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1千字
字数
2016-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分析新三板市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展示操作流程。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新三板的挂牌、上市以及上市后的资本运作等角度,分析了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发展和新三板市场的状况,以及挂牌、上市等流程的具体实践操作。它的最大特点是将新三板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给读者充分展示新三板运作的整体流程,让读者既能吸取理论知识,又能熟悉实务操作流程。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成长型企业融资现状及发展
- 第一节 国内成长型企业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国内成长型企业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成长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单一
- 三、成长型企业面临的新压力
- 第二节 我国成长型企业主要融资模式
- 一、我国成长型企业股权融资模式
- 二、我国成长型企业债权融资模式
- 三、我国成长型企业融资租赁模式
- 四、我国成长型企业股权质押融资模式
- 五、我国成长型企业其他融资模式
- 第三节 我国中小成长型企业融资趋势
- 一、中小成长型企业融资趋势之多元化
- 二、中小成长型企业融资趋势之规范化
- 三、中小成长型企业融资趋势之便捷化
- 四、中小成长型企业融资趋势之理性化
- 第二章 新三板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1]
- 第一节 新三板的历史沿革
- 一、STAQ和NET系统简介
- 二、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
- 三、中关村科技园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
- 四、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 五、扩容后的新三板
- 第二节 新三板的发展现状
- 一、新三板的全国性
- 二、新三板的创新性
- 三、新三板的前瞻性
- 四、新三板的发展性
- 第三章 新三板市场在外市场的地位和比较
- 第一节 我国的场外交易市场概述
- 一、场外交易市场的特点
- 二、场外交易市场的比较
- 第二节 我国场外市场之间的比较
- 一、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交易制度比较
- 二、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规则体系比较
- 三、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融资能力比较
- 四、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前景比较
- 第三节 新三板和纳斯达克的比较
- 一、发展轨迹比较
- 二、市场地位比较
- 三、做市商制度比较
- 四、交易制度比较
- 五、规则体系比较
- 第四章 新三板挂牌的影响与风险[1]
- 第一节 利用新三板市场融资的显性收益
- 一、拓宽融资渠道
- 二、实现市场公平定价
- 三、提供转板通道
- 四、享受政策优惠
- 五、便于股份转让
- 第二节 利用新三板市场融资的隐性收益
-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二、构建可持续发展道路
- 三、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
- 四、有利于转板上市
- 第三节 利用新三板挂牌的风险
- 一、系统性风险
- 二、非系统性风险
- 三、运营成本增加
- 四、协调一致的难度加大
- 五、控制权之争
- 第五章 新三板进场前工作[1]
- 第一节 企业挂牌新三板的主要条件
- 一、新三板挂牌的基本条件
- 二、新三板挂牌基本条件的解读
- 第二节 律师事务所进场工作
- 一、尽职调查的意义
- 二、尽职调查的内容
- 三、尽职调查完成后的律师工作
- 第三节 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
- 一、公司治理结构规范的意义
- 二、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治理
- 三、约束与激励
- 四、控制关联交易
- 五、规范控股股东与公司的关系
- 六、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协调
- 第四节 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梳理
- 一、上市公司需要一个资本市场能够看懂的战略规划
- 二、上市公司需要一个资本市场愿意接受的战略规划
- 三、上市公司需要建立正确的市值管理思维认识
- 第五节 公司财务制度的规范和调整
- 一、财务独立
- 二、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
- 三、《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
- 四、选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 五、基准日资产、负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 六、非货币出资的权属不清
- 七、非货币出资的估价不实
- 八、抽逃出资和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资产或资源
- 九、股东占用企业资金
- 十、相互出资、循环出资
- 十一、资产的入账价值与后续核算
- 十二、资产的法律手续存在瑕疵
- 十三、收入确认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
