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8.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835千字
字数
2016-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即《王文成公全书》,明代理学家王守仁(即王阳明)的全部著作的结集。
内容简介
全书38卷,具体包括:首编语录三卷,为传习录,附以《朱子晚年定论》,乃守仁在时,其门人徐爱所辑,而钱德洪删订之者。次为文录五卷,皆杂文;次为别录十卷,乃奏疏公移之类。次外集七卷,为诗及杂文。次续编六卷,则文录所遗,搜辑续刊者。后附以年谱五卷,世德记二卷。
其初本各自为卷,隆庆六年,御史谢廷杰巡按浙江,始合刻之。谢氏刻本影响深远,几为后出各本之祖。
本次点校,即以《四部丛刊》影印之隆庆谢氏刻本为底本进行点校。本书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哲学和事功史迹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华国学文库出版缘起
- 前 言
- 王文成公全书序
- 诰 命
- 新建侯文成王公小像
- 旧 序
- 传习录序
- 阳明先生文录序
- 阳明先生文录序
- 重刻阳明先生文录后语
- 阳明先生文录续编序
- 刻文录叙说
- 卷之一 语录一
- 传习录上
- 卷之二 语录二
- 传习录中
- 答顾东桥书
- 启问道通书
- 答陆原静书
- 又
- 答欧阳崇一
- 答罗整庵少宰书
- 答聂文蔚
- 二
-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 教约
- 卷之三 语录三
- 传习录下
- 附录 朱子晚年定论
- 朱子晚年定论
- 答黄直卿书
- 答吕子约
- 答何叔京
- 答潘叔昌
- 答潘叔度
- 与吕子约
- 与周叔谨
- 答陆象山
- 答符复仲
- 答吕子约
- 与吴茂实
- 答张敬夫
- 答吕伯恭
- 答周纯仁
- 答窦文卿
- 答吕子约
- 答林择之
- 又
- 答梁文叔
- 答潘叔恭
- 答林充之
- 答何叔景
- 又
- 又
- 答林择之
- 答杨子直
- 与田侍郎子真
- 答陈才卿
- 与刘子澄
- 与林择之
- 答吕子约
- 答吴德夫
- 答或人
- 答刘子澄
- 卷之四 文录一
- 书一 始正德己巳至庚辰
- 与辰中诸生 己巳
- 答徐成之 辛未
- 答黄宗贤应原忠 辛未
- 答汪石潭内翰 辛未
- 寄诸用明 辛未
- 答王虎谷 辛未
- 与黄宗贤 辛未
- 二 壬申
- 三 癸酉
- 四 癸酉
- 五 癸酉
- 六 丙子
- 七 戊寅
- 与王纯甫 壬申
- 二 癸酉
- 三 甲戌
- 四 甲戌
- 寄希渊 壬申
- 二 壬申
- 三 癸酉
- 四 己卯
- 与戴子良 癸酉
- 与胡伯忠 癸酉
- 与黄诚甫 癸酉
- 二 丁丑
- 答天宇书 甲戌
- 二 甲戌
- 寄李道夫 乙亥
- 与陆原静 丙子
- 二 戊寅
- 与希颜台仲明德尚谦原静 丁丑
- 与杨仕德薛尚谦 丁丑
- 寄闻人邦英邦正 戊寅
- 二 戊寅
- 三 庚辰
- 与薛尚谦 戊寅
- 二
- 三
- 寄诸弟 戊寅
- 与安之 己卯
- 答甘泉 己卯
- 二 庚辰
- 答方叔贤 己卯
- 与陈国英 庚辰
- 复唐虞佐 庚辰
- 卷之五 文录二
- 书二 始正德辛巳至嘉靖乙酉
- 与邹谦之 辛巳
- 二 乙酉
- 与夏敦夫 辛巳
- 与朱守忠 辛巳
- 与席元山 辛巳
- 答甘泉 辛巳
- 答伦彦式 辛巳
- 与唐虞佐侍御 辛巳
- 答方叔贤 辛巳
- 二 癸未
- 与杨仕鸣 辛巳
- 二 癸未
- 三 癸未
- 与陆元静 辛巳
- 二 壬午
- 答舒国用 癸未
- 与刘元道 癸未
- 答路宾阳 癸未
- 与黄勉之 甲申
- 二 甲申
- 答刘内重 乙酉
- 与王公弼 乙酉
- 答董澐萝石 乙酉
- 与黄宗贤 癸未
- 寄薛尚谦 癸未
- 卷之六 文录三
- 书三 始嘉靖丙戌至戊子
- 寄邹谦之 丙戌
- 二 丙戌
- 三 丙戌
- 四 丙戌
- 五 丙戌
- 答友人 丙戌
- 答友人问 丙戌
- 答南元善 丙戌
- 二 丙戌
- 答季明德 丙戌
- 与王公弼 丙戌
- 二 丁亥
- 与欧阳崇一 丙戌
- 寄陆原静 丙戌
- 答甘泉 丙戌
- 答魏师说 丁亥
- 与马子莘 丁亥
- 与毛古庵宪副 丁亥
- 与黄宗贤 丁亥
- 答以乘宪副 丁亥
- 与戚秀夫 丁亥
- 与陈惟濬 丁亥
- 寄安福诸同志 丁亥
- 与钱德洪王汝中 丁亥
- 二 戊子
- 三 戊子
- 答何廷仁 戊子
- 卷之七 文录四
- 序记说
- 别三子序 丁卯
- 赠林以吉归省序 辛未
- 送宗伯乔白岩序 辛未
- 赠王尧卿序 辛未
- 别张常甫序 辛未
- 别湛甘泉序 壬申
- 别方叔贤序 辛未
- 别王纯甫序 辛未
- 别黄宗贤归天台序 壬申
- 赠周莹归省序 乙亥
- 赠林典卿归省序 乙亥
- 赠陆清伯归省序 乙亥
- 赠周以善归省序 乙亥
- 赠郭善甫归省序 乙亥
- 赠郑德夫归省序 乙亥
- 紫阳书院集序 乙亥
- 朱子晚年定论序 戊寅
- 别梁日孚序 戊寅
- 大学古本序 戊寅
- 礼记纂言序 庚辰
- 象山文集序 庚辰
- 观德亭记 戊寅
- 重修文山祠记 戊寅
- 从吾道人记 乙酉
- 亲民堂记 乙酉
