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系统讲述毛泽东军事实践和思想的普及读物。

内容简介

全书从军事文化的角度,从一个个精彩的战争案例出发,研究毛泽东在各个历史时期夺取战争胜利的制胜法则,勾勒出毛泽东兵法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涵。本书旁征博引,配以大量珍贵的战史图片,从实践到理论,深刻揭示了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和非凡的军事智慧。

毛泽东兵法不仅是研究和指导现代战争的方法和思想指南,而且为社会各个领域的科学管理提供重要借鉴。当今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学习毛泽东兵法,对我们认识世界格局、把握国际趋势、加强国防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初版序
  • 前言
  • 总论 伟大的无产阶级军事家毛泽东和他的兵法
  •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方法论
  • 第1节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 第2节 以正义战争消灭非正义战争
  • 第3节 人民战争必胜
  • 第4节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 第5节 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 第6节 弱军可以战胜强军
  • 第7节 战争有规律可循
  • 第8节 一切从战争实际出发
  • 第9节 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
  • 第10节 反对战争问题中的唯心论和机械论
  • 第二篇 政治建军基本原则
  • 第1节 支部建在连上
  • 第2节 三大民主
  • 第3节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 第4节 三大任务
  • 第5节 政治工作是生命线
  • 第6节 党指挥枪
  • 第7节 加强军队政治教育
  • 第8节 三大原则
  • 第9节 根本宗旨
  • 第10节 加强军事教育
  • 第三篇 人民战争战略
  • 第1节 工农武装割据
  • 第2节 农村包围城市
  • 第3节 建立根据地
  • 第4节 “波浪式”推进
  • 第5节 “三结合”武装
  • 第6节 战争政治动员
  • 第7节 非正规作战
  • 第8节 敌后战场
  • 第9节 统一战线
  • 第10节 全民皆兵
  • 第四篇 积极防御战略
  • 第1节 攻势防御
  • 第2节 决战防御
  • 第3节 先期准备
  • 第4节 战略退却
  • 第5节 预设战场
  • 第6节 隐形示形
  • 第7节 诱敌深入
  • 第8节 并力一向
  • 第9节 初战之原则
  • 第10节 各个击破
  • 第五篇 持久战战略
  • 第1节 战略三阶段
  • 第2节 国力抗衡
  • 第3节 权衡大势
  • 第4节 同仇敌忾
  • 第5节 敌后出击
  • 第6节 创造战场
  • 第7节 变换形式
  • 第8节 乘敌之隙
  • 第9节 积小胜为大胜
  • 第10节 收复失地
  • 第六篇 游击战争战略
  • 第1节 十六字诀
  • 第2节 化整为零
  • 第3节 “打圈子”战术
  • 第4节 山地游击战
  • 第5节 袭击战
  • 第6节 袭扰战
  • 第7节 破击战
  • 第8节 陷敌于水网
  • 第9节 地道战
  • 第10节 地雷战
  • 第七篇 运动战战法
  • 第1节 打不赢就走
  • 第2节 拖瘦拖死
  • 第3节 蘑菇战术
  • 第4节 大踏步进退
  • 第5节 伏击制敌
  • 第6节 动中歼敌
  • 第7节 围城打援
  • 第8节 虚实周旋
  • 第9节 敌进我进
  • 第10节 运动防御
  • 第八篇 歼灭战战法
  • 第1节 伤十不如断一
  • 第2节 拣弱的打
  • 第3节 集中兵力
  • 第4节 四面包围
  • 第5节 狠插猛割
  • 第6节 先袭要害
  • 第7节 速战速决
  • 第8节 连续歼击
  • 第9节 半歼灭战与歼灭性打击
  • 第10节 零敲牛皮糖
  • 第九篇 战略进攻战法
  • 第1节 战略转换
  • 第2节 外线出击
  • 第3节 战略协同
  • 第4节 攻克城镇
  • 第5节 战略决战
  • 第6节 强渡长江
  • 第7节 战略追击
  • 第8节 越海夺岛
  • 第9节 剿灭股匪
  • 第10节 进军边陲
  • 第十篇 局部战争战略指导
  • 第1节 深谋远虑
  • 第2节 未雨绸缪
  • 第3节 稳当可靠
  • 第4节 初战必胜
  • 第5节 量敌用兵
  • 第6节 发则必至
  • 第7节 两手准备
  • 第8节 尊重前线
  • 第9节 战略博弈
  • 第10节 止于有利
  • 第十一篇 技术军兵种以劣胜优战法
  • 第1节 不畏强敌
  • 第2节 准备充分
  • 第3节 坚决勇敢
  • 第4节 隐蔽迅速
  • 第5节 重点配置
  • 第6节 机动灵活
  • 第7节 集火近歼
  • 第8节 主动强攻
  • 第9节 挑战极限
  • 第10节 密切协作
  • 第十二篇 高超的指挥艺术
