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2千字
字数
2022-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研究背景,对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的社会力量动员机制开展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社区、社团组织、平台经济组织、新媒体、民间科研力量、慈善组织、志愿者等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力量,结合其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动员和参与的典型案例,特别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动员和参与情况,深入分析社会力量动员机制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成效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社会力量动员机制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治理等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提供参考借鉴。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及相关研究
- 一 社会力量及其动员
- 二 突发事件及其应对
- 第三节 本书框架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内容
- 二 创新与局限
- 第二章 社会力量总动员与协同机制
- 第一节 我国社会力量动员的历史发展及其阶段特点
- 一 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社会力量动员方式“由刚至柔”
- 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刚柔并济”的社会力量动员方式
- 第二节 社会动员场域分析
- 一 举国体制下的社会力量总动员
- 二 政治动员链
- 三 社会动员场域
- 四 举国体制下“中国之治”的效能
- 第三节 社会力量总动员与协同组织的目标、动因与方式
- 一 社会力量总动员与协同组织的目标
- 二 社会力量总动员与协同组织的动因
- 三 社会力量总动员与协同组织的方式
- 第四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社会力量总动员与协同组织机制
- 一 基层社区场域
- 二 医疗卫生系统场域
- 第五节 社会力量总动员与协同组织机制的优化策略
- 一 坚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优势
- 二 强化全过程、全阶段的社会力量总动员与协同组织的意识
- 三 刚柔并济促进社会力量总动员与协同组织策略转型
- 四 加强数字技术在社会力量总动员与协同组织中的运用
- 五 完善社会力量总动员与协同组织的配套保障制度
- 第三章 社区动员机制
- 第一节 社区动员:背景、特征与作用
- 一 社区动员的发展历程与新形势
- 二 社区动员的特征与作用
- 第二节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社区动员案例分析
- 一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时间轴
- 二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社区动员与责任落实
- 第三节 提升突发事件应对中社区动员能力的路径
- 一 坚持党建引领,提高组织动员水平
- 二 落实社区赋权,加大组织动员深度
- 三 遵循差异原则,构建分类动员机制
- 四 运用技术手段,提升风险识别能力
- 五 增进风险沟通,凝聚最大社会共识
- 第四章 社团组织动员机制
- 第一节 社团组织的发展及动员特点
- 一 社团组织的界定
- 二 社团组织的发展历程
- 三 社团组织动员的变迁
- 第二节 社团组织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动员机制
- 一 突发事件应对中社团组织参与的阶段特点
- 二 社团组织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发展历程
- 三 社团组织动员能力现状
- 第三节 社团组织动员参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典型案例
- 一 中国科协及其学会组织积极参与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二 中国农学会积极参与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三 行业协会组织积极参与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第四节 突发事件应对中的社团组织动员:经验、问题和改进建议
- 一 突发事件应对中社团组织动员的主要经验
- 二 突发事件应对中社团组织动员机制的主要问题
- 三 完善社团组织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动员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五章 平台经济组织动员机制
- 第一节 中国平台经济组织的兴起与发展
- 一 平台经济的定义及其特征
- 二 平台经济组织的主要类型
- 三 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平台经济组织动员参与
- 第二节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平台经济组织动员机制
- 一 助力精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
- 二 辅助高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
- 三 服务迅速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
- 第三节 突发事件应对中平台经济组织的动员主体和途径
- 一 政府运用网络平台提升动员效果
- 二 营销物流类平台助力保障物资供应
- 三 服务类平台组织提供生产生活便利
- 四 新媒体及技术类平台组织丰富信息传播渠道
- 第四节 平台经济组织的动员机制:优势、挑战与完善建议
- 一 平台经济组织动员机制的优势
