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吴子复:深厚功力,创“吴体”;研究著作填补北方了解空白。

内容简介

吴子复(1899—1979),著名的书法家、书法教育家、画家、美术教育家,尤以书法的成就非常突出,且影响深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岭南地区,与吴先生同时代及后继习隶书者,几乎无不受其影响。因其功力深厚,风格面貌突出,学之者众,论者遂尊其书体为“吴体”。然而,遗憾的是,吴先生的影响,主要还是局限于岭南地区。五岭以北,对其人其艺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凌峰先生的这部研究著作的出版,填补了这一空白,对现当代书法史、书法创作、书法教育研究而言,也是一件嘉惠艺林的好事。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序一
  • 序二
  • 绪论
  • 第一章吴子复的人文熏陶与艺术底蕴
  • 第一节 古百越痕迹和吴氏宗亲的成就激励
  • 第二节 吴子复对六祖禅宗文化的艺术体验
  • 第二章吴子复的隶书人生
  • 第一节 启蒙吸收期
  • 第二节 发展传播期
  • 第三节 成熟稳重期
  • 第四节《好大王碑》情结
  • 第三章碑学理论的关注和实践
  • 第一节 重视碑学理论
  • 第二节 汉隶六碑学习法
  • 第四章吴子复隶书的风貌特点和线条美
  • 第一节 吴子复隶书的风貌特点
  • 第二节 吴子复隶书的线条美
  • 第五章吴子复隶书创作的意境
  • 第一节 意境的阐发
  • 第二节 意境的移情作用与艺术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吴子复年谱
  • 附录二吴子复作品选
  • 附录三凌峰论文选
  • 颜真卿《祭侄文稿》的创作过程及心理操作模式
  • 一 颜真卿和他的《祭侄文稿》
  • 二 《祭侄文稿》物我同一的创作过程
  • 三 《祭侄文稿》瞬间修辞完成的心理操作模式
  • 结语
  • 从《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看颜真卿书法的风格与特征
  • 结语
  • 躲进佛门作红尘诗歌的苏曼殊大师
  • 一、为情赎罪出家
  • 二、二次出家
  • 三、烙臂受戒三入佛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上海书画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成立于1960年,是艺术出版领域最具品牌价值的现代化出版传媒机构之一,长期以来致力于以中国书画艺术为核心的专业出版方向,坚持品牌战略,走精品路线,以优秀文化为底蕴,以学术出版为高地,建构起以专业图书和大众普及图书互为支撑,以教材、期刊为两翼的出版架构。拥有一支专业化的团队,曾多次举行国际学术研讨会,多项图书列入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级图书奖和专业内最高奖,在读者中拥有广泛影响。现在每年出版图书六百余种,其中如《中国书画全书》《中国书法史绎》《中国文人画史》《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海派绘画大系》《藏传佛教艺术发展史》《锦绣文章》《怀袖雅物》《董其昌全集》《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吴昌硕全集》《上海博物馆藏珍本碑帖丛刊》《中国书画基本丛书》《中国砖铭全集》等大型出版项目,《中国碑帖名品》《中国绘画名品》《中国篆刻名品》《简帛书法大系》等系列专业图书,《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中国书法大字典》《中国书法大事年表》《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碑帖综录》《上海图书馆善本碑帖综录》等专业工具书,均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声誉。《书法》《书法研究》《书与画》《艺术当代》《公共艺术》等专业期刊依托知识性、学术性和多样化的活动,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形象。完整的出版业态和多层次的出版格局,使出版社拥有了丰富的资源和平台联动效应。2016年成为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授牌的“书法研究出版中心”,2017年荣获国家出版政府奖先进单位。出版社将秉承传统,以“艺术重塑人生”为理念,以“有美必臻”为工作精神,以“聿修、敏求、团结、超越”为企业文化追求,继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