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面向普通读者的敦煌历史文化通俗读物。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敦煌史,也是半部中国史;这是从石窟发出的敦煌史,也是从敦煌出发的中国史。

作者沿着时间脉络,讲述各个时期敦煌相关的重要人物和故事,同时融入了最新的学术进展。

敦煌,边地如何纳入帝国版图;敦煌,文化贸易中心如何形成;敦煌,何以成为超级文旅IP;敦煌,小人物的命运如何走向,大人物的野心如何施展;敦煌,人民的生活与信仰如何延续,帝国的伟业如何惨淡经营。

敦煌,本是帝国的边缘,却以独特的方式成为世界的中心。当我们把边缘的敦煌作为锚点来回溯往事,就能赫然发现一条截然不同的历史脉络。敦煌艺术,以震撼人心的雕塑、壁画吸引五湖四海的游人;飞天、千手观音、九色鹿已成为中国文化最鲜明的名片,但当我们把这一切放在历史的进程中去,又该如何理解?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普及敦煌文化的惊喜之作
  • 自序 敦煌:中国历史的一枚纺轮
  • 第一章 最早的敦煌人
  • 谁是最早的敦煌人
  • 三苗的生存挑战
  • 三苗为何变成西戎
  • 移民创造敦煌
  • 第二章 丝路开启与佛教东传
  • 玉石之路
  • 冒顿的崛起
  • 月氏的西迁
  • 贵霜帝国与犍陀罗艺术
  • 佛教的东传
  • 第三章 汉匈战争与河西四郡
  • 将星出世
  • 河西之战
  • 四郡的名称渊源
  • 汉武帝的星链计划
  • 第四章 天马传说与汉武帝的伟业
  • 渥洼池里出天马
  • 马蹄金与汉武帝的心思
  • 李广利的惨胜
  • 汉朝的“马联网”
  • 第五章 悬泉置里的汉帝国
  • 大汉边境国宾馆
  • 公主的信
  • 汉朝的环境保护法
  • 汉王朝的数据库
  • 第六章 张芝父子与分裂时代的开启
  • 草圣的养成
  • 张芝父子与董卓
  • 河西儒学的脉流
  • 第七章 敦煌石窟的开凿
  • 佛教的早期传播
  • 最早的敦煌石窟
  • 作为范式革命的敦煌艺术
  • 古人的虚拟现实
  • 第八章 三大石窟背后的历史脉络
  • 鸠摩罗什与凉州模式
  • 从凉州到平城
  • 昙曜的两次危机
  • 佛教与皇权的矛盾
  • 从平城到洛阳
  • 第九章 隋朝的佛教与炀帝西巡
  • 隋朝皇帝的佛教渊源
  • 帝国的弥合剂
  • 文化特区敦煌
  • 隋炀帝西巡
  • 第十章 玄奘取经与孙悟空的“诞生”
  • 玄奘的成长经历
  • 一路向西
  • 玄奘遇上石槃陀
  • 孙悟空的“诞生”
  • 玄奘与皇室的关系
  • 玄奘与榆林窟的开凿
  • 第十一章 唐蕃互动与敦煌石窟
  • 吐蕃崛起
  • 瓜州保卫战
  • 大唐致癌物出世
  • 安史之乱与河西局势
  • 吐蕃文化的影响
  • 第十二章 家族秩序下的敦煌
  • 归义军的诞生
  • 到大唐去
  • 兄弟相残
  • 曹氏的家族技能
  • 曹氏祖先的“来头”
  • “模范丈夫”背后的秘密
  • 河西慕容氏的渊源
  • 回鹘的历史影响
  • 第十三章 西夏的天命
  • 党项的渊源
  • 西夏崛起
  • 宋夏竞争
  • “理工男”的壁画技术
  • 壁画新高峰
  • 翻译的力量
  • 玄奘取经图的深意
  • 第十四章 凉州会盟与八思巴
  • 蒙古征服河西
  • 卑微的画师
  • 凉州会盟
  • 八思巴与忽必烈
  • 一座庙抵十万兵
  • 第十五章 历史分流时刻的敦煌
  • 抢戏的傅友德
  • 营建嘉峪关
  • 海陆丝路的交替
  • 中西方历史的分流
  • 敦煌的复苏
  • 石窟里的道家与儒家
  • 左宗棠的守护
  • 第十六章 王道士与藏经洞
  • 王圆箓来了
  • 藏经洞封闭的原因
  • 藏经洞文物的流散
  • 如何评价王道士
  • 第十七章 另外一个道士的故事
  • 郭元亨来到榆林窟
  • 守护象牙佛
  • 死里逃生
  • 重见天日
  • 第十八章 守窟人的日常
  • 敦煌守护神常书鸿
  • 守窟人的赓续
  • 守窟人的一天
  • 他的生活
  • 附录1 敦煌大历史年表
  • 附录2 敦煌、瓜州历史古迹一览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4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日一书:《敦煌大历史》。敦煌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边境小城,像一枚看似微不足道的纺轮,但大历史的很多线索却都在这里丝丝入扣。风往往起自青之末,那些社会中微末的振动,往往是下一个时代的星火,这个道理被敦煌一次次证实。敦煌是文化宝库,是学术海洋;“敦煌学” 是 “显学”,也是冷门绝学。“为往圣继绝学”,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子,需要的是甘坐冷板凳的清苦精神,也要有为历史负责任、敬畏历史的虔敬态度。《尚书》的意思就是上古之书,是儒家最经典的教科书 “六经” 之一,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所以很多上古历史的谜题都需要从这本书里寻找线索。《尚书》是我国上古时代历史文献的汇集,究竟是由谁所作,至今不得而知。秦始皇下令焚书时,伏生将《尚书》藏在自家的墙壁里,才为天下保住了这本书。蒙恬是率领三十万秦军北上修长城的,历史上第一座万里长城 —— 秦长城,就是蒙恬的杰作。这么看来,蒙恬是秦朝的建筑师兼包工头,为世界留下了珍贵的物质遗产。然而,这个包工头身份可不简单,蒙家是秦国的将门世家,祖上三代都是帝国名将。公元前 174 年,冒顿去世,儿子继位称老上单于。为报父亲质子之仇,老上单于联合乌孙再次袭击月氏,杀死月氏王,他还把月氏王的头颅割下来做成酒器。自此匈奴统一漠北草原,实力达到巅峰。十八岁,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票姚(意思是勇猛劲疾)校尉,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这是霍去病的第一次出征,他从舅舅卫青那里获得了八百名 “壮士” 当作自己的属下。“壮士” 相当于大汉帝国的特种部队,而霍去病在部队中是兵王的角色。随后,霍去病率领轻骑兵孤军深入数百里,匈奴军队从未见过这种不要命的打法,看到远处奔袭而来的红色战袍,以为是天兵降临,一接触就溃不成军。汉王朝自东向西拥有朝鲜、中原、河西、西域,对北方的匈奴形成长达六千多公里的包围圈,一改汉初匈奴对汉王朝形成的青藏 — 河西 — 蒙古包围圈的局面。这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胜利,而这个战略的核心就是敦煌所在的河西地区。自此,汉帝国终于算是张开了朝鲜和河西这东西两条臂膀。有趣的是,有时候风沙过后,汉长城的墙根下会吹出来一些汉简,因为它们往往是在流沙里被发现,所以历史学家就把它们称为 “流沙坠简”。敦煌所在的酒泉市被称为 “中国简牍之乡”。“天命” 是古代王朝政权成立的关键,为了解释天命,很多建政皇帝都曾为了寻找天命来源而煞费苦心。北魏皇室属于鲜卑族拓跋氏,鲜卑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游牧民族,兴起于大兴安岭。对文弱的宋朝,党项人显示出强大的军事能力,而且党项的三代首领都有较高的军事天赋。宋太宗派五路大军攻击李继迁,都被他打败。宋太宗驾崩后,宋真宗割让党项人原来的五州之地给李继迁,承认了党项的独立。1926 年,刚刚成立的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冯玉祥为了响应北伐,在西北大量征兵。所谓征兵,其实就是抓壮丁。古代有俗语说 “关西出将”,西北地区自古以来名将辈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于初识敦煌很好的一本书