- 万松书院记 乙酉
- 稽山书院尊经阁记 乙酉
- 重修山阴县学记 乙酉
- 梁仲用默斋说 辛未
- 示弟立志说 乙亥
- 约斋说 甲戌
- 见斋说 乙亥
- 矫亭说 乙亥
- 谨斋说 乙亥
- 夜气说 乙亥
- 修道说 戊寅
- 自得斋说 甲申
- 博约说 乙酉
- 惜阴说 丙戌
- 卷之八 文录五
- 杂著
- 书汪汝成格物卷 癸酉
- 书石川卷 甲戌
- 与傅生凤 甲戌
- 书王天宇卷 甲戌
- 书王嘉秀请益卷 甲戌
- 书杨思元卷 乙亥
- 书杨思元卷 乙亥
- 书玄默卷 乙亥
- 书顾维贤卷 辛巳
- 壁帖 壬午
- 书王一为卷 癸未
- 书朱守谐卷 甲申
- 书诸阳伯卷 甲申
- 书张思钦卷 乙酉
- 书中天阁勉诸生 乙酉
- 书朱守乾卷 乙酉
- 书魏师孟卷 乙酉
- 书魏师孟卷 乙酉
- 书朱子礼卷 甲申
- 书林司训卷 丙戌
- 书黄梦星卷 丁亥
- 卷之九 别录一
- 奏疏一
- 陈言边务疏 弘治十二年时进士
- 乞养病疏 十五年八月时官刑部主事
- 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 正德元年时官兵部主事
- 自劾乞休疏 十年时官鸿胪寺卿
- 乞养病疏 十年八月
- 谏迎佛疏 稿具未上
- 辞新任乞以旧职致仕疏 十一年十月时升南赣佥都御史
- 谢恩疏 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
- 给由疏 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
- 参失事官员疏 十二年三月十五日
- 闽广捷音疏 十二年五月初八日
- 申明赏罚以励人心疏 十二年五月初八日
- 攻治盗贼二策疏 十二年五月二十八日
- 类奏擒斩功次疏 十二五月二十八日
- 添设清平县治疏 十二年五月二十八日
- 疏通盐法疏 十二年六月十五日
- 卷之十 别录二
- 奏疏二
- 议夹剿兵粮疏 正德十二年七月初五日
- 南赣擒斩功次疏 十二年七月初五日
- 议夹剿方略疏 十二年九月十五日
- 换敕谢恩疏 十二年九月十五日
- 交收旗牌疏 十二年九月二十五日
- 议南赣商税疏 十二年九月二十五日
- 升赏谢恩疏 正德十二年十月初□日
- 横水桶冈捷音疏 十二年闰十二月初二日
- 立崇义县治疏 十二年闰十二月初五日
- 卷之十一 别录三
- 奏疏三
- 乞休致疏 正德十三年三月初四日
- 移置驿传疏 正德十三年二月二十五日
- 浰头捷音疏 十三年四月二十日
- 添设和平县治疏 十三年五月初一日
- 三省夹剿捷音疏 十三年六月十五日
- 辞免升荫乞以原职致仕疏 十三年六月十八日
- 再议崇义县治疏 十三年十月十一日
- 再议平和县治疏 十三年十月十五日
- 再请疏通盐法疏 十三年十月二十二百
- 升荫谢恩疏 十四年正月初二日
- 乞放归田里疏 十四年正月十四日
- 卷之十二 别录四
- 奏疏四
- 飞报宁王谋反疏 十四年六月十九日
- 再报谋反疏 十四年六月二十一日
- 乞便道省葬疏 十四年六月二十一日
- 奏闻宸濠伪造檄榜疏 十四年七月初五日
- 留用官员疏 十四年七月初五日
- 江西捷音疏 十四年七月三十日
- 擒获宸濠捷音疏 十四年七月三十日
- 奏闻益王助军饷疏 十四年七月三十日
- 旱灾疏 十四年七月三十日
- 请止亲征疏 十四年八月十七日
- 奏留朝觐官疏 十四年八月十七日
- 奏闻淮王助军饷疏 十四年八月十七日
- 恤重刑以实军伍疏 十四年八月二十五日
- 处置官员署印疏 十四年八月二十五日
- 二乞便道省葬疏 十四年八月二十五日
- 处置从逆官员疏 十四年八月二十五日
- 处置府县从逆官员疏 十四年八月二十五日
- 收复九江南康参失事官员疏 十四年九月初十日
- 卷之十三 别录五
- 奏疏五
- 乞宽免税粮急救民困以弭灾变疏 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 计处地方疏 十五年五月十五日
- 水灾自劾疏 十五年五月十五日
- 重上江西捷音疏 十五年七月十七日遵奉大将军钧帖
- 四乞省葬疏 十五年闰八月二十日
- 开豁军前用过钱粮疏 十五年九月初四日
- 征收秋粮稽迟待罪疏 十五年十二初十日
- 巡抚地方疏 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
- 剿平安义叛党疏 十六年五月十五日
- 乞便道归省疏
- 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 嘉靖元年正月初十日
- 再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 嘉靖元年
- 卷之十四 别录六
- 奏疏六
- 辞免重任乞恩养病疏 嘉靖六年六月
- 赴任谢恩遂陈肤见疏 六年十二月初一日
- 辞巡抚兼任举能自代疏 七年正月初二日
- 奏报田州思恩平复疏 七年二月十三日
- 地方紧急用人疏 七年二月十五日
- 地方急缺官员疏 七年二月十八日
- 处置平复地方以图久安疏 七年四月初六日
- 卷之十五 别录七
- 奏疏七
- 征剿稔恶瑶贼疏 七年四月十五日
- 举能抚治疏 七年正月二十五日
- 边方缺官荐才赞理疏 七年七月初六日
- 八寨断藤峡捷音疏 七年七月初十日
- 处置八寨断藤峡以图永安疏 嘉靖七年七月十二日
- 查明岑邦相疏 七年七月十九日
