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介绍我国中药实验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的新进展,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内容简介

共分为五篇,共四十五章,介绍了中药方剂、单味药、有效部位或成分等实验药理学及临床药理学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思路、技术方法、研究进展等,反映了我国中药实验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新进展。收录的文章主要以约请作者总结本人从事的研究工作为主,包括中药方剂、单味药、有效部位或成分等实验药理学及临床药理学的研究进展。本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广大读者介绍近年来我国中药药理学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研究进展,供广大中药药理学及相关领域的工作者参考,为迎接新一轮中药药理学及中药新药研究提供帮助,并以此纪念《中药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创办30周年,并向创办人周金黄、王建华、刘干中、陈可冀、廖家桢等前辈致敬!

目录

  • 版权信息
  • 简介
  • 《中药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第一册)编委简介
  • 著名中医药学家为《中药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题词
  • 丛书序言
  • 前言
  • 第一篇 中药现代化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药现代化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中药现代化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结语与展望
  • 第二章 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有关问题分析与思考
  • 第一节 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发展历程概述
  • 第二节 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相关问题浅析
  • 第三节 关于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的思考
  • 第四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新形势下中药创新药物的发现与研发思路
  • 第四章 中药多组分药代-药效关联研究新思路与新方法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应用实例
  • 第四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现状与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表型组学与中药药理学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中药方剂的组成结构及临床应用
  • 第三节 中药方剂的药理学研究现状概述
  • 第四节 表型组学与中医药学的辨证论治
  • 第五节 药物表型组学在中药方剂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六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中药注册新分类及相关要求浅析
  • 第一节 中药注册分类改革的背景
  • 第二节 新注册分类内容的主要变化
  • 第三节 申报资料要求
  • 第四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中药药理学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 第八章 中药复方功效的拟临床研究与评价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方剂组学视野下的药理机制分析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方剂组学的研究方法和设计思路
  • 第三节 清开灵组分配伍的方剂组学示范研究
  • 第四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组学技术在中药药理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组学研究技术
  • 第三节 组学技术在中药药理研究中的应用
  • 第四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药物研发及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人工智能技术的概念、发展历史和现状
  • 第三节 人工智能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 第四节 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五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十二章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药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中药药理学的进展
  • 第三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十三章 基于高通量筛选的中药新药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及其进展
  • 第三节 高通量筛选在中药新药研究中的应用
  • 第四节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与中药复方研究
  • 第五节 网络药理学与中药筛选
  • 第六节 中药成分的高通量筛选策略
  • 第七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十四章 中药系统药理学理论、技术及应用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系统药理学概念、原理及方法
  • 第三节 系统药理学在中药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四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十五章 中药质量生物评价与控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中药质量生物评价的发展
  • 第三节 中药质量生物评价的技术要求及基本方法
  • 第四节 生物评价在中药质量标准化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五节 生物评价在中药研发相关环节中的应用
  • 第六节 中药质量生物评价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和问题
  • 第七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篇 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
  • 第十六章 丹知青娥方雌激素样作用的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结果
  • 第三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十七章 小柴胡汤抗抑郁作用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结果
  • 第三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十八章 补阳还五汤对中风神经保护及促进脑修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十九章 六味地黄汤活性成分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六味地黄汤活性成分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研究
  • 第三节 六味地黄汤活性成分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四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章 补肾益精法双重调控骨代谢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一章 复方丹参滴丸改善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脏微循环障碍的作用及其机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脏微循环障碍和心肌损伤的发生机制
  • 第三节 复方丹参滴丸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脏微循环障碍、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四节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二章 三叶糖脂清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三叶糖脂清方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三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三章 丹参/三七配伍的效应特点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结果
  • 第三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四章 热毒宁注射液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五章 丹红注射液临床研究进展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四篇 中药有效成分药理学研究
  • 第二十六章 中西医结合的药理研究诠释灵芝“扶正固本、扶正祛邪”治则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七章 黄芩活性成分与黄芩素抗帕金森病研究
  • 第一节 黄芩活性成分研究概况
  • 第二节 黄芩药理作用研究
  • 第三节 黄芩素与黄芩苷功效相关药理作用研究
  • 第四节 基于高通量筛选的黄芩素治疗帕金森病作用的发现
  • 第五节 黄芩素治疗帕金森病作用研究
  • 第六节 黄芩素治疗帕金森病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七节 黄芩素药动学研究
  • 第八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八章 抗抑郁药巴戟天寡糖胶囊的临床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巴戟天寡糖胶囊抗抑郁作用的临床研究
  • 第三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十九章 淫羊藿黄酮和淫羊藿苷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实验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结果
  • 第三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十章 人参皂苷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人参皂苷治疗神经系统疾患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十一章 金钗石斛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三十二章 中药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中药多糖药理学研究
  • 第三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十三章 枸杞多糖现代化学和神经免疫药理学研究进展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枸杞多糖的化学研究
  • 第三节 枸杞多糖的神经免疫药理学研究
  • 第四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十四章 网络药理学及姜黄素的研究进展
  • 第一节 网络药理学概述
  • 第二节 网络药理学与抗肿瘤药的研发
  • 第三节 网络药理学方法与组学研究的关系
  • 第四节 网络药理学和药物发现
  • 第五节 姜黄素的分子靶点
  • 第六节 姜黄素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第七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十五章 淫羊藿苷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机制及临床转化硏究进展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淫羊藿苷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第三节 淫羊藿苷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临床研究进展
  • 第四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五篇 中药国际化发展及临床研究
  • 第三十六章 中药复方制剂规范化及国际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国际传统药物注册管理的形势分析
  • 第二节 我国传统中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中药复方规范化、国际化的发展机遇
  • 第四节 中药复方制剂发展战略的对策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第三十七章 中药国际化发展的策略与思路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中药国际化发展现状
  • 第三节 中药国际化的机遇和风险
  • 第四节 中药国际化策略
  • 第五节 中药国际化产品开发
  • 第六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免责声明
  • 第三十八章 中药在美国的监管途径和临床研究进展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对植物产品的常规监管途径
  • 第三节 生产、质量和控制
  • 第四节 临床前要求和过往人用历史
  • 第五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十九章 中药欧盟简化注册法规研究进展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欧盟草药药品简化注册法规概述
  • 第三节 中药欧盟注册法规研究回顾
  • 第四节 中药产品欧盟注册进展
  • 第五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四十章 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四十一章 连花清瘟制剂的现代药理学和国际化临床研究进展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四十二章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国际化临床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四十三章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国际化临床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复方丹参滴丸的国际化研究历程
  • 第三节 复方丹参滴丸国际化临床研究的实施和结果
  • 第四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四十四章 血脂康胶囊的现代药理学和国际化临床研究进展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中央级医药卫生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6月1日,是中国规模大、实力强、出版品种多的医学出版机构。1993年被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评为中国首批优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