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精神分析与发展心理学巨匠埃里克森的成名之作,开创心理学、历史学与传记融合研究的经典名著。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既有学术深度,又充满细腻情感的作品。

作者以自己开创的“自我同一性危机”理论重新书写16世纪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刻画出一个承担着个人的、家庭的、宗教的、历史的重担,苦恼于“自己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濒于崩溃的迷惘青年,如何一步步在化解心理危机的同时迈向世人眼中的伟大。

1517年,33岁的路德公开反对教廷贩卖赎罪券,开启惊天动地的宗教改革。在作者眼中,这是路德对“自我同一性危机”的跨越,而这一个人的跨越撼动历史,引领众人度过整个时代的危机,因此,心理学研究无法将个人与其所处的社会和时代分割。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一 悬宕,人生之必要
  • 推荐序二 内向超越,东西方的相遇
  • 序言
  • 第一章 个案与事件
  • 1 同一性危机与青年路德
  • 2 精神分析的意义
  • 3 意识形态与自我身份认同
  • 第二章 唱诗班中的发狂
  • 1 路德为何发狂?
  • 2 再次提出解释的原因
  • 3 心理学视角下的青年路德
  • 4 青年时期的悬宕
  • 第三章 对谁服从?
  • 1 马丁与他的父亲母亲
  • 2 学生时代的马丁
  • 3 重大转折:路德的皈依
  • 第四章 全有或虚无
  • 1 同一性扩散
  • 2 比拟希特勒
  • 3 形而上学的焦虑
  • 4 早期的“基本信任”
  • 5 反抗父亲
  • 第五章 首次弥撒与死胡同
  • 1 实习修士生涯
  • 2 与天主教的婚姻
  • 3 平静水面下的汹涌波涛
  • 第六章 “真意”的含义
  • 1 罗马之行
  • 2 宗教哲学与同一性
  • 3 在维滕贝格的讲学
  • 4 路德的释义学与真意
  • 第七章 信仰与愤怒
  • 1 反叛还是妥协?
  • 2 同魔鬼的斗争
  • 第八章 结语
  • 1 祷告与内省
  • 2 生命发展阶段:同一性的渐成论原则
  • 3 完善危机
  • 4 在早期基本信任中寻求信仰
  • 5 遥望瓜达拉哈拉
  • 注释
  • 索引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居然用的都是精神分析视角描述路德在 “悬宕期”(moratorium)开创宗教与精神的出路,提到克尔凯郭尔,提到韦伯,重点是拿路德跟弗洛伊德的精神危机相比较,很有意思,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