- 奖励赏赉谢恩疏 七年九月二十日
- 乞恩暂容回籍就医养病疏 七年十月初十日
- 卷之十六 别录八
- 公移一 提督南赣军务征横水桶冈三浰
- 巡抚南赣钦奉敕谕通行各属 正德十二年正月
- 选拣民兵
- 十家牌法告谕各府父老子弟
- 案行各分巡道督编十家牌
- 告谕各府父老子弟
- 剿捕漳寇方略牌 正月
- 案行广东福建领兵官进剿事宜
- 案行漳南道守巡官戴罪督兵剿贼
- 案行领兵官搜剿馀贼
- 奖励福建守巡漳南道广东守巡岭东道领兵官
- 告谕新民
- 钦奉敕谕切责失机官员通行各属
- 兵符节制 五月
- 预整操练
- 选募将领牌
- 批留岭北道杨璋给由呈
- 批广东韶州府留兵防守申
- 咨报湖广巡抚右副都御史秦防贼奔窜 八月
- 钦奉敕谕提督军务新命通行各属 九月
- 咨报湖广巡抚右副都御史秦夹攻事宜
- 征剿横水桶冈分委统哨牌
- 案行分守岭北道官兵戴罪剿贼
- 搜剿馀党牌
- 奖励湖广统兵参将史春牌
- 设立茶寮隘所
- 牌行招抚官 正德十三年二月
- 批留兵搜捕呈
- 批将士争功呈
- 告谕浰头巢贼 正德十二年五月
- 进剿浰贼方略
- 克期进剿牌 正德十三年正月
- 批汀州知府唐淳乞休申
- 告谕
- 仰南安赣州府印行告谕牌
- 禁约榷商官吏
- 批赣州府赈济石城县申
- 议处河源馀贼
- 告谕父老子弟 正德十四年二月
- 行龙川县抚谕新民
- 优奖致仕县丞龙韬牌
- 卷之十七 别录九
- 公移二 巡抚江西征宁藩
- 牌行赣州府集兵策应 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八日
- 咨两广总制都御史杨共勤国难
- 案行南安等十二府及奉新等县募兵策应 六月二十六日
- 宽恤禁约
- 奖瑞州府通判胡尧元擒斩叛党 六月二十七日
- 策应丰城牌
- 调取吉水县八九等都民兵牌
- 预备水战牌
- 咨都察院都御史颜权宜进剿 七月初五日
- 权处行粮牌
- 牌行吉安府敦请乡士夫共守城池 七月初八日
- 牌行各哨统兵官进攻屯守 七月十七日
- 告示在城官 七月十八日
- 示谕江西布按三司从逆官员
- 告示七门从逆军民 七月二十一日
- 牌行江西二司安葬宁府宫眷
- 手本南京内外守备追袭叛首 七月二十三日
- 咨两广总督都御史杨停止调集狼兵
- 牌行抚州知府陈槐等收复南康九江 七月二十四日
- 犒赏福建官军
- 释放投首牌
- 牌仰沿途各府州县卫所驿递巡司衙门慰谕军民
- 案行江西按察司停止献俘呈
- 咨兵部查验文移
- 案行浙江按察司交割逆犯暂留养病 十月初九日
- 告谕军民 十二月十五日
- 钦奉诏书宽宥胁从
- 批追征钱粮呈
- 再批追征钱粮呈
- 批南昌府追征钱粮呈
- 褒崇陆氏子孙 正德十五年正月
- 告谕安义等县渔户
- 批按察使伍文定患病呈
- 批临江府耆民建立生祠呈
- 批吉安府救荒申
- 批抚州府同知汪嵩乞休呈
- 批提学佥事邵锐乞休呈
- 礼取副提举舒芬牌
- 南赣乡约
- 旌奖节妇牌
- 兴举社学牌
- 颁定里甲杂办
- 批江西布政司设县呈
- 议处官吏廪俸
- 咨六部伸理冀元亨
- 奖励主簿于旺
- 申谕十家牌法
- 申谕十家牌法增立保长
- 颁行社学教条
- 清理永新田粮
- 批宁都县祠祀知县王天与申
- 晓谕安仁馀干顽民牌 正德十五年二月
- 告谕顽民 十二月十五日
- 批江西都司掌管印信
- 牌行崇义县查行十家牌法
- 牌谕都指挥冯勋等振旅还师
- 批瑞州知府告病申
- 赈恤水灾牌
- 仰湖广布按二司优恤冀元亨家属
- 批江西按察司故官水手呈
- 仰南康府劝留教授蔡宗兖
- 批江西布政司礼送致仕官呈
- 卷之十八 别录十
- 公移三 总督两广。平定思田。征剿八寨。
- 钦奉敕谕通行 嘉靖六年十月初三日
- 湖兵进止事宜 十月
- 牌谕安远县旧从征义官叶芳等 十一月
- 批南康县生员张云霖复学词
- 放回各处官军牌 十二月二十五日
- 犒谕都康等州官男彭一等 十二月二十八日
- 札付永顺宣慰司官舍彭宗舜冠带听调
- 批广西布按二司请建讲堂呈
- 批立社学师耆老名呈 嘉靖七年正月
- 议处江古诸处瑶贼
- 批岭西道立营防守呈 二月
- 犒送湖兵
- 批岭西道抚处盗贼呈
- 禁革轻委职官
- 分派思田土目办纳兵粮 四月
- 案行广西提学道兴举思田学校
- 揭阳县主簿季本乡约呈 四月
- 赈给思田二府
- 牌行灵山县延师设教 六月
- 牌行委官陈逅设教灵山
- 牌行南宁府延师设教
- 牌行委官季本设教南宁
- 批岭东道额编民壮呈 六月
- 裁革文移
- 批右江道调和寨目呈
- 批南宁府表扬先哲申
- 批增城县改立忠孝祠申
- 批参政张怀奏留朝觐官呈
- 经理书院事宜 八月
- 牌行南宁府延师讲礼 八月
- 札付同知林宽经理田宁
- 札付同知桂鏊经理思恩
- 牌行南昌府保昌县礼送故官
- 调发土兵 十月
- 犒奖儒士岑伯高
- 征剿八寨断藤峡牌 七年三月。以下俱征八寨。
- 牌行领兵官
- 戒谕土目 五月
- 追捕逋贼
- 牌行委官林应骢督谕土目 五月
- 牌委指挥赵璇留剿馀贼 六月
- 牌行副总兵张祐搜剿馀巢 七月
- 犒劳从征土目 八月
- 绥柔流贼 五月
- 告谕村寨
- 议立县卫
- 抚恤来降 八月
- 批广东市舶司提举故官水手呈
- 卷之十九 外集一
- 赋骚诗 赋骚七首
- 太白楼赋 丙辰
- 九华山赋 壬戌
- 吊屈平赋 丙寅
- 思归轩赋 庚辰
- 咎言 丙寅
- 守俭弟归曰仁歌楚声为别予亦和之
- 祈雨辞 正德丙子南赣作
- 归越诗三十五首 弘治壬戌年以刑部主事告病归越并楚游作
