和量域范围有异
  • 4.1.5 FE语义类范围和例显与否有异
  • 4.1.6 FE语义特征范围和量域范围有异
  • 4.1.7 FE语义类范围、语义特征范围、量域范围有异
  • 4.1.8 FE语义类范围、量域范围和例显与否有异
  • 4.2 中度义近的同义动词
  • 4.2.1 语义类比重有异
  • 4.2.2 语义特征比重和语义关系有异
  • 4.2.3 语义类比重、语义特征比重和语义关系有异
  • 4.3 高度义近的同义动词
  • 4.3.1 感性意义、用法特征差异显著
  • 4.3.2 感性意义、用法特征略有差异
  • 4.3.3 感性意义、用法特征均几无差异
  • 4.4 小结
  • 第五章 同义度的研究价值
  • 5.1 为同义词界定和判定的再思考提供视角
  • 5.1.1 同义词界定研究述评
  • 5.1.2 同义词判定研究述评
  • 5.1.3 对同义词的看法
  • 5.2 为单一释词对释式的使用提供参考
  • 5.2.1 词语释义研究述评
  • 5.2.2 同义度等级与单一释词对释式的使用
  • 附录 研究词目详表及所处章节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