  • 第1节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 第2节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 第3节 从战争规律到战争指导规律
  • 第4节 关照全局,抓住枢纽
  • 第5节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第6节 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
  • 第7节 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 第8节 正确运筹决策
  • 第9节 集体决策与机断专行
  • 第10节 灵活机动地指挥
  • 第十三篇 瓦解敌军的政策策略
  • 第1节 晓以大义
  • 第2节 揭露阴谋
  • 第3节 分化瓦解
  • 第4节 主动避让
  • 第5节 有谈有打
  • 第6节 显示威力
  • 第7节 阵前宣传
  • 第8节 积极策反
  • 第9节 优待俘虏
  • 第10节 有理有利有节
  • 第十四篇 优良战斗作风
  • 第1节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 第2节 服从命令听指挥
  • 第3节 灵活机动
  • 第4节 主动配合
  • 第5节 模范带头
  • 第6节 刺刀见红
  • 第7节 夜老虎精神
  • 第8节 连续作战
  • 第9节 官兵团结
  • 第10节 严守机密
  • 第十五篇 保卫国防战略指导
  • 第1节 不打第一枪
  • 第2节 我军的现代化建设
  • 第3节 两弹一星
  • 第4节 积极备战
  • 第5节 独立自主
  • 第6节 自力更生
  • 第7节 大办民兵
  • 第8节 自卫原则
  • 第9节 战略大三角
  • 第十六篇 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战略思想
  • 第1节 认清原子弹的两重性
  • 第2节 不低估武器装备的作用
  • 第3节 主要依靠自己
  • 第4节 完整配套的科技工业体系
  • 第5节 高度重视科学技术人才
  • 第6节 强大的核反击力量
  • 第7节 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 第8节 立足于打核战争
  • 第9节 有针对性的战争准备
  • 第10节 重视国家整体的核防护
  • 后记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3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毛泽东兵法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2045 本)#2025 年读书主题(八)新书 -《毛泽东兵法》(222)大家好!2025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六年,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领域、52 个主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新书的领域开始,随机选书进行刷书,第十本是《毛泽东兵法》,一部系统讲述毛泽东军事实践和思想的普及读物。全书从军事文化的角度,从一个个精彩的战争案例出发,研究毛泽东在各个历史时期夺取战争胜利的制胜法则,勾勒出毛泽东兵法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涵。本书旁征博引,配以大量珍贵的战史图片,从实践到理论,深刻揭示了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和非凡的军事智慧。毛泽东兵法不仅是研究和指导现代战争的方法和思想指南,而且为社会各个领域的科学管理提供重要借鉴。当今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学习毛泽东兵法,对我们认识世界格局、把握国际趋势、加强国防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2、精彩内容:①无冕之王在长期的中国革命战争中,毛泽东亲自指挥过无数次作战行动,领导和统率一大批杰出将领,南征北战,夺取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手将元帅和将军军衔授给了朱德、彭德怀等一大批叱咤风云、战功赫赫的将领,自己却拒绝接受大元帅的军衔,是一位真正的无冕之王。毛泽东的指挥艺术,变幻莫测,运用自如,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毛泽东亲自领导了秋收起义,开辟了井冈山根据地,击败了国民党军队的一次次 “围剿”,成功地领导红军粉碎了国民党数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且领导八路军和新四军抗击了日本帝国主义军队的入侵,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了国民党 800 万军队,解放了全中国,并运筹帷幄,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击退了以美军为首的入侵朝鲜的多国军队。