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着力于理论建构与艺术实践的相互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中凸显中国问题和中国经验。

内容简介

本书一部艺术理论专题论集,分为上、下篇。上篇集中于讨论艺术理论的学科、研究对象以及与相关知识领域的复杂关系。尤其是在晚近国内艺术学和艺术学理论学科充满争议的语境下,作者努力厘清这一知识领域的历史演变和当代问题,以一种开放性和学理性的态度提出了一系列设想,同时也触及现当代艺术理论的重要问题、艺术边界的争议、艺术自主性及体制、意义阐释等。下篇则是对几种不同艺术门类的批判性考察,分别探究了设计、绘画、电影、戏剧和舞蹈五个领域的一些专门问题,是艺术理论用于具体艺术门类及其现象分析的尝试。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上篇 艺术理论的知识谱系与问题
  • 一、艺术理论的学科性与合法化
  • 艺术理论:一门居间的学科
  • 艺术理论:一个知识生产场域
  • 艺术理论:各门艺术的差异
  • 结语
  • 二、艺术理论与艺术史的紧张
  • 高等教育中的艺术史论汇通
  • 艺术史的两次理论“入侵”
  • 艺术研究中的史论张力
  • 结语
  • 三、艺术现代建构的文化逻辑
  • 现代性的分化特质
  • 从传统艺术到现代艺术
  • 现代艺术的建构
  • 现代艺术系统的内部分化
  • 四、20世纪艺术理论的几个问题
  • 艺术理论的知识系统
  • 现代主义与先锋派
  • 艺术与社会语境
  • 艺术史叙事与博物馆
  • 艺术符号与风格
  • 五、剪不断理还乱的艺术边界
  • 现代性的分化与艺术自立
  • 现代主义与艺术自主性
  • 资本逻辑对艺术边界的进一步消解
  • 后现代与边界的不可能
  • 结尾几句话
  • 六、艺术家与美学家的角色冲突
  • 七、关于艺术中的国家形象
  • 全球化与国家形象
  • 国家形象与艺术家个体
  • 国家形象:从传播者到接受者
  • 八、不能承受之重的艺术
  • 下篇 各门艺术:问题与批评
  • 九、身体的表征:从美到极端
  • 身体的演变:从美到极端
  • 极端身体的图像学
  • 极端身体表征的视觉政治
  • 十、抽象艺术与视觉形而上
  • 中国抽象艺术的谱系结构
  • 艺术抽象的“合法性”及其动因
  • 作为一种精神性存在方式的艺术抽象
  • “中国式抽象”及其问题
  • 结语
  • 十一、布莱希特叙事剧的内在矛盾
  • 问题的提出
  • 戏剧的两种形态和逻辑
  • 两种逻辑间的叙事剧及其困惑
  • 简短的结语
  • 十二、奇观电影与视觉拜物教
  • 叙事电影与奇观电影
  • 奇观作为电影“主因”
  • 《英雄》文本的奇观分析
  • 从叙事到奇观的文化转型
  • 十三、超越舞台的街舞与广场舞
  • 舞蹈的现代性“画框”
  • 去“画框”的街舞和广场舞
  • 舞蹈的内生张力
  • 结语
  • 十四、设计的哲学反思
  • 十五、中国波普艺术图像学
  • 《大批判》的策略与不同解释
  • 《大批判》的社会语境与个体经验
  • 《大批判:可口可乐》的矛盾修辞法
  • 《大批判:可口可乐》的图—文互文性
  • 结语
  • 十六、艺术史的传统与嬗变——伊夫阿兰·布瓦教授专访
  • 附录 对话与访谈
  • 当代艺术与理论建构——与马克·齐森的对话访谈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