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对民国时期一件重大案件“罗文干案”的分析和梳理。

内容简介

“罗文干案”是发生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大案”“要案”,当时政府众议院的正副议长向大总统举报时任财政总长的罗文干在“奥国借款”事件中受贿。由于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华币,同时牵涉多名政府高官,该案同时激起政潮、学潮、法潮,堪称近代中国“级别”最高且最具影响的刑事案件之一,其复杂性超乎想象。

作者从这一案件的告诉与审断着手,通过事实论述与逻辑梳理,从告诉程序合法性辩证、案件审断与事实原委、影响案件审理结果的内政外交因素三个方面揭示了“罗案”最终“了犹未了”所表现出的法政纠结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法政纠结:罗文干案告诉程序的合法性争议
  • 一、罗案告诉程序的合法性争议
  • 二、罗案“声请再议”的缘由与法律依据
  • 三、蔡元培辞职与罗案检审法律生态的变化
  • 四、罗案处置中“独立司法”存在的问题与外部干预
  • 五、法院对罗案的程序合法裁断
  • 第二章 罪抑非罪:罗文干案的审断与案情原委
  • 一、被告“受贿”指控的事实辩证
  • 二、被告“伪造公文”指控的事实辩证
  • 三、被告“损害国家利益”指控的事实辩证
  • 四、奥国战争赔款与中方债务冲抵
  • 五、中国在奥债新旧合同转换中的损失估算
  • 第三章 了犹未了:法政纠结下罗文干案的结局
  • 一、“保洛之争”与罗案的曲折反复
  • 二、影响罗案检审的外交因素
  • 三、顾维钧出任外长与罗案妥协
  • 四、罗案判决与奥款展期合同的善后处置
  • 第四章 结语
  • 附录 罗文干案部分重要资料辑录
  • 注释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

“新民说”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继“理想国”之后,于2012年底开始打造的另一全新文化品牌。“新民说”的理念是寻求“现代中国的维新固本之道”。它不依凭于想象与感性,而是着力于理性的塑造,意在“作新民”;它兼具人文情怀与批判精神,更寻求“建设性”之道。更进一步,在这里,我们试图实践并建立一种商谈的公共文化,善用公共讨论,引进公共讨论的规范和要求,为建构理性的公民社会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