- 游牛峰寺四首 牛峰今改名浮峰
- 又四绝句
- 姑苏吴氏海天楼次邝尹韵
- 山中立秋日偶书
- 夜雨山翁家偶书
- 寻春
- 西湖醉中谩书二首
- 九华山下柯秀才家
- 夜宿无相寺
- 题四老围棋图
- 无相寺三首
- 化城寺六首
- 李白祠二首
- 双峰
- 莲花峰
- 列仙峰
- 云门峰
- 芙蓉阁二首
- 书梅竹小画
- 山东诗六首 弘治甲子年起复主试山东时作
- 登泰山五首
- 泰山高次王内翰司献韵
- 京师诗八首 弘治乙丑年改除兵部主事时作
- 忆龙泉山
- 忆诸弟
- 寄舅
- 送人东归
- 寄西湖友
- 赠阳伯
- 故山
- 忆鉴湖友
- 狱中诗十四首 正德丙寅年十二月以上疏忤逆瑾下锦衣狱作
- 不寐
- 有室七章
- 读易
- 岁暮
- 见月
- 天涯
- 屋罅月
- 别友狱中
- 赴谪诗五十五首 正德丁卯年赴谪贵阳龙场驿作
- 答汪抑之三首
- 阳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赠崔子锺和之以五诗于是阳明子作八咏以答之
- 南游三首
- 忆昔答乔白岩因寄储柴墟三首
- 一日怀抑之也抑之之赠既尝答以三诗意若有歉焉是以赋也
- 梦与抑之昆季语湛崔皆在焉觉而有感因纪以诗三首
- 因雨和杜韵
- 赴谪次北新关喜见诸弟
- 南屏
- 卧病静慈写怀
- 移居胜果寺二首
- 忆别
- 泛海
- 武夷次壁间韵
- 草萍驿次林见素韵奉寄
- 玉山东岳庙遇旧识严星士
- 广信元夕蒋太守舟中夜话
- 夜泊石亭寺用韵呈陈娄诸公因寄储柴墟都宪及乔白岩太常诸友
- 过分宜望钤冈庙
- 杂诗三首
- 袁州府宜春台四绝
- 夜宿宣风馆
- 萍乡道中谒濂溪祠
- 宿萍乡武云观
- 醴陵道中风雨夜宿泗州寺次韵
- 长沙答周生
- 涉湘于迈岳麓是尊仰止先哲因怀友生丽泽兴感伐木寄言二首
- 游岳麓书事
- 次韵答赵太守王推官
- 天心湖阻泊既济书事
- 居夷诗
- 去妇叹五首 楚人有间于新娶而去其妇者,其妇无所归,去之山间独居,怀绻不忘,终无他适。予闻其事而悲之,为作去妇叹。
- 罗旧驿
- 沅水驿
- 钟鼓洞
- 平溪馆次王文济韵
- 清平卫即事
- 兴隆卫书壁
- 七盘
- 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
- 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
- 谪居绝粮请学于农将田南山永言寄怀
- 观稼
- 采蕨
- 猗猗
- 南溟
- 溪水
- 龙冈新构
- 诸生来
- 西园
- 水滨洞
- 山石
- 无寐二首
- 诸生夜坐
- 艾草次胡少参韵
- 凤雏次韵答胡少参
- 鹦鹉和胡韵
- 诸生
- 游来仙洞早发道中
- 别友
- 赠黄太守澍
- 寄友用韵
- 秋夜
- 采薪二首
- 龙冈谩兴五首
- 答毛拙庵见招书院
- 老桧
- 却巫
- 过天生桥
- 南霁云祠
- 春晴
- 陆广晓发
- 雪夜
- 元夕二首
- 白云堂
- 白云堂
- 来仙洞
- 木阁道中雪
- 元夕雪用苏韵二首
- 晓霁用前韵书怀二首
- 次韵陆佥宪元日喜晴
- 元夕木阁山火
- 夜宿汪氏园
- 春行
- 村南
- 山途二首
- 白云
- 答刘美之见寄次韵
- 寄徐掌教
- 书庭蕉
- 送张宪长左迁滇南大参次韵
- 南庵次韵二首
- 观傀儡次韵
- 徐都宪同游南庵次韵
- 即席次王文济少参韵二首
- 赠刘侍御二首
- 夜寒
- 冬至
- 春日花间偶集示门生
- 次韵送陆文顺佥宪
- 次韵陆佥宪病起见寄
- 次韵胡少参见过
- 雪中桃次韵
- 舟中除夕二首
- 淑浦山夜泊
- 过江门崖
- 辰州虎溪龙兴寺闻杨名父将到留韵壁间
- 武陵潮音阁怀元明
- 阁中坐雨
- 霁夜
- 僧斋
- 德山寺次壁间韵
- 沅江晚泊二首
- 夜泊江思湖忆元明
- 睡起写怀
- 三山晚眺
- 鹅羊山
- 泗洲寺
- 再经武云观书林玉玑道士壁
- 再过濂溪祠用前韵
- 卷之二十 外集二 诗
- 庐陵诗六首 正德庚午年三月迁庐陵尹作
- 游瑞华二首
- 古道
- 立春日道中短述
- 公馆午饭偶书
- 午憩香社寺
- 京师诗二十四首 正德庚午年十月升南京刑部主事,辛未年入觐,调北京吏部主事作
- 夜宿功德寺次宗贤韵二绝
- 别方叔贤四首
- 白湾六章
- 寄隐岩
- 香山次韵
- 夜宿香山林宗师房次韵二首
- 别湛甘泉二首
- 赠别黄宗贤
- 归越诗五首 正德壬申年升南京太仆寺少卿便道归越作
- 四明观白水二首
- 杖锡道中用张宪使韵
- 又用曰仁韵
- 书杖锡寺
- 滁州诗三十六首 正德癸酉年到太仆寺作
- 梧桐江用韵
- 林间睡起
- 赠熊彰归
- 别易仲
- 送守中至龙盘山中
- 龙蟠山中用韵
- 瑯琊山中三首
- 答朱汝德用韵
- 送惟乾二首
- 别希颜二首
- 山中示诸生五首
- 龙潭夜坐
- 送德观归省二首
- 送蔡希颜三首
- 赠守中北行二首
- 郑伯兴谢病还鹿门雪夜过别赋赠三首
- 门人王嘉秀实夫萧琦子玉告归书此见别意兼寄声辰阳诸贤
- 滁阳别诸友
- 寄浮峰诗社
- 栖云楼坐雪二首
- 与商贡士二首
- 南都诗四十七首 正德甲戌年四月升南京鸿胪寺卿作
- 题岁寒亭赠汪尚和
- 与徽州程毕二子
- 山中懒睡四首
- 题灌山小隐二绝
- 六月五章
- 守文弟归省携其手歌以别之
- 书扇面寄馆宾
- 用实夫韵
- 游牛首山
- 送徽州洪侹承瑞
- 病中大司马乔公有诗见怀次韵奉答二首
- 送诸伯生归省
- 寄冯雪湖二首
