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球著名神经外科医生三十多年职业生涯回忆录。

内容简介

对于神经外科医生亨利·马什来说,“严禁伤害”的誓言显得尤为苦涩和沉重,因为脑部手术风险极高,他每天都要面对突如其来的紧急情况和巨大的不确定性,常常需要做出痛苦的抉择。

用手术刀切开产生记忆、情感和思想的器官——大脑,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初级医生在手术中犯错截断了患者的神经根,马什医生要如何收拾残局?在遥远的乌克兰进行一场复杂的脑部手术,但身边只有不合格的二手器材,医生该怎样应对?为相识12年的患者做了4次手术,却还是没能挽回他的生命,医生又将如何面对患者的家人?

如果你认为神经外科手术是一门精确而优雅的艺术,神经外科医生是一群冷静而超然的精英,那么这部扣人心弦的回忆录将会颠覆你的认知。马什医生在书中讲述了大量发生在医院的戏剧性事件,呈现了对生命透彻的、近距离的观察与反思。更重要的是,他启发读者重新思考生死、疾病与医疗,以及它们背后的深刻真相。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中国读者信
  • 《医生的抉择》荣耀榜
  • 名人推荐
  • 媒体推荐
  • 译者序 全景剖析神经外科医生的职业
  • 推荐序Ⅰ 剖析恐惧,记述手术失误
  • 推荐序Ⅱ 一个神经外科医生的自白
  • 序言 一介凡夫与未知之数:掌控命运
  • 1 瘫痪的右臂
  • 技术vs运气:主宰生命的上帝之手
  • 每位医生心中都有一块墓地
  • 罪人与英雄只差一例手术的距离
  • 2 突发事件
  • 偏瘫:比死亡更糟糕的命运
  • 决定比风险计算更复杂
  • 天堂与地狱近在咫尺:手术台上的意外
  • 忘记医生就是终极成就
  • 3 说话脸红也是一种病
  • 术前交流:坦诚相待还是隐瞒实情?
  • 风险平衡,医生的困境
  • 追加查房
  • 4 戏剧化的一天
  • 在颅骨上精准地钻出一个洞
  • 同一间手术室里的生与死
  • 5 为乌克兰带来先进医学
  • 在众人围观下手术
  • “这里的一切都很落后!”
  • 最后一条熏鳗鱼
  • 6 死亡恐怖:实习医生的修炼
  • 新人试手的代价
  • “我要成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
  • 7 高龄患者的生死抉择
  • 活得越久,问题越多
  • “必须得让我自己开车”
  • 被无限期拖延的手术
  • 恼人的医院规定
  • 完美的一天
  • 8 身份置换
  • 当医生变成愤怒的家属
  • 9 挑战人类善良极限
  • 患者是医生负面情绪的宣泄口?
  • 神经科学黑历史:脑叶白质切除术
  • 精神问题
  • 10 术后创伤:无法避免的生存代价
  • 脑损伤与死亡,哪个更好?
  • 艰难的谈话
  • 骨渣乱飞的手术室
  • 11 明媚春日的阳光
  • 不放弃任何希望,是对是错?
  • 如何寻找乐观与现实之间的平衡点?
  • 12 局外人的痛苦
  • 在急诊室中直面死亡
  • 忧伤源于超然的丧失
  • 13 陷入医疗纠纷
  • 蛰伏记忆深处的失误
  • 来自患者家属的控诉
  • 现代化医院的纷乱与困扰
  • 14 “纸上练刀”的困境
  • 患者的噩梦:医生缺乏实操经验
  • 被截断的神经根
  • 15 谅解,医患关系的润滑剂
  • 临死前的呼救:救救我,妈妈!
  • 16 责任、憎恨与感激
  • 他负责治病,我们负责相信
  • 17 孰能无过
  • 在开颅手术中与麻醉师聊天
  • 一个电话引发的诉讼
  • 18 母亲最后的时光
  • 大限之前
  • 善终:毫无痛苦地活到终点
  • 19 天堂、地狱、永恒的梦境?
  • 处于争议漩涡中的死亡权
  • 撕裂的脊椎动脉
  • 读心,与植物人交流
  • 20 从屠夫到医生
  • “你能胜任吗?”
  • 持续了18个小时的手术
  • 21 当医生成为患者
  • 闪光幻视
  • 戴着眼罩出门诊
  • 放弃治疗也是拯救
  • “该死,我的腿断了!”
  • 22 英国医生和乌克兰患者
  • 带着歪嘴笑容的女孩
  • 记录亡魂
  • 23 濒死体验
  • 希望:药物的真正效用
  • 24 伦敦黄昏的遐思
  • 失踪的患者
  • “我只想抽一根烟”
  • 25 决断:医生的日常
  • “你为什么收治了她?”
  • 诊室里的对话
  • 5%的风险与100%的灾难
  • “我不能一直这样生活下去”
  • 最好的告别:永不见面
  • 致谢
  • 作者访谈 《每日电讯报》对亨利·马什的采访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感恩当下,感恩活着

    肿瘤确实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普遍,我一直以为脑肿瘤离我很遥远,但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多年前就死于脑瘤。据说他是大二的时候发现不对劲,以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学校了,就是不断的手术,直到最后我们去家里看他的时候,他已经双目失明,但语言和意识都是很清晰的,不知道他是否感觉到了,我们一起去看他的同学在一旁哭得泣不成声…… 他就这样走了,留下伤心欲绝,绝望无助的父母,带着对这个世界无限的留恋,在如此灿烂的年华离开了我们。看到书中的病例,我唯一的感觉就是感恩,感恩当下,感恩活着,感恩世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命的抉择

      通读全书看到了一个外科脑瘤医生各种各样对与错的抉择,一个实习医生对于患者可能是一个悲剧,同时又是这名实习医生的福音。没有人希望生病,生病后我们的选择是和医生站在同一战线,而不是医生最终没有帮到你去责难他,没有医生期待手术后失败的结果。医生也是一个人而已,也会受到各种情绪的困扰,一个合格的医生不会在情绪期间手术,即使最后手术成功那也是对病人的失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医生有情绪会失误

        医生会有情绪的波动,但是手术前的情绪波动会导致对手术的判断和操作。(是否也要参考啊,对飞行员的那种情绪管理呢?)忙碌的时候医生会对那种常见的小病忽略一些细节的询问,往往会导致明明不会发生的失误,这个时候患者最好能够整理出一个清晰明确的信息清单直接给医生。医生有时候在手术过程中会因为手术的挑战而忘记了手术的目的,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患者缓解病痛,延长有质量的生命,而不是完美的手术。但是医生有时候碰到疑难杂症或者比较典型,比较少见的案例时有时候会去追求完美的手术而过度手术,手术每延长一段时间,或者说手术的程度每加深或者幅度范围扩大,都会导致风险的程度越高。比如书中提到的一个巨型的脑肿瘤切除掉大部分就对患者来说就可以了,它能够保证有质量的生命,但是在作者为了追求完美手术,在十几个小时的手术后,坚持去掉最后一块肿瘤时发生了重大的失误,而是患者变成了类植物人。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中资海派

        深圳市中资海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香港“中资出版社”在内地的姐妹公司。本公司以“人与知识的美好链接”为出版愿景,成立20年来,共出版了图书近两千种。 主要从事“经济管理/金融投资、人文科普/政史军事、心理励志/生活两性、家庭教育/少儿出版”四大知识领域的文化传播,通过图书的编辑、出版和发行业务,为读者开阔事业和生活的双重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