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8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日一书:《敦煌大历史》。敦煌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边境小城,像一枚看似微不足道的纺轮,但大历史的很多线索却都在这里丝丝入扣。风往往起自青之末,那些社会中微末的振动,往往是下一个时代的星火,这个道理被敦煌一次次证实。敦煌是文化宝库,是学术海洋;“敦煌学” 是 “显学”,也是冷门绝学。“为往圣继绝学”,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子,需要的是甘坐冷板凳的清苦精神,也要有为历史负责任、敬畏历史的虔敬态度。《尚书》的意思就是上古之书,是儒家最经典的教科书 “六经” 之一,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所以很多上古历史的谜题都需要从这本书里寻找线索。《尚书》是我国上古时代历史文献的汇集,究竟是由谁所作,至今不得而知。秦始皇下令焚书时,伏生将《尚书》藏在自家的墙壁里,才为天下保住了这本书。蒙恬是率领三十万秦军北上修长城的,历史上第一座万里长城 —— 秦长城,就是蒙恬的杰作。这么看来,蒙恬是秦朝的建筑师兼包工头,为世界留下了珍贵的物质遗产。然而,这个包工头身份可不简单,蒙家是秦国的将门世家,祖上三代都是帝国名将。公元前 174 年,冒顿去世,儿子继位称老上单于。为报父亲质子之仇,老上单于联合乌孙再次袭击月氏,杀死月氏王,他还把月氏王的头颅割下来做成酒器。自此匈奴统一漠北草原,实力达到巅峰。十八岁,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票姚(意思是勇猛劲疾)校尉,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这是霍去病的第一次出征,他从舅舅卫青那里获得了八百名 “壮士” 当作自己的属下。“壮士” 相当于大汉帝国的特种部队,而霍去病在部队中是兵王的角色。随后,霍去病率领轻骑兵孤军深入数百里,匈奴军队从未见过这种不要命的打法,看到远处奔袭而来的红色战袍,以为是天兵降临,一接触就溃不成军。汉王朝自东向西拥有朝鲜、中原、河西、西域,对北方的匈奴形成长达六千多公里的包围圈,一改汉初匈奴对汉王朝形成的青藏 — 河西 — 蒙古包围圈的局面。这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胜利,而这个战略的核心就是敦煌所在的河西地区。自此,汉帝国终于算是张开了朝鲜和河西这东西两条臂膀。有趣的是,有时候风沙过后,汉长城的墙根下会吹出来一些汉简,因为它们往往是在流沙里被发现,所以历史学家就把它们称为 “流沙坠简”。敦煌所在的酒泉市被称为 “中国简牍之乡”。“天命” 是古代王朝政权成立的关键,为了解释天命,很多建政皇帝都曾为了寻找天命来源而煞费苦心。北魏皇室属于鲜卑族拓跋氏,鲜卑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游牧民族,兴起于大兴安岭。对文弱的宋朝,党项人显示出强大的军事能力,而且党项的三代首领都有较高的军事天赋。宋太宗派五路大军攻击李继迁,都被他打败。宋太宗驾崩后,宋真宗割让党项人原来的五州之地给李继迁,承认了党项的独立。1926 年,刚刚成立的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冯玉祥为了响应北伐,在西北大量征兵。所谓征兵,其实就是抓壮丁。古代有俗语说 “关西出将”,西北地区自古以来名将辈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于初识敦煌很好的一本书

      很喜欢这本书,几年前去过一次敦煌,后来这个地方一直就印在我的心里,总想着什么时候再去一次。第一次去敦煌时,带着好奇,充满了期待,总听人说敦煌如何如何,真的是那样吗?而当我走进莫高窟时,它确实震撼到了我。它太美了,太壮观了!我站在莫高窟的洞窟里,透过手电筒微弱的光亮看到了一尊尊精美的塑像、一幅幅生动的壁画,欣赏的同时无人不感到惋惜。历经千年,希望它可以保存得更久一点。看《又见敦煌》的演出时更是让每一个人都身临其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道士王圆箓那一段,人人都指责他,但他也是无知啊,又能有什么办法!这本书把我在敦煌看到的表象内容又进行了深刻的讲述,介绍了敦煌的历史由来、前因后果,也讲了一代又一代敦煌的守卫者们做出的贡献,是他们的付出让敦煌一步步走向世界被更多人关注。这本书再次点燃我对敦煌向往,这只是个开始,我还要再去了解更多关于敦煌的故事,我要看更多的洞窟作品。在未来的某一天,我要带着自己对敦煌的了解再重游一次,感受经历千年的敦煌气息。我想那时一定会有更多感触,更多震撼。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悠悠千年的敦煌