- 诸用文归用子美韵为别
- 题王实夫画
- 赠潘给事
- 与沅陵郭掌教
- 别族太叔克彰
- 登凭虚阁和石少宰韵
- 登阅江楼
- 狮子山
- 游清凉寺三首
- 寄张东所次前韵
- 别余缙子绅
- 送刘伯光
- 冬夜偶书
- 寄潘南山
- 送胡廷尉
- 与郭子全
- 次栾子仁韵送别四首
- 书悟真篇答张太常二首
- 赣州诗三十六首 正德丙子年九月升南赣佥都御史以后作
- 丁丑二月征漳寇进兵长汀道中有感
- 回军上杭
- 喜雨三首
- 闻曰仁买田霅上携同志待予归二首
- 祈雨二首
- 还赣
- 借山亭
- 桶冈和邢太守韵二首
- 通天岩
- 游通天岩次邹谦之韵
- 又次陈惟濬韵
- 忘言岩次谦之韵
- 圆明洞次谦之韵
- 潮头岩次谦之韵
- 天成素有志于学兹得告东归林居静养其所就可知矣临别以此纸索赠漫为赋此遂寄声山泽诸贤
- 坐忘言岩问二三子
- 留陈惟濬
- 栖禅寺雨中与惟乾同登
- 茶寮纪事
- 回军九连山道中短述
- 回军龙南小憩玉石岩双洞绝奇徘徊不忍去因寓以阳明别洞之号兼留此作三首
- 再至阳明别洞和邢太守韵二首
- 夜坐偶怀故山
- 怀归二首
- 送德声叔父归姚 并序
- 示宪儿
- 赠陈东川
- 江西诗一百二十首 正德己卯年奉敕往福建处叛军,至丰城,遭宸濠之变,趋还吉安,集兵平之。八月升副都御史,巡按江西作
- 鄱阳战捷
- 书草萍驿二首
- 西湖
- 寄江西诸士夫
- 太息
- 宿净寺四首 十月至杭,王师遣人追宁濠,复还江西。是日遂谢病,退居西湖
- 归兴
- 即事漫述四首
- 泊金山寺二首 十月将趋行在
- 舟夜
- 舟中至日
- 阻风
- 用韵答伍汝真
- 过鞋山戏题
- 杨邃庵待隐园次韵五首
- 登小孤书壁
- 登蟂矶次草泉心刘石门韵二首 二诗壬戌年作,误入此
- 望庐山
- 除夕伍汝真用待隐园韵即席次答五首
- 元日雾
- 二日雨
- 三日风
- 立春二首
- 游庐山开元寺
- 又次壁间杜牧韵
- 舟过铜陵埜云县东小山有铁船因往观之果见其仿佛因题石上
- 山僧
- 江上望九华山二首
- 观九华龙潭
- 庐山东林寺次韵
- 又次邵二泉韵
- 远公讲经台
- 太平宫白云
- 书九江行台壁
- 又次李佥事素韵
- 繁昌道中阻风二首
- 江边阻风散步至灵山寺
- 泊舟大同山溪间诸生闻之有挟册来寻者
- 岩下桃花盛开携酒独酌
- 白鹿洞独对亭
- 丰城阻风 前岁遇难于此,得北风幸免
- 江上望九华不见
- 江施二生与医官陶埜冒雨登山人多笑之戏作歌
- 游九华道中
- 芙蓉阁
- 重游无相寺次韵四首
- 登莲花峰
- 重游无相寺次旧韵
- 登云峰望始尽九华之胜因复作歌
- 双峰遗柯生乔
- 归途有僧自望华亭来迎且请诗
- 无相寺金沙泉次韵
- 夜宿天池月下闻雷次早知山下大雨三首
- 文殊台夜观佛灯
- 书汪进之太极岩二首
- 劝酒
- 重游化城寺二首
- 游九华
- 弘治壬戌尝游九华值时阴雾竟无所睹至是正德庚辰复往游之风日清朗尽得其胜喜而作歌
- 岩头闲坐漫成
- 将游九华移舟宿寺山二首
- 登云峰二三子咏歌以从欣然成谣二首
- 有僧坐岩中已三年诗以励吾党
- 春日游齐山寺用杜牧之韵二首
- 重游开元寺戏题壁
- 贾胡行
- 送邵文实方伯致仕
- 纪梦 并序
- 无题
- 游落星寺
- 游通天岩示邹陈二子
- 青原山次黄山谷韵
- 睡起偶成
- 立春
- 游庐山开元寺
- 登小孤次陆良弼韵
- 月下吟三首
- 月夜二首
- 雪望四首
- 火秀宫次一峰韵三首
- 归怀
- 啾啾吟
- 居越诗三十四首 正德辛巳年归越后作
- 归兴二首
- 次谦之韵
- 再游浮峰次韵
- 夜宿浮峰次谦之韵
- 再游延寿寺次旧韵
- 碧霞池夜坐
- 秋声
- 林汝桓以二诗寄次韵为别
- 月夜二首 与诸生歌于天泉桥
- 秋夜
- 夜坐
- 心渔歌为钱翁希明别号题 钱翁,德洪父。三岁双瞽,好古博学,能诗文
- 登香炉峰次萝石韵
- 观从吾登炉峰绝顶戏赠
- 书扇赠从吾
- 嘉靖甲申冬二十一日再登秦望自弘治戊午登后二十七年矣将下适董萝石与二三子来复坐久之暮归同宿云门僧舍
- 山中谩兴
- 挽潘南山
- 和董萝石菜花韵
- 天泉楼夜坐和萝石韵
-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 示诸生三首
- 答人问良知二首
- 答人问道
- 寄题玉芝庵 丙戌
- 别诸生
- 后中秋望月歌
- 书扇示正宪
- 送萧子雝宪副之任
- 中秋
- 嘉靖丙戌十二月庚申始得子年已五十有五矣六月静斋二丈昔与先公同举于乡闻之而喜各以诗来贺蔼然世交之谊也次韵为谢二首
- 两广诗二十一首 嘉靖丁亥起平思田之乱
- 秋日饮月岩新构别王侍御
- 复过钓台
- 方思道送西峰
-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 德洪汝中方卜书院盛称天真之奇并寄及之
- 寄石潭二绝
- 长生
- 南浦道中
- 重登黄土脑
- 过新溪驿
- 梦中绝句
- 谒伏波庙二首
- 破断藤峡
- 平八寨
- 南宁二首
- 往岁破桶冈宗舜祖世麟老宣慰实来督兵今兹思田之役乃随父致仕宣慰明辅来从事目击其父子孙三世皆以忠孝相承相尚也诗以嘉之
- 题甘泉居
- 书泉翁壁
- 卷之二十一 外集三
- 书
- 答佟太守求雨 癸亥
- 答毛宪副 戊辰
- 与安宣慰 戊辰
- 二 戊辰
- 三 戊辰
- 答人问神仙 戊辰
- 答徐成之 壬午
- 二 壬午
- 答储柴墟 壬申
- 二 壬申
- 答何子元 壬申
- 上晋溪司马 戊寅
- 二 己卯
