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用户推荐指数
历史
类型
8.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9千字
字数
2025-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日本中世战争的真实面貌,打破传统史观的全新解读。
内容简介
从源平合战到应仁之乱的三百多年间,即12世纪初至15世纪中叶,是日本历史上被称为“中世”的战乱年代,死亡随时笼罩着日本武士。
本书聚焦于其中自蒙古袭来到应仁之乱的二百多年间,即13世纪中叶至15世纪中叶的“战争时代”,描绘出一幅真实而多彩的日本中世历史画卷:比起追求功绩,武士更畏惧死亡;所谓的“恶党”并非全都是恶人;朝廷贵族们比武士更勇敢。它突破了以往日本研究史的传统结论,用当代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个时期,浓墨重彩地勾勒出了生活在那个“战争时代”的人们的真实样貌。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作为“战争时代”的日本中世
- 第一章 蒙古袭来与镰仓武士
- 不知何为“战争”的镰仓武士
- 蒙古袭来是一场能够避免的战争吗?
- 镰仓幕府的“和平痴呆症”
- “一骑打”真的存在吗?
- 镰仓武士的装备
- 武士团的构成
- 日本军队的弱点
- 虚构的“元军优势”
- “神风”的真相
- 元军撤退的真正原因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和平主义”
- 写下遗书后出征
- 幕府权力的变质
- “战时体制”与镇西御家人
- 镰仓后期仍是“战争时代”吗?
- 第二章 “恶党”时代
- “恶党”楠木正成?
- 《峰相记》所描绘的虚像
- 作为诉讼用语的“恶党”
- 作为宗教用语的“恶党”
- 恶党论的局限
- 有德人——中世“Hills族”的登场
- 有德人为什么是僧侣?
- 僧人形象的武士
- “一元化”的生存策略
- “都鄙名誉恶党”寺田法念
- 恶党很强吗?
- 为什么镰仓幕府会灭亡?
- 第三章 新的“战争”——南北朝内乱
- 后醍醐天皇与足利尊氏
- 迷失在“压倒性胜利”自信中的后醍醐天皇
- 足利尊氏的躁郁症问题
- 东奔西走的兄长——足利尊氏
- 肩负“政道”重任的弟弟——足利直义
- 由室町幕府内部纷争引发的“六十年战争”
- 守护与大将
- 四处转战的武士们
- 掠夺性军事作战
- 兵粮料所的设立
- 何为“半济令”?
- 阵夫与野伏
- “战术革命”是否存在?
- 第四章 武士们在南北朝时代的生存之道
- 不想战斗的武士
- 接连不断的战死者
- 准备赴死的心态
- 战死以外的风险
- 武士们的危机管理型继承策略
- 一族团结的必要性
- 难以团结的兄弟亲族
- 出乎意料的长期内乱
- “天下三分”的困惑
- 对远征的忌避与“一元化”的推进
- 作为“危机管理机制”的一揆
- 一揆契状——一种战时立法
- 第五章 指挥官们的掌握人心之术
- 是催促还是劝诱?
- 善战的公家
- 北畠显家的地方分权论
- 北畠亲房是“高高在上”吗?
- 北畠亲房的“失败本质”
- 今川了俊是“悲剧名将”吗?
- 受到掣肘的今川了俊
- 大将的艰辛
- 到处下发的约定文书
- 晓以大义名分
- 大将间的交涉
- 军势的“劝进”
- 游行僧的脚步
- “劝进”同样是军功
- 大将们的“大本营发表”
- 第六章 武士的“战后”
- 远征是一柄双刃剑
- 足利义诠的挫折
- 畠山国清的误算
- 厌倦远征
- 大内氏与山名氏的“归降”
- 应安大法——“大规模战斗的终结宣言”
- 战斗状态的解除
- 足利义满的一族离间策略
- 内乱的闭幕
- 载櫜弓矢
- 终章 “战后体系”的终结
- 妥协的产物——“室町和平”
- 足利义持与诸大名的“和解”
- “温和派”重臣——畠山满家
- 以“摆脱战后体系”为目标
- 室町幕府的“终结之始”
- 被逼入绝境的赤松满祐
- 将军犬死
- “夺回幕府”
- 空洞化的京都
- 山名宗全和“战后体系”
- 足利义政的错误
- 足轻和土一揆
- 村庄的“集体自卫权”
- 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 自掘坟墓——“下克上”的兴起
- 和平,是否“美好”?
- 参考文献
- 结语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逐步建成了完整的包含编辑、设计、制作、印制、仓储、推广、销售的出版机构组织架构。迄今策划出版图书千余种,在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古典语言学、地理学、医学、文学、电影、艺术、摄影、音乐、漫画、大众、生活、经管、童书和少儿英语等所有涉猎的图书品类中均不乏读者口碑上佳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