        刚刚从敦煌离开,爬上了鸣沙山,俯瞰了月牙泉,站在了莫高窟壁画的面前,看完了此书《敦煌大历史》,观赏了王潮歌导演的【又见敦煌】,顺便看了余秋雨写的《文化苦旅》-【道士塔】,感慨万千,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那些跨越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作为中国人有一种荣誉感,一种爱国情,一种怜惜感,一千年有多久?【一瞬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甘肃兰州,中国酒泉,世界敦煌。这或许对于敦煌的讲解来说是一句普通的讲解词。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这本《敦煌大历史》就是最好的答案。这本书以敦煌为核心,从古老的历史开始,一直写到今天的敦煌的守护人。这也是了解敦煌大脉络的一本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就是佛教根本的哲学,净土不在远方,而在脚下。当观者发现净土就在脚下的时候,就是觉悟的时刻了。这是一次完美的净土世界 AI 体验,令当时的人们流连忘返。所以,艺术想占有人类的东西从来不是财富、权力和赞叹,而是时间,人类消费时间的总和才是艺术的价值所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敦煌之美,心之向往

              透过敦煌这扇窗,我们可以看到秦汉时期匈奴冒顿单于驰骋草原、月氏人创造犍陀罗艺术,看到河西儒学脉流传承、三大石窟起起落落。而历史上耳熟能详的佛教东传、北击匈奴、炀帝西巡、五胡入华、玄奘取经、安史之乱、蒙古西征…… 又无一不与小小的敦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说,敦煌其实并不是普通的一座城,它是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一个重要的交汇点,见证了无数历史长河中的闪耀时刻。而邢耀龙则站在了当下的敦煌,把历史做成了一个剖面图,沿着时间脉络,把各个时期与敦煌相关的重要人物和故事,细细地展现给我们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格局才能看到小人物 广度拉满才见大历史

                非常推荐邢老师的《敦煌大历史》一部大历史书 能看到很多历史人物之间的互动和鲜为人知的日常 这才是历史感人的地方 强烈共鸣的是大历史背后不可忽视的小人物的故事和力量邢老师善于串联人物关系 构成一部大脉络 看着看着就把很多以前所知都勾连进了这部敦煌大历史 太厉害了很多比喻很巧妙 很现代又有趣 各位自己看吧 就不剧透了总之强烈推荐邢老师的作品 还有丝路物语系列的《榆林窟》是国内首部写榆林窟的著作期待邢老师要出的新书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走入榆林窟目睹保存尚好的文殊、普贤壁画。感慨之余,还未曾知晓如郭道士之类的守窟人,用自己的坚守和坚忍,置生死与度外,默默守护,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到守窟人的章节,满含热泪。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恍如一梦

                      读这本书过程中,往返五千多公里,去了趟敦煌。很像做了一场真真假假难辨真伪的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多了一份对敦煌的热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特别好看

                          文字流畅,是敦煌的一本极好的科普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千年历史一回首

                            最合适配着 0.8 倍速的歌来看。一条河西走廊,半部中国史。如此浩瀚的历史,最多民族,国家征战的地方,是很多大人物小人物轮番出场的大舞台,组成成住坏空的轮回,一生必要去一次敦煌,个体虽然渺小,但历史都是一个个个体编起来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敦煌大历史

                              河西走廊浓缩了我们的历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喜欢敦煌,喜欢这本书

                                看完这本书,还想去一次敦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上古时代一直讲到现代,敦煌的历史延绵不绝,位于河西走廊要道的敦煌,在古代可是对外交流的先锋,正如现在的上海广州,也留下了丰富的记忆,莫高窟、榆林窟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远离中原,空气干燥,保存完好,这是难得的机缘,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哇塞,本书涵盖三苗西迁到现在的敦煌历史,配合《敦煌》纪录片观看,效果极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赞美敦煌、赞美守窟人

                                      既亲切又感人,讲述历史又身在历史,感谢笔者带来感恩和传承的好故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凌晨两点醒来睡不着,想用看书催眠一下,刚好看到最后几章结果越看越激动,更睡不着了,刚好天快亮窗外有鸟鸣的时候,看到本书作者凌晨被鸡叫唤醒,感觉来了一个穿越同频。1. 这本书是我特别喜类型,通过一个点的历史关联一张网,形成一个面,按照历史演进一层层叠加,形成一个有厚度的立体。2. 前不久看过《河西走廊》,被个人认为历史人文类纪录片之神,那这本书就是神的剧本。3. 忽然觉得,敦煌简直就是中东亚洲的耶路撒冷,信仰、文化、历史、商业的枢纽。4. 大历史很重要,大人物小人物都是历史的组成部分,而像是作者一样的守窟人,和那些历史上的工匠、画工一样,编制着敦煌的大历史,值得我们的尊敬、敬佩、赞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历史中藏着太多明珠,这本书里有好几颗

                                          军神张奂…… 归义军张议潮…… 守护榆林窟的郭道士和他的师傅师祖们…… 王圆逯的 AB 面……… 张大千,常书鸿………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