- 上彭幸庵 壬午
- 寄杨邃庵阁老 壬午
- 二 癸未
- 三 丁亥
- 四 丁亥
- 寄席元山 癸未
- 答王亹庵中丞 甲申
- 与陆清伯 甲申
- 与黄诚甫 甲申
- 二 甲申
- 三 乙酉
- 与黄勉之 乙酉
- 复童克刚 乙酉
- 与郑启范侍御 丁亥
- 答方叔贤 丁亥
- 二 丁亥
- 与黄宗贤 丁亥
- 二 丁亥
- 三 丁亥
- 四 戊子
- 五 戊子
- 答见山冢宰 丁亥
- 与霍兀崖宫端 丁亥
- 答潘直卿 丁亥
- 寄翟石门阁老 戊子
- 寄何燕泉 戊子
- 卷之二十二 外集四
- 序
- 罗履素诗集序 壬戌
- 两浙观风诗序 壬戌
- 山东乡试录序 甲子
- 气候图序 戊辰
- 送毛宪副致仕归桐江书院序 戊辰
- 恩寿双庆诗后序 戊辰
- 重刊文章轨范序 戊辰
- 五经臆说序 戊辰
- 潘氏四封录序 辛未
- 送章达德归东雁序 辛未
- 寿汤云谷序 甲戌
- 文山别集序 甲戌
- 金坛县志序 乙亥
- 送南元善入觐序 乙酉
- 送闻人邦允序
- 送别省吾林都宪序 戊子
- 卷之二十三 外集五
- 记
- 兴国守胡孟登生像记 壬戌
- 新建预备仓记 癸亥
- 平山书院记 癸亥
- 何陋轩记 戊辰
- 君子亭记 戊辰
- 远俗亭记 戊辰
- 象祠记 戊辰
- 卧马冢记 戊辰
- 宾阳堂记 戊辰
- 重修月潭寺建公馆记 戊辰
- 玩易窝记 戊辰
- 东林书院记 癸酉
- 应天府重修儒学记 甲戌
- 重修六合县儒学记 乙亥
- 时雨堂记 丁丑
- 重修浙江贡院记 乙酉
- 濬河记 乙酉
- 卷之二十四 外集六
- 说 杂著
- 白说字贞夫说 乙亥
- 刘氏三子字说 乙亥
- 南冈说 丙戌
- 悔斋说 癸酉
- 题汤大行殿试策问下 壬戌
- 示徐曰仁应试 丁卯
- 龙场生问答 戊辰
- 论元年春王正月 戊辰
- 书东斋风雨卷后 癸酉
- 竹江刘氏族谱跋 甲戌
- 书察院行台壁 丁丑
- 谕俗四条 丁丑
- 题遥祝图 戊寅
- 书诸阳伯卷 戊寅
- 书陈世杰卷 庚辰
- 谕泰和杨茂 其人聋痖,自候门求见。先生以字问,茂以字答。
- 书栾惠卷 庚辰
- 书佛郎机遗事 庚戌
- 题寿外母蟠桃图 庚辰
- 书徐汝佩卷 癸未
- 题梦槎奇游诗卷 乙酉
- 为善最乐文 丁亥
- 客坐私祝 丁亥
- 卷之二十五 外集七
- 墓志铭 墓表 墓碑 传 碑赞 箴 祭文
- 易直先生墓志 壬戌
- 陈处士墓志铭 癸亥
- 平乐同知尹公墓志铭 癸亥
- 徐昌国墓志 辛未
- 凌孺人杨氏墓志铭 乙亥
- 文橘庵墓志 乙亥
- 登仕郎马文重墓志铭 丙子
- 明封刑部主事浩斋陆君墓碑志 丙子
- 谥襄惠两峰洪公墓志铭
- 赠翰林院编修湛公墓表 壬申
- 节庵方公墓表 乙酉
- 湛贤母陈太孺人墓碑 甲戌
- 程守夫墓碑 甲申
- 太傅王文恪公传 丁亥
- 平茶寮碑 丁丑
- 平浰头碑 丁丑
- 田州立碑 丙戌
- 田州石刻
- 陈直夫南宫像赞
- 三箴
- 南镇祷雨文 癸亥
- 瘗旅文 戊辰
- 祭郑朝朔文 甲戌
- 祭浰头山神文 戊寅
- 祭徐曰仁文 戊寅
- 祭孙中丞文 己卯
- 祭外舅介庵先生文 辛巳
- 祭文相文
- 又祭徐曰仁文 甲申
- 祭国子助教薛尚哲文 甲申
- 祭朱守忠文 甲申
- 祭洪襄惠公文
- 祭杨士鸣文 丙戌
- 祭元山席尚书文 丁亥
- 祭吴东湖文 丁亥
- 祭永顺宝靖土兵文 戊子
- 祭军牙六纛之神文 戊子
- 祭南海文 戊子
- 祭六世祖广东参议性常府君文 戊子
- 卷之二十六 续编一
- 大学问
- 教条示龙场诸生
- 五经亿说十三条
- 与滁阳诸生并问答语
- 家书墨迹四首 四首墨迹,先师胤子正亿得之书柜中,装制卷册,手泽灿然,每篇乞洪跋其后。
- 赣州书示四侄正思等
- 又与克彰太叔
- 寄正宪男手墨二卷
- 又
- 卷之二十七 续编二
- 书
- 与郭善甫
- 寄杨仕德
- 与顾惟贤
- 与当道书
- 与汪节夫书
- 寄张世文
- 与王晋溪司马
- 与陆清伯书
- 与许台仲书
- 又
- 与林见素
- 与杨邃庵
- 与萧子雍
- 与德洪
- 卷之二十八 续编三
- 自劾不职以明圣治事疏
- 乞恩表扬先德疏
- 辩诛遗奸正大法以清朝列疏
- 书同门科举题名录后
- 书宋孝子朱寿昌孙教读源卷
- 书汪进之卷
- 书赵孟立卷
- 书李白骑鲸
- 书三酸
- 书韩昌黎与太颠坐叙
- 春郊赋别引
- 告谕庐陵父老子弟
- 庐陵县公移
- 教场石碑
- 铭一首
- 箴一首
- 阳朔知县杨君墓志铭
- 刘子青墓表
- 祭刘仁征主事
- 祭陈判官文
- 祭张广溪司徒
- 卷之二十九 续编四
- 序
- 鸿泥集序
- 淡然子序 有诗
- 寿杨母张太孺人序
- 对菊联句序
- 东曹倡和诗序
- 豫轩都先生八十受封序
- 送黄敬夫先生佥宪广西序
- 性天卷诗序
- 送陈怀文尹宁都序
- 送骆蕴良潮州太守序
- 高平县志序
- 送李柳州序
- 送吕丕文先生少尹京丞序
- 庆吕素庵先生封知州序
- 贺监察御史姚应隆考绩推恩序
- 送绍兴佟太守序
- 送张侯宗鲁考最还治绍兴序
- 送方寿卿广东佥宪序
- 提牢厅壁题名记
- 重修提牢厅司狱司记
- 黄楼夜涛赋 朱君朝章将复黄楼,为予言其故。夜泊彭城之下,子瞻呼予曰:“吾将与子听黄楼之夜涛乎?”觉则梦也。感子瞻之事,作黄楼夜涛赋。
- 来雨山雪图赋
- 诗
- 雨霁游龙山次五松韵
- 雪窗闲卧
- 次韵毕方伯写怀之作
- 春晴散步
- 又
- 次魏五松荷亭晚兴
- 又
- 次张体仁联句韵
- 又
- 又
