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部严肃的中国问题观察著作,有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发展路径的同情,又尽可能保持客观,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自身、看待世界。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郑永年关于中国新民族主义的专著,属于国际关系的一部分。回答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重拾民族自豪感的背景下,西方国家为何在思考中国对于世界的意义时,为何执着于担忧中国崛起对世界秩序构成的挑战和威胁而无视中国崛起对世界的贡献。

本书分为七个章节,系统全面论述了中国民主主义的兴起背景,影响因素,并以国际视野客观分析当今世界几个文明冲突与民族主义的辩证关系。最后对中国新民族主义的发展方向做了极具深度的思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者序
  • 英文版序言
  • 致谢
  • 第一章 在中国发现中国民族主义
  • 一、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与中国民族主义
  • 二、国家认同与对外行为
  • 三、中国问题和民族主义
  • 结论
  • 第二章 国家权力危机中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
  • 一、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
  • 二、放权与发展
  • 三、国家—社会关系
  • 四、对国家权力危机的认知和国家主义的兴起
  • 结论
  • 第三章 认同危机:“新左派”和反西化浪潮
  • 一、寻求新的民族认同:现代化还是“西化”
  • 二、反对制度拜物教
  • 三、中国经济改革理论的“本土化”
  • 四、“赶超”还是“比较优势”
  • 五、新集体主义的理论抱负是什么?
  • 六、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
  • 结论
  • 第四章 文明的冲突?儒家文明vs.基督教文明
  • 一、现代中国的民族认同和民族主义
  • 二、儒家民族主义?
  • 三、文明的冲突?
  • 四、民族主义的转型?
  • 结论
  • 第五章 爱国主义、新民族主义的官方话语
  • 一、作为官方民族主义的爱国主义
  • 二、中国人如何感受到威胁
  • 三、军民联合和官方运动
  • 四、中国官方对反华理论的话语反攻
  • 结论
  • 第六章 新的认同、国家利益和国际行为
  • 一、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国家战略
  • 二、后冷战时期的国家利益
  • 三、中美关系:从敌人到“战略伙伴”
  • 四、钓鱼岛争端
  • 五、从双边主义到多边主义
  • 结论
  • 第七章 中国新民族主义将何去何从?
  • 一、后冷战时期的中国战略选择
  • 二、中国真的会被围堵吗?
  • 三、自由主义与新民族主义的争论
  • 四、中国正在拥抱这个世界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整书介绍了中国的新民族主义发展,以及与自由主义之间的辩论,值得一读。但是文中引用的部分观点,实在令 2022 年的我无法苟同。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东方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作为人民出版社的副牌,创建于1986年,专注于高品质的经济管理、励志和健康类图书的出版,并利用人民出版社的优势资源和发行渠道,成功占据了中国大陆地区同类书籍出版市场的三强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