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用户推荐指数
教育
类型
8.7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9千字
字数
2010-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美国教育最具影响的十本著作之一。
内容简介
1943年,哈佛大学众多学科领域里的12位著名教授组成委员会,旨在对“民主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目标问题”进行研究。该委员会历经两年的潜心研究,形成了以“民主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为题的总结报告,1945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俗称“红皮书”。“红皮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强烈震动和反响,尤其是书中关于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地位与作用的论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关系等的精辟论述都得到了高等教育界的广泛认同。
本书是美国高等教育领域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1945年发表之初就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迄今为止一直是美国高等教育研究中被引用最多的文献之一。六十多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专业化、职业化、市场化的特征日趋显著,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关问题的不断恶化,本书始终以其卓越的见解和严密的论证吸引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学者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深切关注。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者序言
- 科南特导言
- 报告呈送函
- 致谢
- 一 美国的教育
- 1.1 问 题
- 1.2 中学的扩张
- 1.3 社会变革的冲击
- 1.4 杰斐逊主义和杰克逊主义
- 1.5 追求统一性
- 二 通识教育理论
- 2.1 遗产与变革
- 2.2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 2.3 知识的领域
- 2.4 心智的品质
- 2.5 “好”人和公民
- 三 多元化问题
- 3.1 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 3.2 受差异性限制的统一性
- 3.3 为学校所做的基本规划
- 四 中学的通识教育
- 4.1 马可·霍普金斯与“原木”
- 4.2 人文学科
- 4.3 社会科课程
- 4.4 科学与数学
- 4.5 教育与人
- 五 哈佛学院的通识教育
- 5.1 学院的类型
- 5.2 文理学院的通识教育
- 5.3 哈佛学院的目前状况
- 5.4 对通识教育提出的要求
- 5.5 管 理
- 5.6 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议
- 5.7 导师制与辅导
- 5.8 作为大学学院的哈佛
- 六 社会中的通识教育
- 6.1 干扰与障碍
- 6.2 作为学习者的成人
- 6.3 教育的新媒介
- 附录 哈佛大学核心课程述评
- 参考文献
- 译者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