- 二 平台经济组织动员面临数据治理的挑战
- 三 完善平台经济组织动员机制的建议
- 第六章 新媒体动员机制
- 第一节 新媒体的出现及其社会动员效用
- 一 新媒体的界定
- 二 新媒体的形成和发展
- 三 新媒体的社会动员效用
- 第二节 新媒体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动员作用
- 一 新媒体在中国的发展
- 二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及其传播效用
- 三 新媒体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动员情况
- 第三节 新媒体动员机制的现状与改进建议——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为例
- 一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新媒体动员过程
- 二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新媒体动员的典型案例
- 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新媒体动员机制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 第七章 民间科研力量动员机制
- 第一节 民间科研力量概述
- 一 民间科研力量的界定
- 二 我国民间科研力量的发展历程
- 三 我国民间科研力量的价值和功能
- 第二节 突发事件应对中民间科研力量的作用
- 一 民营科技企业和民办科研机构的作用
- 二 民间科技工作者的作用
- 第三节 突发事件应对中民间科研力量动员机制的现状与改进建议
- 一 突发事件应对中民间科研力量的动员过程
- 二 突发事件应对中民间科研力量动员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三 完善突发事件应对中民间科研力量动员机制的建议
- 第八章 慈善组织动员机制
- 第一节 慈善组织的概念界定及其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研究综述
- 一 慈善组织的概念界定与基本状况
- 二 慈善组织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慈善组织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发展历程
- 一 我国慈善组织的发展历程
- 二 慈善组织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发展历程
- 三 慈善组织动员参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总体表现
- 第三节 突发事件应对中慈善组织动员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慈善组织数量少,动员能力弱,公信力不足
- 二 慈善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有待提高
- 三 慈善组织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协同程度较低
- 四 慈善组织应急状态下的信息披露机制存在不足
- 五 应急状态下对慈善组织的有效监管不足
- 第四节 突发事件应对中慈善组织动员机制的改进建议
- 一 创新慈善组织应急募捐能力机制建设
- 二 推动应急状态下慈善方式变革
- 三 提高慈善组织应急管理专业能力
- 四 强化慈善组织的应急执行能力
- 五 提高慈善行业应急协同程度
- 六 健全慈善组织的信息披露制度
- 七 加强对慈善组织的应急监管
- 八 促进慈善组织发展壮大
- 第九章 志愿者动员与组织机制
- 第一节 志愿者动员与组织的研究综述
- 一 政府与志愿组织关系模式
- 二 志愿者的行为动机、行为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 三 志愿者及其动员和组织管理机制
- 第二节 突发事件应对中志愿者动员与组织的关键环节
- 一 宣传与规划
- 二 招募与配置
- 三 迎新与培训
- 四 激励与认可
- 五 监督与评估
- 六 志愿者资源储备
- 第三节 外国志愿者动员参与应对突发事件的典型案例
- 一 美国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志愿者动员与组织机制
- 二 英国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志愿者动员与组织机制
- 三 日本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志愿者动员与组织机制
- 第四节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志愿者动员与组织
- 一 我国志愿者动员与组织的发展历程
- 二 我国志愿者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成效
- 三 突发事件应对中志愿者动员机制的不足
- 第五节 完善突发事件应对中志愿者动员和组织机制的建议
- 一 加强志愿者权益的法律保障
- 二 培养志愿者精神与理念
- 三 提升招募与配置效益
- 四 加强应急救援培训工作
- 五 健全激励监督机制
- 六 完善协同治理机制
- 第十章 探索完善社会力量动员机制
- 第一节 社会力量参与应对突发事件的激励机制
- 一 制度激励
- 二 物质与服务激励
- 三 技术激励
- 第二节 社会力量参与应对突发事件的保障机制
- 一 制度保障
- 二 资金保障
- 三 技术保障
- 第三节 社会力量参与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关政策分析
- 一 “十一五”时期的主要政策分析
- 二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政策分析
- 三 “十三五”时期的主要政策分析
- 第四节 突发事件应对中的社会力量动员机制:问题与优化策略
- 一 社会力量动员参与应对突发事件激励保障机制的问题
- 二 激励保障社会力量动员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国际经验
- 三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对突发事件激励保障机制的优化策略
- 参考文献
-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学术文库已出版书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