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1千字
字数
2019-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旧城改造引发社会矛盾,探讨基层与社区力量在治理中的作用。
内容简介
我国大规模旧城改造运动不仅仅重塑着城市建成环境,也重新分配了城市空间权利。旧城改造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社会张力与矛盾,如何有效治治理、应对这些社会矛盾则是我国城市治理所面临的重要议题与挑战。我国旧城改造中的社会矛盾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社会矛盾如何得到妥善治理?在其中如何发挥基层与社区的力量?本书将探索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其理论意义在于剖析了我国转型时期城市形态、社会关系与治理逻辑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本书通过长达三年的实地调研,为读者展现了充实丰富的旧城改造及其治理过程的场景。书中以青岛市F社区为案例,全程跟踪调查了F社区于2011年开展的拆迁改造项目。研究发现,F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拆迁改造中扮演着关键作用,具体表现为有效地获取居民对政策的认可,以及化解在地矛盾。在旧城改造过程中,社区居委会所发挥的治理作用对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城市治理的转型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前言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三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二章 争议空间与空间争议:我国城市主义、城市空间与社会问题的历史演进
- 一 城市主义转型与重构:从“计划的空间”到“资本的空间”
- 二 从“管理主义”到“企业主义”:争议的空间及其政治经济逻辑
- 三 空间区位、空间正义与空间权利:中产阶层化进程中的空间争议
- 四 本章小结:城市主义与城市社会问题
- 第三章 治理城市空间矛盾:从发展的逻辑到稳定的逻辑
- 一 中国情景下的城市社会矛盾:拖延性策略及其内在理性
- 二 治理矛盾的地方策略:强制权力的合法性使用
- 三 基于稳定的干预:体制压力下的地方治理转型
- 四 本章小结:城市空间矛盾及其治理策略
- 第四章 城市主义及其转型:青岛社会矛盾及其治理策略的历史演进
- 一 本地主义与殖民主义:德国殖民时期城市规划与社会治理的空间策略
- 二 城市社会矛盾、社会隔离与空间警戒:日占时期的城市政治与城市形态
- 三 “节俭城市”: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矛盾及其空间治理技术
- 四 新自由主义城市:发展的政策话语与空间矛盾的治理实践
- 五 本章小结:地方城市主义与治理挑战
- 第五章 旧城改造中的“社区实验”:远程治理的艺术
- 一 现代国家治理技术:我国社会转型与社区实验
- 二 NS社区居委会:“小巷总理”的日常与权责
- 三 “远程治理”:政府监管的外卷化与自上而下的权力运作技巧
- 四 本章小结:社区治理的政策逻辑与政策理性
- 第六章 塑造“一致性赞同”的基层治理智慧:社区参与协商
- 一 “授权社区”的治理艺术:城市更新中的社区参与和民主协商
- 二 框架既定的社区参与:打开城市空间规划的政策黑箱
- 三 “去除枝丫”行动:规范的社区参与路径如何生成?
- 四 社区协商:话语权力、价值观认同与“一致性赞同”的生产
- 五 本章小结:工具性的社区参与及其意义
- 第七章 社会资本与社区治理:钉子户的治理策略与治理逻辑
- 一 作为新自由主义治理术的社会资本
- 二 NS社区的社会资本:单位制小区中的人际关系构建逻辑
- 三 通过社会资本的治理策略:赋权与赋责的双重政策逻辑
- 四 劝说钉子户:象征性权力的创造性运作
- 五 本章小结:社区治理中的社会资本及其运作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我国城市更新中的治理逻辑与治理技术
- 一 “通过社区的治理”:我国城市更新与城市治理转型
- 二 中国特色的治理术
- 三 经历城市更新:居民城市权利与话语表达
- 四 迈向未来的政策议程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