      很喜欢这本书,几年前去过一次敦煌,后来这个地方一直就印在我的心里,总想着什么时候再去一次。第一次去敦煌时,带着好奇,充满了期待,总听人说敦煌如何如何,真的是那样吗?而当我走进莫高窟时,它确实震撼到了我。它太美了,太壮观了!我站在莫高窟的洞窟里,透过手电筒微弱的光亮看到了一尊尊精美的塑像、一幅幅生动的壁画,欣赏的同时无人不感到惋惜。历经千年,希望它可以保存得更久一点。看《又见敦煌》的演出时更是让每一个人都身临其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道士王圆箓那一段,人人都指责他,但他也是无知啊,又能有什么办法!这本书把我在敦煌看到的表象内容又进行了深刻的讲述,介绍了敦煌的历史由来、前因后果,也讲了一代又一代敦煌的守卫者们做出的贡献,是他们的付出让敦煌一步步走向世界被更多人关注。这本书再次点燃我对敦煌向往,这只是个开始,我还要再去了解更多关于敦煌的故事,我要看更多的洞窟作品。在未来的某一天,我要带着自己对敦煌的了解再重游一次,感受经历千年的敦煌气息。我想那时一定会有更多感触,更多震撼。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就是佛教根本的哲学,净土不在远方,而在脚下。当观者发现净土就在脚下的时候,就是觉悟的时刻了。这是一次完美的净土世界 AI 体验,令当时的人们流连忘返。所以,艺术想占有人类的东西从来不是财富、权力和赞叹,而是时间,人类消费时间的总和才是艺术的价值所在。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0条书评

        出版方

        磨铁图书

        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大众类民营图书公司之一。磨铁图书是业内知名作者公认的最佳出版合作平台,目前公司已经签约王蒙、周国平、余秋雨、于丹、蒙曼、冯唐、南派三叔、当年明月、张德芬、今何在、阿桂、刘同、马东团队、白茶、郭斯特、使徒子、伟大的安妮、张悦然天下霸唱、雷米、Priest等众多业内知名作家。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畅销小说作者和他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