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国际关系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谱写“谍影重重”的外交风云。

内容简介

纵观近三百年的历史,从现代国家制度之父红衣主教黎塞留,到罗斯福、斯大林;从德国的统一、德国的两次战败,到战后冷战的开始与结束;本书旁征博引地论述了权利的均衡与外交的艺术塑造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格局。

亨利·基辛格凭借其致力于国际事务的经验,运用丰富的历史知识及智慧幽默的文笔,描述了世界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分析了各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揭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渊源,是一部了解近现代世界史的必读之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基辛格其人其书
  • 第一章 世界新秩序
  • 最能左右国际关系,作风也最矛盾的国家
  • 愈来愈分散又愈来愈全球化
  • 第二章 关键人物:西奥多·罗斯福或是伍德罗·威尔逊
  • 美国不情愿地涉入了世界局势的旋涡
  • 老罗斯福,首位坚持美国有义务让世界感受其影响力的总统
  • 威尔逊开创了美国外交政策思想的主流学派
  • 第三章 由大一统到势均力敌:黎塞留、奥兰治的威廉亲王与皮特
  • 欧洲均势体系
  • 黎塞留:现代国家制度之父
  • 威廉一世:对抗路易十四的先锋
  • 欧洲均势的出现
  • 第四章 欧洲协调:英国、奥地利与俄罗斯
  • 重建国际秩序刻不容缓
  • 神圣同盟是维也纳和会最值得一提的创举
  • 东欧的问题不会消失
  • 保守利益需团结在一起
  • 第五章 两大革命家:拿破仑三世与俾斯麦
  • 欧洲新秩序
  • 拿破仑三世:摧毁维也纳体系
  • “铁血宰相”俾斯麦
  • 无人可得以不朽而无须付出代价
  • 第六章 现实政治自食其果
  • 欧洲外交起了革命性的变化
  • 现实政治已成主流
  • 欧洲文明的自戕
  • 第七章 步向毁灭的政治机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外交
  • 失去节制的德、俄两国
  • 英国的外交政策
  • 导致战争爆发的一连串外交举动
  • 第八章 卷入战争旋涡:迈向军事毁灭之路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令人惊讶之处
  • 意外的星星之火
  • 次要的巴尔干危机转变成世界大战
  • 第九章 外交新面貌:威尔逊与《凡尔赛和约》
  • 和平的条件
  • 欧美理念之间的差异
  • 巴黎和会
  • 第十章 胜利者的困境
  • 集体安全的观念
  • 最不幸的“战胜国”——法国
  • 苏德的交集
  • 第十一章 施特莱斯曼与战败国的复兴
  • 左右20世纪20年代外交大势的政治家施特莱斯曼
  • 德国的逐步复兴
  • 第十二章 假象破灭:希特勒的崛起与《凡尔赛和约》的毁灭
  • 世界史上最大的灾难:希特勒的崛起
  • 逐步推翻凡尔赛协议
  • 进驻莱茵区:勇敢的豪赌
  • 慕尼黑会议
  • 第十三章 斯大林待价而沽
  • 希特勒与斯大林
  • 外交革命
  • 谁应该为形势如此急转直下负责
  • 第十四章 《苏德协定》
  • 假战争时期
  • 希特勒的愿望
  • 对德宣战
  • 第十五章 美国重回战场:富兰克林·德兰诺·罗斯福
  • 罗斯福:由孤立走向参战
  • 美国的国内气氛
  • 罗斯福的表现
  • 第十六章 三种和平途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
  • 如何创造新均势
  • 战时三巨头
  • 第十七章 冷战的开始
  • 杜鲁门其人及外交政策
  • 分别会谈
  • 波茨坦会议与冷战揭幕
  • 第十八章 遏制政策的成功与苦痛
  • 结束对立的条件
  • 击败苏联的策略
  • 遏制理论四十年
  • 第十九章 遏制政策的困境:朝鲜战争
  • 两重误解下爆发的朝鲜战争
  • 遏制理论下的朝鲜战争
  • 第二十章 与共产党人的谈判:阿登纳、丘吉尔与艾森豪威尔
  • 解决冷战问题的时机似乎已经成熟
  • 德国领袖阿登纳和斯大林的去世
  • 西方国家是否实际上丧失了斯大林死后的大好机会
  • 第二十一章 避开遏制政策:苏伊士运河危机
  •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已陷入地缘政治竞争
  • 《巴格达条约》和阿斯旺大坝
  • 对苏伊士运河采取动作
  • 第二十二章 匈牙利事件:欧洲的剧变
  • 战后国际关系改变
  • 波兰和匈牙利的棘手问题
  • 下阶段的冷战基调
  • 第二十三章 赫鲁晓夫的最后通牒:柏林危机,1958~1963
  • 双方观点歧异渐显
  • 持续五年的柏林危机——冷战转折点
  • 第二十四章 西方联盟的概念:麦克米伦、戴高乐、艾森豪威尔与肯尼迪
  • 大西洋共同体面临观点整合
  • 麦克米伦:英国不再是世界强国
  • 戴高乐:重振欧洲雄风
  • 核时代:艾森豪威尔与肯尼迪
  • 第二十五章 越南:陷入泥淖,杜鲁门与艾森豪威尔
  • 美国人的传统价值体系
  • 战略和道德的鸿沟
  • 法国与美国陷入游击战
  • 物色越南领袖
  • 复杂无解的越南问题
  • 第二十六章 越南:走向绝望,肯尼迪与约翰逊
  • 处理越南问题
  • 旷日持久,胜负难决
  • 约翰逊与圣安东尼方式
  • 失去斗志的高层
  • 第二十七章 越南:解脱,尼克松
  • 尼克松的责任
  • 追求光荣和平
  • 越战经验
  • 第二十八章 地缘政治的外交政策:尼克松的三角外交
  • 尼克松其人及观点
  • 中、苏、美三角关系
  • 第二十九章 国际紧张关系的缓和与不满缓和者
  • 第三十章 冷战的结束:里根与戈尔巴乔夫
  • 迎接漫长的新冲突时代
  • 第七任领袖戈尔巴乔夫
  • 第三十一章 关于世界新秩序的重新思考
  • 威尔逊主义与各国政策
  • 第三度建构世界秩序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2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基辛格提出,稳定的先决条件是 “一种能普遍接受的合法性”,辅之 “切实可行的政治安排” 和 “外交政策所能实践的方法”。对照历史可以发现,成功的国际体系都是满足上述条件的,而凡尔赛体系这样不能持久的、或是冷战这种充满危险的格局,则是因为没有一个能被各方都认为是合理合法的共识。用这个思路再比对现实,我们就能明白,为了这个目的,美国可以鼓励中国发展,也可以遏制中国崛起;美国可以扶持欧洲和日本,也可以打压它们;美国可以制裁、削弱俄罗斯,但绝不能让俄罗斯覆灭。这就是均势战略,大家都不能完全的满意,也不能下决心拼死一搏。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愿不愿意跟着基辛格老爷子一起了解一下近代各国的外交演变?

