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探讨哲学与美学的学术作品。

内容简介

哲学和美学的根基,是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关涉美学和文艺学的一个重大问题。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范畴。当前,学术理论界在围绕“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实践存在论”的探讨和争鸣中,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也触及了一系列重大的原则性问题。

为弄清理论足非,发扬科学和民主的精神,有必要对什么是“本体”、“实践本体论”能否成立、“实践存在论美学”有何缺欠等问题,展开深入而细致的讨论。这种讨论,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与美学观,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者前言
  • 关于本体论和文艺本体论的若干问题
  • 一、什么是本体论
  • 二、本体论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 三、认识论的挑战
  • 四、实践唯物主义的挑战
  • 五、恩格斯的本体论思想
  • 六、什么是文艺学本体论
  •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 一、哲学本体论的历史命运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 实践概念和哲学基本问题
  • 论实践在世界中的位置
  • 一、实践具有本体性的意义
  • 二、实践不是世界的本体
  • 三、实践不等于人的存在
  • 四、唯实践主义不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 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
  • 一、正确理解和解释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含义
  • 二、搞清人本主义这个概念的由来和实质
  • 三、马克思与人本主义究竟是什么关系
  • 四、正确认识“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的关系
  • 辩证唯物主义是正确实践的灵魂
  • 一、一点回顾
  • 二、哲学就是哲学
  • 三、实践是人的两大能力之一
  • 四、世界只有一个本原——时空运动物质
  • 五、一个本原,两个动力
  • 六、人的实践与辩证规律
  • 七、要想“发展”,就要“坚信”并去“不断完善”
  • 推进和发展唯物辩证法本体论——蔡仪美学观的启示
  • 一、本体论与认识论
  • 二、本体论与主体论
  • 三、本体论与实践论
  • 四、本体论与典型论
  • 试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理论偏向
  • 实践本体论美学的理论来源、理论结构和理论方法评析
  • 一、实践美学与实践本体论美学的关系
  • 二、实践本体论美学的理论构成
  • 三、实践本体论美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念
  • 全面倒退的美学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评析
  • 一、回到没有科学认识论的时代
  • 二、把马克思主义降低到存在主义水平
  • 三、重蹈黑格尔唯心主义思想方法覆辙
  • 四、脱离唯物主义立场地复制西方审美态度理论
  • 五、重新陷入传统美学命题的误区
  • 简析“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特征与实质
  • 再论实践存在论美学
  • 反思“实践存在论”这一理论命题——从阿多诺对海德格尔的批判谈起
  • “实践”概念的泛化及其逻辑难题——“实践存在论美学”论析
  • 一、“实践”观念及其谱系
  • 二、两个基本逻辑关系
  • 三、关于该美学理论的阐释力
  • “实践存在论”的理论实质及其思想渊源——对朱立元先生反批评的初步回答
  • 一、如何科学、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
  • 二、“实践存在论”文学、美学本体观的理论实质
  • 三、怎样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学风来讨论学术问题
  • 实践美学的新变:新实践美学与实践存在论美学——兼论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的中国化问题
  • 一、实践美学新变的前奏:人类学本体论美学
  • 二、实践美学新变之一:新实践美学
  • 三、实践美学新变之二:实践存在论美学
  • 四、实践美学新变引发的思考:实践美学的未来路径
  • 再论马克思的实践观
  • 一、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
  • 二、马克思的实践观有其具体规定性
  • 三、不能将存在论、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混为一谈
  • 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思想的美学意义
  • 一、卢卡奇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之主旨
  • 二、《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与《审美特性》的对接
  • 三、社会存在本体论与审美意识形态
  • 海德格尔“此在在世”说的中国余绪 ——略说实践存在论美学视域下的“实践”问题
  • 一、马克思实践学说的所谓“存在论维度”
  • 二、回到海德格尔与需要还原的过度阐释
  • 三、本体性的“实践”概念与海德格尔“此在在世”说
  • “本体论”研究与“本体”、“本体论”概念考释
  • “乐本体”与“音本体”:中西音乐美学的分水岭
  • 引言
  • 一、西方音乐哲学美学思想中的“乐本体”、“音本体”观念
  • 二、中国传统音乐哲学美学思想中的“乐本体”观念
  • 结语
  • 从生态美学看实践美学
  • 虚拟文化与文学本体
  • 一、“虚拟文化”的界定
  • 二、虚拟文化与非虚拟文化的同质性
  • 三、虚拟文化的组成及其与非虚拟文化的异质性
  • 四、虚拟体验
  • 五、“虚拟技术”和“虚拟文化”能改变什么
  • 六、网络文学与文学本体
  • 对文学价值的本体性思考
  • 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再认识
  • 一、从正确的本质观来理解美的本质问题
  • 二、从正确的实践观来理解美的本质
  • 三、从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律来认识美的本质
  • 四、从正确理解的人性和人的本质来看待美的本质
  • “哲学和美学、文艺学本体论问题学术研讨会”学术综述
  • 一、马克思主义本体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本体论,物质存在是其理论核心所在
  • 二、实践具有本体性意义,但并非世界的本体,“实践本体论”实际是“唯实践主义”
  • 三、“人类学本体论美学”的提出宣告了实践美学的终结和“实践本体论美学”的确立
  • 四、“实践存在论美学”导致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误解,是一种“全面倒退的美学”
  • 附录:关于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美学和实践存在论美学及文学本体论研究论文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