- 题郭诩濂溪图 郭生作濂溪像,其类与否,吾何从辨之?使无手中一圈,盖不知其为谁矣。然笔画老健超然,自不妨为名笔。
- 西湖醉中谩书
- 文衡堂试事毕书壁
- 诸君以予白发之句试观予鬓果见一丝予作诗实未尝知也谩书一绝识之
- 游泰山
- 雪岩次苏颖滨韵
- 试诸生有作
- 再试诸生
- 夏日登易氏万卷楼用唐韵
- 再试诸生用唐韵
- 次韵陆文顺佥宪
- 太子桥
- 与胡少参小集
- 再用前韵赋鹦鹉
- 送客过二桥
- 复用杜韵一首
- 先日与诸友有郊园之约是日因送客后期小诗写怀
- 待诸友不至
- 夏日游阳明小洞天喜诸生偕集偶用唐韵
- 将归与诸生别于城南蔡氏楼
- 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
- 赠陈宗鲁
- 醉后歌用燕思亭韵
- 题施总兵所翁龙
- 卷之三十 续编五
- 三征公移逸稿
- 南赣公移 凡三十三条
- 批漳南道教练民兵呈 正德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 批漳南道进剿呈 十一月二十六日
- 教习骑射牌 十二年五月十六日
- 批南安府请兵策应呈 六月初十日
- 批岭北道攻守机宜呈 六月二十六日
- 批漳南道给由呈 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 批兵备道奖励官兵呈 七月初一日
- 调用三省夹攻官兵 七月十五日
- 夹攻防守咨 十月
- 行岭北道催督进剿牌 十月初十日
- 刻期会剿咨 十月二十一日
- 横水建立营场牌 十月二十七日
- 搜扒残寇咨 十一月十一日
- 批准惠州府给由呈 正德十三年二月二十四日
- 批攻取河源贼巢呈 三月二十三日
- 批赣州府赈济呈 四月二十八日
- 批岭北道修筑城垣呈 五月十五日
- 查访各属贤否牌 六月十九日
- 行漳南道禁支税牌 六月二十八日
- 禁约驿递牌 七月初一日
- 申明便宜敕谕 七月二十一日
- 犒赏新民牌 七月二十八日
- 行岭北等道议处兵饷 八月十四日
- 再批攻剿河源贼巢呈 八月二十一日
- 优礼谪官牌 十一月二十七日
- 批漳南道设立军堡呈 十二月初三日
- 再申明三省敕谕 十二月十二日
- 批赣州府给由呈 十二月二十五日
- 行岭北道裁革军职巡捕牌 十四年五月初五日
- 遵奉钦依行福建三司清查钱粮 五月二十七日
- 议处添设县所城堡巡司咨 五月三十日
- 督责哨官牌 六月初七日
- 委分巡岭北道暂管地方事 六月初六日
- 思田公移 凡四十九条
- 行广西统领军兵各官剿抚事宜牌 嘉靖六年十一月初五日
- 行南韶二府招集民兵牌 十一月十二日
- 奖留佥事顾溱批呈 十一月二十三日
- 批岭西道议处兵屯事宜呈 十一月二十三日
- 批广州卫议处哨守官兵呈 十一月二十五日
- 批都指挥李翱操演哨守官兵呈 十一月二十七日
- 行两广都布按三司选用武职官员 十二月初七日
- 行两广按察司稽查冒滥关文 十二月十二日
- 给思明州官孙黄永宁冠带札付牌
- 省发土官罗廷凤等牌 十二月十七日
- 给迁隆寨巡检黄添贵冠带牌 嘉靖七年正月初八日
- 批左州分俸养亲申 正月十八日
- 批右江道断复向武州地土呈 正月二十六日
- 批左江道推立土官呈 二月初一日
- 批遣还夷人归国申 二月十四日
- 批苍梧道修理梧州府城呈 三月十一日
- 批永安州知州乞休呈 三月十四日
- 行参将沈希仪守八寨牌 三月二十三日
- 行左江道剿抚仙台白竹诸瑶牌 三月二十四日
- 委土目蔡德政统率各土目牌 四月初一日
- 批左江道查给狼田呈 四月十一日
- 行浔州府抚恤新民牌
- 批兴安县请发粮饷申 四月十三日
- 行廉州府清查十家牌法 四月十六日
- 行右江道招回新民牌 五月初六日
- 委官赞画牌 五月初七日
- 行参将沈希仪计剿八寨牌 五月初九日
- 调发土官岑瓛牌 五月初十日
- 分调土官韦虎林进剿事宜牌 五月十五日
- 行通判陈志敬查禁田州府私征商税牌 五月十五日
- 批南宁卫给发土官银两申 五月十八日
- 批左江道纪验首级呈 五月二十八日
- 行左江道犒赏湖兵牌 六月初十日
- 奖劳督兵官牌 六月初十日
- 土舍彭荩臣军前冠带札付 六月初十日
- 奖劳永保二司官舍土目牌 六月初十日
- 调发武缘乡兵搜剿八寨残贼牌 六月十八日
- 行右江道犒赏卢苏王受牌 七月初三日
- 给土目行粮牌 七月初八日
- 批右江道移置凤化县南丹卫事宜呈 八月初十日
- 行左江道赈济牌 八月初十日
- 批右江道议筑思恩府城垣呈 八月十五日
- 奖劳剿贼各官牌 八月十九日
- 行福建漳州府取回岑邦佐牌
- 批参将沈良佐经理军伍呈 八月二十四日
- 告谕新民 八月
- 批佥事吴天挺乞休呈 八月二十五日
- 批苍梧道创建敷文书院呈 九月初六日
- 改委南丹卫监督指挥牌
- 卷之三十一续编六
- 征藩公移上 凡二十九条
- 行吉安府收囤兑粮牌 正德十四年六月二十日
- 行吉安府禁止镇守贡献牌 六月二十日
- 行福建布政司调兵勤王
- 预行南京各衙门勤王咨
- 抚安百姓告示 六月二十二日
- 差官调发梅花等峒义兵牌 六月二十七日
- 行吉安府踏勘灾伤 七月初五日
- 行吉安府知会纪功御史牌 七月初八日
- 行知县刘守绪等袭剿坟厂牌 七月十三日
- 督责知府伍文定等同心剿贼牌 七月二十五日
- 行南昌府清查占夺民产 八月十六日
- 批江西按察司优恤孙许死事 八月十五日
- 行南昌府礼送孙公归榇牌 八月二十九日
- 讨叛敕旨通行各属 九月初二日
- 咨南京兵部议处献俘船只 九月初二日