      你愿不愿意跟着基辛格老爷子一起了解一下近代各国的外交演变?五十年前,就是在基辛格老爷子的外交斡旋下,中断了几十年的中美建交,在尼克斯担任总统时期,又续接上了。然而五十年后,在目前美国不断的贸易制裁和政策摩擦的影响下,是否要再一次断交呢?这并不是我等百姓所要思虑的事情。然而,因为主流舆论的引导,全国对美日韩三国的反感已经达到了极致。造成了似乎阅读这些国家人写的书都不应该读的状态。比如今天这本由基辛格老爷子写的,名为《大外交》的书,明明我自己读了受益匪浅,却不敢大张旗鼓的推荐,甚至不敢说写的好。一个外国政客写的东西,与我们国家有何益处。这不仅让我想起史无前例时期的一句口号:“宁可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现在很多言论和想法我都不敢表达出来,避免自己惹火烧身。这本书从一战前,西欧各国之间的外交政策,一直讲到冷战结束后,美国克林顿时期。基辛格老爷子以自己美国国务卿的视野、经验、格局,帮我们梳理了最近这两百年国际外交策略的演进过程,把我们总挂在嘴边的那个词 “一盘大棋” 完整细腻的给你讲述了一遍。在整个过程中从黎塞留、梅特捏、俾斯麦这几位老的欧洲外交家的策略开始讲起,然后是从威尔逊到罗斯福,从国联到联合国外交方式演变过程的详述,再到战后冷战两大阵营彼此角力,涉及到的阵营中各个国家因自身利益而需面对着的外交策略的演变,再到后冷战时期,苏联解体后世界各国的外交策略变化。你琢磨琢磨,用老一代美国国务卿的视角,带着你分析总结一遍这段历史的书值不值得你看吧。敏感时期,不能夸敌对阵营的任何内容。反正我觉得收获满满,后续基辛格老爷子的书我会全都找来读读。至于你读不读,随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大外交》绝大多数篇幅讲的都是从 17 世纪到今天的西方国际关系史。基辛格认为,一个历史阶段的标志就是,存在一个能让世界各国达成某种程度平衡的国际格局,他把这种局面称之为 “均势”。这也是他外交思想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以均势的形成为节点,本书中将这四百年间的历史分为五个阶段,而作者要表达的国际体系的发展、重要人物的决定性影响以及他本人的外交理念这些,都蕴藏在历史当中。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海南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的前身海南人民出版社(专业性出版社)成立于1984年。1990年3月,以“海南出版社”名称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同年9 月取得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综合性出版社资质”。公司是海南省规模最大最大的综合性出版企业,被誉为国内极具创意和活力的出版社。 公司出版了《故宫珍本丛刊》《世界百科全书》等一批在积累文化方面有重要意义的高品位图书;出版了《海南地方志丛刊》《黎族藏书》《黎族传统织锦》等一批介绍海南历史、文化的图书。引进版图书以“时效快、品种新、成系列”为三大特色,并产生品牌效应。如《数字化生存》给尚处于数字化边缘的中国带来了世界数字化发展的前沿信息,中央政治局要求所有委员人手一本学习。《次第花开》《大外交》《魔鬼出没的世界》《日本史》《证券分析》《网络为王》等也都受到全国各行各业各层次读者的欢迎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