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5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日一书:《敦煌大历史》。敦煌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边境小城,像一枚看似微不足道的纺轮,但大历史的很多线索却都在这里丝丝入扣。风往往起自青之末,那些社会中微末的振动,往往是下一个时代的星火,这个道理被敦煌一次次证实。敦煌是文化宝库,是学术海洋;“敦煌学” 是 “显学”,也是冷门绝学。“为往圣继绝学”,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子,需要的是甘坐冷板凳的清苦精神,也要有为历史负责任、敬畏历史的虔敬态度。《尚书》的意思就是上古之书,是儒家最经典的教科书 “六经” 之一,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所以很多上古历史的谜题都需要从这本书里寻找线索。《尚书》是我国上古时代历史文献的汇集,究竟是由谁所作,至今不得而知。秦始皇下令焚书时,伏生将《尚书》藏在自家的墙壁里,才为天下保住了这本书。蒙恬是率领三十万秦军北上修长城的,历史上第一座万里长城 —— 秦长城,就是蒙恬的杰作。这么看来,蒙恬是秦朝的建筑师兼包工头,为世界留下了珍贵的物质遗产。然而,这个包工头身份可不简单,蒙家是秦国的将门世家,祖上三代都是帝国名将。公元前 174 年,冒顿去世,儿子继位称老上单于。为报父亲质子之仇,老上单于联合乌孙再次袭击月氏,杀死月氏王,他还把月氏王的头颅割下来做成酒器。自此匈奴统一漠北草原,实力达到巅峰。十八岁,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票姚(意思是勇猛劲疾)校尉,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这是霍去病的第一次出征,他从舅舅卫青那里获得了八百名 “壮士” 当作自己的属下。“壮士” 相当于大汉帝国的特种部队,而霍去病在部队中是兵王的角色。随后,霍去病率领轻骑兵孤军深入数百里,匈奴军队从未见过这种不要命的打法,看到远处奔袭而来的红色战袍,以为是天兵降临,一接触就溃不成军。汉王朝自东向西拥有朝鲜、中原、河西、西域,对北方的匈奴形成长达六千多公里的包围圈,一改汉初匈奴对汉王朝形成的青藏 — 河西 — 蒙古包围圈的局面。这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胜利,而这个战略的核心就是敦煌所在的河西地区。自此,汉帝国终于算是张开了朝鲜和河西这东西两条臂膀。有趣的是,有时候风沙过后,汉长城的墙根下会吹出来一些汉简,因为它们往往是在流沙里被发现,所以历史学家就把它们称为 “流沙坠简”。敦煌所在的酒泉市被称为 “中国简牍之乡”。“天命” 是古代王朝政权成立的关键,为了解释天命,很多建政皇帝都曾为了寻找天命来源而煞费苦心。北魏皇室属于鲜卑族拓跋氏,鲜卑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游牧民族,兴起于大兴安岭。对文弱的宋朝,党项人显示出强大的军事能力,而且党项的三代首领都有较高的军事天赋。宋太宗派五路大军攻击李继迁,都被他打败。宋太宗驾崩后,宋真宗割让党项人原来的五州之地给李继迁,承认了党项的独立。1926 年,刚刚成立的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冯玉祥为了响应北伐,在西北大量征兵。所谓征兵,其实就是抓壮丁。古代有俗语说 “关西出将”,西北地区自古以来名将辈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于初识敦煌很好的一本书

      很喜欢这本书,几年前去过一次敦煌,后来这个地方一直就印在我的心里,总想着什么时候再去一次。第一次去敦煌时,带着好奇,充满了期待,总听人说敦煌如何如何,真的是那样吗?而当我走进莫高窟时,它确实震撼到了我。它太美了,太壮观了!我站在莫高窟的洞窟里,透过手电筒微弱的光亮看到了一尊尊精美的塑像、一幅幅生动的壁画,欣赏的同时无人不感到惋惜。历经千年,希望它可以保存得更久一点。看《又见敦煌》的演出时更是让每一个人都身临其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道士王圆箓那一段,人人都指责他,但他也是无知啊,又能有什么办法!这本书把我在敦煌看到的表象内容又进行了深刻的讲述,介绍了敦煌的历史由来、前因后果,也讲了一代又一代敦煌的守卫者们做出的贡献,是他们的付出让敦煌一步步走向世界被更多人关注。这本书再次点燃我对敦煌向往,这只是个开始,我还要再去了解更多关于敦煌的故事,我要看更多的洞窟作品。在未来的某一天,我要带着自己对敦煌的了解再重游一次,感受经历千年的敦煌气息。我想那时一定会有更多感触,更多震撼。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就是佛教根本的哲学,净土不在远方,而在脚下。当观者发现净土就在脚下的时候,就是觉悟的时刻了。这是一次完美的净土世界 AI 体验,令当时的人们流连忘返。所以,艺术想占有人类的东西从来不是财富、权力和赞叹,而是时间,人类消费时间的总和才是艺术的价值所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敦煌之美,心之向往

          透过敦煌这扇窗,我们可以看到秦汉时期匈奴冒顿单于驰骋草原、月氏人创造犍陀罗艺术,看到河西儒学脉流传承、三大石窟起起落落。而历史上耳熟能详的佛教东传、北击匈奴、炀帝西巡、五胡入华、玄奘取经、安史之乱、蒙古西征…… 又无一不与小小的敦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说,敦煌其实并不是普通的一座城,它是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一个重要的交汇点,见证了无数历史长河中的闪耀时刻。而邢耀龙则站在了当下的敦煌,把历史做成了一个剖面图,沿着时间脉络,把各个时期与敦煌相关的重要人物和故事,细细地展现给我们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喜欢敦煌,喜欢这本书

            看完这本书,还想去一次敦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上古时代一直讲到现代,敦煌的历史延绵不绝,位于河西走廊要道的敦煌,在古代可是对外交流的先锋,正如现在的上海广州,也留下了丰富的记忆,莫高窟、榆林窟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远离中原,空气干燥,保存完好,这是难得的机缘,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哇塞,本书涵盖三苗西迁到现在的敦煌历史,配合《敦煌》纪录片观看,效果极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赞美敦煌、赞美守窟人

                  既亲切又感人,讲述历史又身在历史,感谢笔者带来感恩和传承的好故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凌晨两点醒来睡不着,想用看书催眠一下,刚好看到最后几章结果越看越激动,更睡不着了,刚好天快亮窗外有鸟鸣的时候,看到本书作者凌晨被鸡叫唤醒,感觉来了一个穿越同频。1. 这本书是我特别喜类型,通过一个点的历史关联一张网,形成一个面,按照历史演进一层层叠加,形成一个有厚度的立体。2. 前不久看过《河西走廊》,被个人认为历史人文类纪录片之神,那这本书就是神的剧本。3. 忽然觉得,敦煌简直就是中东亚洲的耶路撒冷,信仰、文化、历史、商业的枢纽。4. 大历史很重要,大人物小人物都是历史的组成部分,而像是作者一样的守窟人,和那些历史上的工匠、画工一样,编制着敦煌的大历史,值得我们的尊敬、敬佩、赞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历史中藏着太多明珠,这本书里有好几颗

                      军神张奂…… 归义军张议潮…… 守护榆林窟的郭道士和他的师傅师祖们…… 王圆逯的 AB 面……… 张大千,常书鸿………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