- 行江西三司清查被劫府库起运钱粮 九月初四日
- 行江西布按二司看守宁府库藏 九月十一日
- 委按察使伍文定纪验残孽 九月二十日
- 委知府伍文定邢珣防守省城牌 九月十二日
- 行江西布按二司厘革抚绥条件 九月十二日
- 行江西按察司知会逆党宫眷姓名
- 行江西按察司编审九姓渔户牌 九月二十四日
- 献俘揭帖 九月二十六日
- 行袁州等府查处军中备用钱粮牌 十月初六日
- 行江西布按二司清查军前取用钱粮
- 防制省城奸恶牌 十二月十一日
- 行江西按察司查禁因公科索民财 十二月十一日
- 禁省词讼告谕 十二月十七日
- 再禁词讼告谕 十二月
- 征藩公移下 凡二十七条
- 开报征藩功次赃仗咨 正德十五年三月初四日
- 进缴征藩钧帖 四月十七日
- 行江西三司搜剿鄱阳馀贼牌 五月二十日
- 追剿入湖贼党牌 十五年
- 行岭北道清查赣州钱粮牌 十月二十三日
- 申行十家牌法
- 行江西布政司清查没官房产 十一月二十日
- 批再申十家牌法呈 十一月二十九日
- 批各道巡历地方呈 十二月二十六日
- 禁约释罪自新军民告示 正德十六年正月初五日
- 批湖广兵备道设县呈 十六年
- 督剿安义逆贼牌 二月十一日
- 截剿安义逃贼牌 二月十三日
- 批议赏获功阵亡等次呈 三月初十日
- 覆应天巡抚派取船只咨 三月二十四日
- 批东乡叛民投顺状词 四月初九日
- 批江西布政司清查造册呈 四月十六日
- 行丰城县督造浅船牌 十六年
- 行江西按察司审问通贼罪犯牌 六月十五日
- 行江西按察司清查军前解回粮赏等物 六月十九日
- 批广东按察司立县呈 七月二十八日
- 行江西三司停止兴作牌 八月初九日
- 行岭北道申明教场军令 九月十七日
- 行雩都县建立社学牌 十二月二十七日
- 卷之三十一下 山东乡试录 弘治甲子 前序已刻前卷
- 四书
-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
- 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
- 易
-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 书
- 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
- 继自今立政其勿以憸人其惟吉士
- 诗
-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 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 春秋
- 楚子入陈 宣公十一年 楚子围郑 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晋师败绩楚子灭萧 晋人宋人卫人曹人同盟于清丘 俱宣公十二年
- 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沈子徐人越人伐吴 昭公五年
- 礼记
- 君子慎其所以与人者
- 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
- 论
- 人君之心惟在所养
- 表
- 拟唐张九龄上千秋金鉴录表 开元二十四年
- 策五道
- 山东乡试录后序
- 卷之三十二 附录一 年谱一 自成化壬辰始生至正德戊寅征赣
- 卷之三十三 附录二 年谱二 自正德己卯在江西至正德辛巳归越
- 卷之三十四 附录三 年谱三 自嘉靖壬午在越至嘉靖己丑丧归越
- 卷之三十五 附录四 年谱附录一
- 卷之三十六 附录五 年谱附录二
- 阳明先生年谱序 门人钱德洪
- 阳明先生年谱考订序 后学罗洪先
- 刻阳明先生年谱序 门人王畿
- 又 后学胡松
- 又 后学王宗沐
- 论年谱书 邹守益
- 论年谱书 凡九首 罗洪先
- 答论年谱书 凡十首 钱德洪
- 卷之三十七 附录六 世德纪
- 传
- 王性常先生传 张壹民撰
- 遁石先生传 祭酒胡俨撰
- 槐里先生传 编修戚澜撰
- 竹轩先生传 布政魏瀚撰
- 海日先生墓志铭 大学士杨一清撰
- 海日先生行状 国子司业门人陆深撰
- 阳明先生墓志铭 甘泉湛若水撰
- 阳明先生行状 门人黄绾撰
- 祭文
- 亲友祭文 九篇
- 有司祭文 三篇
- 门人祭文 十五篇
- 师服问 钱德洪
- 讣告同门
- 遇丧于贵溪书哀感
- 书稽山感别卷
- 谢江广诸当道书
- 再谢汪诚斋书
- 再谢储谷泉书
- 丧 纪 程 𪸩
- 卷之三十八 附录七 世德纪附录
- 辨忠谗以定国是疏 门人陆澄刑部主事时上
- 明军功以励忠勤疏 门人黄绾光禄寺少卿时上
- 地方疏 霍 韬
- 征宸濠反间遗事 钱德洪
- 阳明先生平浰头记 大学士湖东费宏
- 移置阳明先生石刻记
- 阳明王先生报功祠记
- 田石平记
- 阳明先生画像记 少师徐阶
- 重修阳明王先生祠记 大学士李春芳
- 平宁藩事略 敬斋蔡文见任廉使
- 荫子咨呈
- 处分家务题册 门人黄宗明书
- 同门轮年抚孤题单 门人薛侃书
- 请恤典赠谥疏
- 辨明功罚疏
- 请从祀疏
- 题赠谥疏
- 题遣官造葬照会
- 祭葬札付
- 江西奏复封爵咨 任士凭
- 浙江巡抚奏复封爵疏 王得春
- 题请会议复爵疏
- 会议复爵疏 吏部尚书杨博
- 再议世袭大典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