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2千字
字数
2024-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厘清未来我国儿童福利制度的时代转向与建设方略。
内容简介
本书以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基于八个省份4943名儿童的问卷调查及183名被访者的深度访谈,发现当前我国留守儿童可感知的福利供给相比于非留守儿童明显衰减,这与其家庭福利组合内部出现的责任缺位及福利多元组合的替代性服务递送不足有关。
本书认为应当高度重视儿童福利制度建设不足给有功能障碍家庭子女带来的照顾赤字问题,通过强化“儿童投资型国家”的建设理念和推动进阶式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建设来减少人口大规模流动给特定儿童带来的童年逆境,以构建普惠性强、可及性高和协同性强的新型儿童福利组合框架,织密兜牢社会保障网。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问题的提出
- 一 留守儿童是检验儿童福利制度的关键
- 二 研究回应的四个基本问题
- 三 研究在学理与应用上的价值
- 第二章既有文献的系统回顾
- 一 留守儿童的概念、风险与群体差异
- 二 福利态度的测量、概貌与中国情境
- 三 福利多元主义的中西方学术讨论
- 第三章研究的方案设计
- 一 研究思路的演进与章节分布
- 二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样本状况
- 三 核心概念的测量及其操作化
- 四 研究重点及可能的创新
- 第四章我国的儿童福利体系
- 一 我国“儿童福利”的独特意涵
- 二 儿童福利发展的历史脉络
- 三 儿童福利体系的基本框架
- 第五章不同类型儿童福利态度的量化比较
- 一 样本基本状况
- 二 留守儿童的典型特征
- 三 留守儿童面临的现实风险
- 四 留守儿童的福利态度
- 第六章留守儿童福利态度形成的质性阐释
- 一 监护缺失的留守儿童
- 二 留守儿童面临的普遍风险
- 三 监护缺失留守儿童的特殊风险
- 四 留守儿童的福利态度
- 第七章儿童福利制度的转型升级
- 一 儿童福利制度转型的必要性
- 二 儿童福利制度的时代转向
- 三 儿童福利制度的建设方略
- 第八章结论、讨论和建议
- 一 留守儿童问题是儿童福利制度局限的微观镜像
- 二 系统改善儿童福利制度的具体举措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访谈人员名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