毛泽东巧妙地谋划 “分” 与 “合” 的变化,在决定性的时间最大限度地集中兵力于一个决定性的方向和地点,造成局部优势,一战而胜,再及其余,其高超之处就在于 “巧用分合,重点用兵”。因此,他把用兵的着眼点,始终放在服从全局的最大利益上;把用兵的重心,始终放在对全局最有决定意义的关节上。②朱毛红军八一南昌起义后,朱德和起义部队在优势敌军的围攻下,一路向南到达广东,然后又转战到湖南南部。在听说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的部队上了井冈山后,朱德带领部队且战且走,终于在 1927 年 11 月到达了赣南崇义上堡。1928 年 4 月 28 日朱德和毛泽东带领的部队在宁冈砻市胜利会师。此时,毛泽东 35 岁,朱德 41 岁。这次历史性的会面之后,朱德一直是毛泽东的亲密战友,直至 1976 年相隔两个来月相继去世,两人保持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友谊。“朱毛不分”,是人们对毛泽东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一个形象比喻。朱德与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象征,是珠联璧合的光辉典范。他们的思想联系在一起,他们的智慧融会在一起,他们像灿烂的群星,在中国革命战争的长夜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共同迎来了新中国的旭日。毛泽东兵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军事科学创见。这些科学创见包括:完整的战争本质论。他指出:“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的政治目的决定战争的正义或非正义性质,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战争特有军事本质所在,战争的军事目的服从于政治目的。” 战争中人的自觉能动性说。他把决定战争胜负的诸多因素概括为 “客观物质基础” 和 “人的自觉能动性” 两大范畴,并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③战争理论战争 —— 这个人类互相残杀的怪物,人类社会的发展终久要把它消灭的,而且就在不远的将来会要把它消灭的。但是消灭它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用战争反对战争,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用民族革命战争反对民族反革命战争,用阶级革命战争反对阶级反革命战争。历史上的战争,只有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两类。我们是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的。一切反革命战争都是非正义的,一切革命战争都是正义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毛泽东被中外军事家誉为 “人民战争之王”。孟加拉《新世纪》周刊曾撰文写道:“为了夺取人民战争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写下了大量关于人民战争的著作,这些都是从事革命斗争的人必读的作品。” 朱德元帅曾经将毛泽东军事思想概括为 “人民战争、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三大组成部分”。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花城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得名于秦牧先生的名篇《花城》,创办于1981年,是广东省唯一一家专业文艺出版社。建社以来,花城社坚定文学本位,守护精神家园,引领出版潮流,近几十年来中国出版界、读书界出现的钱锺书热、先锋文学热、武侠文学热、琼瑶热、席慕蓉热、朦胧诗热、程甲本《红楼梦》热等,都肇始于花城社。 花城出版社主办了两个有影响力的文学刊物《花城》和《随笔》。《花城》被誉为全国大型文学期刊“四大名旦”之一,《随笔》则享有“北有《读书》,南有《随笔》”之誉。 花城出版社迄今已出书上万种,逾千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行业各种奖项,包括中国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中国好书”奖等,连续十年荣列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并不断开拓创新,走媒体转型和融合发展之路,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近年来,花城出版社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力实施原创文学精品带动战略,出版了王蒙、张炜、王安忆、李佩甫、韩少功、李敬泽、刘和平、蒋韵、张欣、刘震云、虹影、李娟等名家名作,汇聚文学之力,见证时代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