- 十四、成本的归集、分配与结转
- 十五、账外业务
- 第六章 新三板上市公司资本运作智慧系统[1]
- 第一节 定向增发再融资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定向增发的主要模式
- 一、挂牌同时可以进行定向发行
- 二、小额融资豁免
- 三、储价发行
- 第三节 定向增发的基本流程
- 一、决议
- 二、发行与认购
- 三、验资
- 四、提交文件
- 五、材料审查
- 六、出具股份登记函
- 七、披露相关公告并办理股份登记
- 八、公开转让
- 第四节 定向增发的风险和收益
- 一、定向增发面临的风险
- 二、定向增发的收益
- 第七章 新三板市场转板上市[1]
- 第一节 新三板市场转板制度现状
- 第二节 新三板挂牌企业转板上市的意义
- 第三节 新三板挂牌企业转板上市的风险
- 第四节 转板上市的条件和流程
- 一、通过IPO转板上市
- 二、通过被收购“借道”上市
- 三、“借壳”上市公司实现上市
- 四、直接“对接”创业板/主板
- 第五节 国外或地区转板制度经验借鉴
- 一、美国纳斯达克
- 二、我国台湾地区柜台市场(OTC)
- 三、日本加斯达克
- 第八章 新三板融资案例[1]
- 案例一:北京蓝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挂牌分析
- 一、公司概况
- 二、挂牌前公司股本演变情况
- 三、新三板挂牌前后财务分析
- 四、案例总结
- 案例二:北京速原中天科技股份公司增资分析
- 一、公司概况
- 二、挂牌前公司股本演变情况
- 三、新三板挂牌前后财务分析
- 四、公司增资前后财务分析
- 五、案例总结
- 案例三: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转板分析
- 一、公司概况
- 二、挂牌前公司股本演变情况
- 三、新三板挂牌前后财务分析
- 四、公司转板创业板前后财务分析
- 五、公司股价变动情况及分析
- 六、案例总结
-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二章 证券发行
- 第三章 证券交易
- 第一节 一般规定
- 第二节 证券上市
- 第三节 持续信息公开
- 第四节 禁止的交易行为
- 第四章 上市公司的收购
- 第五章 证券交易所
- 第六章 证券公司
- 第七章 证券登记结算机构
- 第八章 证券服务机构
- 第九章 证券业协会
- 第十章 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 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 第十二章 附 则
- 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
- 一、充分发挥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功能
- 二、建立不同层次市场间的有机联系
- 三、简化行政许可程序
- 四、建立和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
- 五、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
- 六、加强协调配合,为挂牌公司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二章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的职能
- 第三章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的组织结构
- 第四章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的自律监管
- 第五章 监督管理
- 第六章 附 则
- 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涉及新修订《公司法》相关条文适用和挂牌准入
-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二章 股票挂牌
- 第三章 股票转让
- 第四章 挂牌公司
- 第五章 主办券商
- 第六章 监管措施与违规处分
- 第七章 附 则
-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挂牌条件适用基本标准指引(试行)
- 一、依法设立且存续满两年
- 二、业务明确,具有持续经营能力
- 三、公司治理机制健全,合法规范经营
- 四、股权明晰,股票发行和转让行为合法合规
- 五、主办券商推荐并持续督导
- 六、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要求的其他条件
-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主办券商推荐业务规定(试行)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二章 机构与人员
- 第三章 尽职调查
- 第四章 内 核
- 第五章 推荐挂牌规程
- 第六章 持续督导
- 第七章 监管措施和违规处理
- 第八章 附 则
-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主办券商管理细则(试行)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二章 业务申请
- 第三章 业务管理
- 第四章 日常管理
- 第五章 自律监管
- 第六章 附 则
-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细则(试行)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二章 定期报告
- 第三章 临时报告
- 第四章 监管措施和违规处分
- 第五章 释 义
- 第六章 附 则
-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细则(试行)
- 附录二:新三板尽职调查实用网站汇总
- 特别鸣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法治出版社
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治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